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社區?怎樣劇場?《咱溝仔尾ㄟ》
9月
25
2018
咱溝仔尾ㄟ(花蓮老王提供/攝影陳佩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83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咱溝仔尾ㄟ》社區漫步劇場,自2017年底由施至謙發起的「花蓮老王」團隊開始籌備,以他出生成長、過往繁榮的溝仔尾出發,2018年四月起招募社區或花蓮居民,由劇場工作坊開始,一路發展到九月兩個周末的演出。【1】花蓮老王藉由「隔壁老王」這樣親切的印象,希望每一個沒沒無聞的「老王」,都能用自己的力量為生活的土地做一些有趣的事,實現心中對花蓮的願景。【2】而此次的社區漫步劇場,可以說是花蓮老王的第一個玩心實踐。

《咱溝仔尾ㄟ》由三個部分組成,每階段約莫五十分鐘,為一場溝仔尾社區導覽、兩檔演出《溝上人家》(劉尉楷導演、盧宏文編劇)與《春色私娼館》(黃兆輝編導)。觀眾分為兩組,先後參與社區導覽與遊走演出的《溝上人家》,最後共同聚集到花蓮文創園區的乙皮畫廊,坐定觀賞《春色私娼館》。【3】《咱溝仔尾ㄟ》的漫步性由社區導覽開始,包裹出後兩檔演出的背景脈絡,繼而跟隨故事主角,藉由實際空間場景召喚回憶的《溝上人家》,與最後建構場景試圖還原與理解過往的《春色私娼館》,三個小時的三個作品,呈現了社區劇場不同的操作面向。

社區導覽由信仰中心城隍廟開始,走過過往溝仔尾繁華情色產業的遺所與各式旅店,以及現在僅存的海倫茶室,連帶興盛而起的西服店與牛排館;在醫療資源不足時居民倚靠的惠生診所,與百年日式料理店王將壽司、在繁榮過後也跟著歇業的影城店址。除了讓觀眾置身感受社區空間的存在、讓空間說話之外,在溝仔尾的街區巷弄間游走時,之後兩劇的角色亦不時穿插現身,如同居民般的閒聊互虧,甚至有幫派的街頭尋仇,在時存的空間場域中滲透了虛構,開始模糊了真實導覽與虛構劇場扮演的界線,也宣示著之後的虛構所本的真實。而有趣的是,在設定好的演員穿梭之外,我們也「真實」撞見王將壽司店的老闆,甚至比劇場設定還要更精準地騎著摩托車帥氣出現,承接著解說者的話語,和觀眾開始說起壽司店的歷史,還掏出了父親時代的黑白老照片;或是在我們跟著角色離開西服店時,隔壁的店亦跟著拉開了鐵門,一個中年婦女探出頭來張望,這樣的場景、虛實互震相盪的一刻,確實只有生活的空間才能召喚出來。

導覽最後帶我們走上已不存在、隨著溝仔尾的繁華被填去而成為停車場的「紅毛溪」,並以「在花蓮,再怎麼有記憶的地方,最後都會變成一座停車場。」為結尾,也銜接了由浮室咖啡開始的《溝上人家》,藉由咖啡店老闆與已移居美國的高中同學之過往記憶尋找,帶領我們走回已不在的溝上古蹟福住橋、進到沒落的西服店地下室、再穿出回掩埋掉溪水的停車場。《溝上人家》的演員多為年輕人、敘事方式也相對年輕,依著相互錯過的愛情、等待的冷咖啡、老者失智不斷重回過往盛況的醃芭樂與量身裁縫、在地記憶的好口味黎明甜點等等,讓空間、味覺、嗅覺的交織,並置過往的記憶幽魂(男主角志豪所尋找的死去初戀玫瑰的靈魂)與現代的返鄉可能和政府的行政失能。

離開了溝仔尾的生活場域,我們前往不遠的文創園區。如同《春色私娼館》試圖藉由人為建構展演過往歷史,前身為酒廠的文創園區,也是一個以人為再去活化的藝文場域。《春色私娼館》由社區長輩為演出主體,溝仔尾所在區域的其中一位里長也下海演出這段過往帶著溝仔尾興盛與沉淪的茶室歷史──以阿嬌姨的茶次室為主舞台,道出茶室接待女子們的身不由己,以及情色產業背後的金流和黑幫勢力。藉由演員歌舞、反串演出、歌手湯姆的現場演唱,《春色私娼館》試圖在再現扮演外,輕鬆有趣地同理呈現賣身女子的背後故事。雖然驚嘆於社區對這段歷史的接受度(畢竟情色產業並不被一般人的道德所接受),然而觀看過程中,即使看到「素人演員」投入與享受的演出,但做為觀者,卻時不時感受到這段情色歷史與現在生活的距離。演員演出的越是賣力、各種哭泣與哀號越是滿溢,便越是感到再現的艱難與對再現之必要的疑問──為什麼居民會想要再建構與再扮演這段歷史呢?

演出最後,里長張憲聰以自身身分現身,說出他們過往生活過、繁榮過的這段黑暗的歷史已經過去,而溝仔尾的現在,因為年輕新血再注入而有了光明。雖然肯認了這段歷史,卻似乎又是某種藉由承認而否定之。【4】而《春色私娼館》雖然重現了茶室風華、以及各女子為了愛情、家庭的經濟所以賣身,但對於色情產業之下的男女與權力壓迫、世俗眼光的美學擠壓卻只有呈現而未能有意識地批判處理,某種程度上反而藉由情感渲染與趣味再去深化刻板,因此雖然以茶室女作為主角,卻仍不見其主體能動性。當然對於更有批判性地去省視展演或許對於現階段的工作來說有點太多,不過這方面的缺乏似乎又回到了,「為什麼居民會想要再建構與再扮演這段歷史」的提問,更進一步想問的興許是,居民自己如何藉由劇場建構當地的歷史與情感?

這個提問,或許可以回到「什麼是社區劇場」來思考。當劇場進入社區,關注的是什麼?應該要展演什麼?就台灣社區劇場推動者賴淑雅所言,社區劇場背後有著一套成人教育的想像,希望藉由互動與對話的方式,凝聚社區意識與培力社區民眾、促成公共參與。其表演美學奠基於民眾的生活歷史與經驗,故而如何運用民眾熟悉的文化語彙式重要的,是以社區劇場的發展紋理,亦是根據社區/社群的組成條件與發展而有所調整,並期待藉由劇場讓民眾看見自己與社會的關係。【5】由此重新回看《咱溝仔尾ㄟ》的兩場演出,首先可感覺到社區內尚未整合起來的世代差異與想望表述。當年輕表演者藉由社區空間與記憶來銜接溝仔尾的過去與現在,藉由「一切都將成為停車場」批判地區空間發展;長輩們則選擇展演歷史、彰顯興盛一時的色情產業,卻又切分出「那是以前的事了」,雖然再現了,但這樣的過去之意涵卻無法真正被討論,僅成為老照片景觀般有關卻又無關的詮釋述說。

於我而言,這兩齣戲各自展現了1991年起發展至現下台灣社區劇場實踐的取捨困境:當民眾有能力藉由劇場方式發聲,所發的聲音只是懷舊的記憶與結構的複製,還是能夠在對話的基礎上有所轉化反思?當「藝術」進入社區,其可以成為轉化的媒介,抑或反而成為另一種「歷史立碑」,即使這歷史對當地亦是意義不明的?

接踵而來又可繼續提問:如何真實的藉由劇場「展演」社區?是要著重在「劇場」的完整,還是「社區」的精神?其過程至展演到底有多少是源自於居民自身,多少以主事者的意念為導向?這其中呈現了多少集體想像、或是又是某種話語權持有者的再現?架構上又有多少仍是劇場專業的憧憬與複製,或是能回歸到社區的應用場域?而整體工作的進程,又真正引動所屬社區/社群多少?以及如何在社區意識凝聚與社會改革間,達成有效的「文化轉譯」?【6】

《咱溝仔尾ㄟ》在三個小時間的漫步與人情味中,充分了展現這些糾纏探問。而縱使四場演出的票早就搶購一空,但此次製作如何在社區繼續攪動、兩個世代的對話可能如何再進展,亦是值得關注。2018年的社區劇場會是什麼?尤其在政府補助不斷進入社區且結構化社區劇場發展脈絡的現今,許多可能仍在搖擺著。

註釋

1、據一開始的招募說明,工作進程為四月起的工作坊與社區實作田調、六月起的創作主題選定與發展、七至八月的排練,以至九月演出。參考自花蓮老王粉絲頁「溝仔尾人生大戲工作坊成員徵選會」說明。

2、參考自花蓮老王粉絲頁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hualienlaowang/)。

3、筆者參與的時間與順序為18:10社區導覽、19:00至浮室咖啡開啟《溝上人家》演出、19:50演出結束經帶領步行前往《春色私娼館》演出場地乙皮畫廊。約21:10整體演出結束。

4、據計劃參與者盧宏文觀察轉述,有參與居民從小在茶室長大,對茶室的歷史與故事十分瞭解。不過居民在講述故事後,總是補充自己雖然成長於茶室文化中,但是都沒有變壞。

5、參考資料:

賴淑雅〈一場新的社區劇場運動〉,頁8-11。《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賴淑雅主編,台灣應用劇場中心、跨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6年。

賴淑雅〈在劇場中看見自己與社會──我的社區劇場歷程〉,頁63-73。《劇場事7:社區劇場專題》,台南人劇團出版,2009年。

6、「文化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使不同興趣取向的行動者間,相互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在自身邊界內(如若社區場域與認同歸屬)形成邊界中對外來刺激(如改革期盼、藝術介入)有意義的挪用與改變。參考楊弘任〈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頁342-350。《社區如何動起來?》,群學出版,2016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