三度花開,深情撼人《刺桐花開》
6月
21
2012
刺桐花開(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81次瀏覽

張啟豐(駐站評論人)


《刺桐花開》是楊杏枝以「甘國寶過臺灣」故事原型重新編作的歌仔戲劇本,由陳美雲歌劇團於2000年在國家戲劇院首演,之後於台北社教館(今城市舞台)演出,12年後刺桐花三度盛開,在南臺灣。

《刺桐花開》除了在〈序曲〉中交待甘國寶為賭徒外,之後全部情節都環繞在甘國寶「過臺灣」之上。全劇係以國寶與伊娜之間的戀情為主線,藉此牽引出異文化間的角力與衝突,而這一角力衝突,更同樣呈現在伊娜一家人之間對本身文化認同的爭執,以及漢人對於「番仔」的想當然耳的歧視態度上。該劇的人物設定,係以伊娜、尪姨、夏豹、巴寧及甘國寶、江中基等為對照組,可視為「番漢文化」相遇時主要的表現典型。而劇中穿插平埔族公廨祭祀、跳戲、鳥卜等活動,呈現阿立祖與媽祖、男性與女性在不同族群的地位高低、大小腳等形象或關係的對照,都具體呈現並探討了甘國寶「過臺灣」的種種現象--當然,最後則直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血緣之說。

該劇在唱腔及音樂設計方面,除了採用歌仔戲原有的七字調、都馬調、哭調等之外,亦加入平埔族音樂,或轉化融入、或原音重現於歌仔戲的唱腔當中,使得《刺桐花開》呈現出音樂「各自表述」的風貌。雖然在編腔時或不免將平埔族的音樂「轉化融入」歌仔戲音樂之中,但是,12年前如此的設計手法放置在現今諸音齊奏、各顯光彩的音場之中,卻更顯出其質樸與誠懇的一面。

陳美雲在首演舞台上展現了意氣風發的甘國寶,這一次則由漢入番,轉而詮釋平埔族尫姨眉烏。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場都吸引全場目光,其吟唱的族謠,行腔不花俏,句句扣心弦,於平實中見底蘊,功力畢現。至於高雄版的甘國寶,則由呂雪鳳詮釋出深情專注的丰采。呂雪鳳長年與陳美雲搭檔,觀看她和陳美雲的對手活戲,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可見其「腹內滾」功力深厚。

從序場開始,呂雪鳳就建立了甘國寶聰明且善於隨機應變的形象,而這樣的形象則又植基於其唱念做表全面皆擅的能力之上。劇情進展到甘國寶與伊娜相戀之時,呂雪鳳則又展現出甘國寶深情專注的一面,尤其是第三場「牽手」,因為文化差異導致雙方口角,內心卻又不捨,最後言歸於好的表現,情緒流轉自然且具說服力,表演一氣呵成,最為精彩。劇末伊娜於聖河之中過世,呂雪鳳所呈現的甘國寶雖有初為人父之喜,但更面臨愛妻亡故之痛,只見她完全沒有灑狗血地徐徐唱出為父為夫錐心撕扯、哀痛無奈卻泣血的情緒,前面幾段的表演一直hold住,最後到了唱【運河哭】時,隨著音樂的開展,悲痛之情全然釋放,此時呂雪鳳的演唱如江河入海般功力畢現,聲音雖然開闊清朗,但卻被重重哀傷所環繞,人聲樂音相互融溶,全場高揚低迴只一人!

呂雪鳳的唱功與風格早就為人津津樂道,而唱功了得之後的挑戰,就是人物形塑與詮釋--如何在表演程式及個人慣性之下賦予人物生命。在《刺桐花開》中,我看到了有血有肉有目屎的甘國寶。

《刺桐花開》

演出|陳美雲歌劇團
時間|2012/06/16 19: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