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不足,仍具膽識《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03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8次瀏覽
趙芸(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人生是因緣而聚合,緣起緣滅、緣聚緣散。」而這一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個具有禪宗思想的體悟放入了本劇中,試圖運用說書人說故事的方式,將多個不同故事加以連結,來成就這一個「緣」字。

幾度輪迴,人在不同世道中顛沛流離,或喜或悲、或嗔或癡,最後只被歸咎於一句:「人哪,就是一個字-『傻』!」而禪宗理念之中:「心性本淨,只要明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之道理,令人了然於心。「傻」字便成了執念的簡稱,就因為緣份、因果,使得人有太多的慾念與執著,離不去也逃不開。在一次次被小觀眾朗聲說出口的同時,即使現在仍不明白其中道理,卻已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心中,伴隨著其成長的過程,透過時光的流逝去細細咀嚼品嚐,相信將更有其韻味。

與名作家司馬中原的跨界合作,對八零、九零年代的觀眾更具意義,溫習了那份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熟悉。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

打破以往許多兒童劇一個故事平鋪直敘到底的觀念,《東方夜譚》系列讓多個故事彷彿平行時空一般,流轉出現在舞台上,使人讚嘆其創新的勇氣,亦實為不易處理。跳躍式的講述及大量的拼貼手法讓故事略顯混亂,段落間的處理及過場不甚流暢,使故事硬生生的被打斷,有時甚至能聽見小觀眾發出的疑惑及不解,甚為可惜。再者,簡易的環形的舞台營造出不凡的趣味效果,但間隔在中間的三道投影幕不時升降,感覺頗為多餘,甚至有時會打斷或模糊了戲劇的焦點,投影固然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不過使用的時機及方式尚可再細細斟酌。

劇中對於傳統戲曲元素的融入明白可見,插科打諢的設計更是一覽無遺,但更被一些觀眾關注著予以滿心期待的武打場景,卻像是虛應故事一般草草了結,所謂的「武俠」以及「東方傳統」元素,在虛晃兩招之下船過水無痕,不免讓人心中有些失望。

如果兒童劇團其野心與勇氣清晰可見,想用不同於以往的姿態立於現代台灣商業兒童劇場之中。該團過去作品善用改編之技巧,而這一次運用許多原汁原味的故事來闡述這個所謂的緣份,人的一生盡在這因果輪迴之間徘徊,無論如何轉、如何變,最後都能夠「因緣際會」。《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在說故事及演故事之間找尋其平衡點,雖然說心細尚嫌不足,但卻可讚嘆其膽大之有餘。在劇中隨著船夫搖著槳探索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們看見台灣商業兒童劇之發展,正如一葉扁舟緩緩前行,值得期待。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3/05/25 14:30
地點|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吳敏瑩)
6月
18
2013
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莊麗釵)
6月
14
2013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
當所有藝術形式都可自由融合,馬戲若不再以其獨特的身體語彙說話,終將在劇場化的潮流中被同化。而《奔》的美,在於它如何赤裸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疲憊與矛盾——亦讓我們看到馬戲正奔跑於兩個極端之間:渴望成為詩,但也害怕失去根。
11月
07
2025
兩個移動遊走式演出,不約而同皆以環境為主角,由於人的行動及介入而構成新的意識邊界:直視早於人類存在的世界,裸裎人類存在的本質。劇場創造了一場集體在場的無人地帶,讓人重新體驗:為何是人?因何而活?
11月
06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