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導覽(舊)城事《拆除中:了後liáu-āu》
11月
25
2019
拆除中 : 了後liáu-āu(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3次瀏覽

楊智翔(高雄大學專任助理)


週日夜晚,行走在一條緊鄰鐵道旁的路徑上,「我們就快要到了/我們就快要到了/我們就快要到了……」一列一列火車行經,他說的話被迫中斷、拉延、抹滅,可我們仍不疑地、持續地跟隨行走,身體不斷地被牽引、運動,就像腳底下這座城市一樣,不斷地向前邁進、勇往直前,可我們究竟要去哪裡?城市即將抵達的未來,究竟又是什麼地方?

他是王挺之,《拆除中:》計畫發起人,自2018年底持續關注、紀錄臺南鐵路地下化過程「南鐵東移」所引起的一連串城市記憶變遷與徵地居民抗爭的經歷。透過策展,將計畫所得的資料藉由臺南在地藝術家的創作,拼貼而成一場場「行動」。《拆除中:了後liáu-āu》(以下簡稱《了後》)是繼《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於今年臺北藝穗節拿下年度大獎「永真藝穗獎」後,返抵創作初發地再製/重置的臺南即刻重演/回饋場。

《了後》集結多段錄像、物件陳列、聲音、表演與口述於現地完成創作,官方資訊顯示:演出完整內容含現地創作演出、紀錄片放映、簡單共食與甘苦座談。【1】說是演出,行走過程裡,他回應不經意路過的居民、路人「我們正在導覽」此一描述或許更為適切。觀者參與其中,面對拆除現場的真實地景、人物,更像是一群誤闖「南鐵拆遷紀實特展」現地博物館展場的驚魂。虛構的破碎敘事文本在身體力行的「行走」與「閱聽」之間,逐漸模糊了選擇觀看的視角,夜深寂靜,不停呼嘯而過的火車,不時警醒著一路遊魂:這場虛構的導覽,是此地正在消逝的既存。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當一行人行至新樓醫院斜對角地藏王祠舊址旁,觀賞地藏王菩薩搬遷紀錄片時,一名騎士帶著小孩下車,加入我們觀看的行列。火車不時自我們背後鐵道咖噠咖噠經過,小孩興奮的向爸爸討手機拍照,無意間的停留,引起父子共度一段只有彼此與火車的追憶時光。此一插曲,正巧連結導覽尾聲一段口述,內容記述一位臺南爺爺向臺北出生、從未看過火車在地上跑的孫子,炫耀臺南有多麼獨特的景象。

火車在地上跑不是臺南才有,有什麼大不了?《了後》要我們看見的變遷不只是此地地貌與居民本身,觀者的既存記憶隨著這場導覽的移動過程,將會奇異地鏈結起來。口述者問:「兩個小時以來,你有算過身旁經過多少輛火車嗎?」而王挺之亦曾問:「你知道一間房子要被拆,需要幾道程序嗎?」、「你有聽到地面下的水聲嗎?」、「你知道臺南的路面為何起伏嗎?」此作精彩之處便在於,創作者將場域安排在城市即將被遺忘的晦暗角落/不明的路徑(正是文本現場),這樣既邊緣又略帶超現實的氛圍,在輕度辛勞的「動態行走」之中,冷靜地詢問就在你身旁所能看、能聽、能觸的各種細節(尤其是有標準答案、理性的提問),並且補述你已不可看、不可聽、不可思的過往史實(或田調而來的軼事)。在咀嚼這些疑問與自身關聯的同時,誘發觀者檢視生活經驗裡那些細微變異對自身的影響,進而提起關注眼前正在發生的議題意識,使展演本身的虛構本質(創作而來的表演、組合而來的敘事)不斷在「現場」引起議題本身隱藏的表演性,創建深具可看性的議題展演/展覽,活化議題本身,也激起討論的可能。

情境中,身著碎裂飄逸白色布幔行動者(表演者李錚錚),多次在空曠場地傾倒亮白粉末並柔舞身軀,同時導覽員王挺之叨絮自己兒時泳訓班幾段破碎記憶,一度擒住表演者咽喉使之苦痛萬分,而後又任其輕盈地飄離,相關段落相對較令人費解。而最為人動容之處,落在一群人被帶進一路狹隘暗巷,突然身著花布掩面者騎機車硬闖,擴音機裡傳來一段阿姨每日至拆除戶撿拾鋼筋販賣的日常,突然有一天消失了,原來是老了太重搬不動了。這段安排令人驚豔,特別是我們正身處拆除戶、非拆戶的界線(居民還剛好穿越我們,啟動鐵門回家,一度以為是展演安排),那種空間壅擠、狀況不明、虛實錯綜的片刻氛圍,確實將我們帶往現地曾存的「事件」,沉浸那位阿姨的「生存現場」,得以與之共感生活的各種無奈。

儘管透過參與展演(一大群走來走去的觀眾始終成為路人焦點)未能擴展對於事件本身的理解,觀看立場似乎也相較單一(多以迫遷戶回望荒涼落寞的原居地為主),且並未將題旨「拆除了後」作更延伸的展現,然此作試圖在策展之於導覽跨域現場之於展演之間,探勘街區與劇場的可行性,並從議題裡引發「我想要怎樣的生活?」自我存續的思索,值得後續進一步追蹤計畫往後的發展,畢竟城市的未來永遠與人將往哪裡走有關。


註釋

1、資訊來自團隊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ocolateROSEspace/(檢索日期:2019/11/19)。

《拆除中:了後liáu-āu》

演出|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時間|2019/11/17 19:00
地點|臺南市東區青年路232巷(青年路平交道旁拆遷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參與《後寮現地》的經驗,使我連結起一年餘前在台南經歷的另一個藝術創作行動《拆除中:了後liáu-āu》,也是以導覽為形式,在城市即將進行變更的區域進行大規模的遊走⋯⋯。本文以此二作並置書寫,意不在鉅細靡遺地描述每一個創作者的作品與行動,而是因二者在面對相類似的議題⋯⋯(梁家綺)
2月
24
2021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