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觀眾各有交融《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18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2次瀏覽
吳敏瑩(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燈暗,水果奶奶出場,巧妙地藉著影片的播放將兒童觀眾的注意力拉到舞台上。「什麼,有人不知道我是誰?小朋友請你告訴他我是誰?」全場小朋友同聲答道:「水果奶奶。」在水果奶奶謝謝小朋友、歡迎新朋友並解說劇場禮節之際,一位著現代服裝的說書人悄悄上場,強調自己比「水果妹子」更會說故事,成功引發觀眾興趣。幕一起,寫意的水墨畫背景、酒旗、打鼓人、撐船打酒的辮子少女,成功地營造出十分東方的舞台氛圍,加上薄紗白幕的穿插應用,忽而實、忽而虛的表現手法,似乎透露了東方寫意的禪味;說書人角色的運用,更突顯出東方茶館文化的特色,而觀眾就在這樣的氣氛營造中,隨著說書人角色被召喚到故事裡。

看過聊齋的人,初看「東方夜譚」四字,或許會與之產生連結,而在心中開始有了想像的劇情:美麗的狐仙、斯文的書生抑或性情剛烈的武生會交織出怎生的故事?而編、導、演又該如何詮釋,讓進入劇場的兒童觀眾們能看得懂並優遊在神怪的故事中卻不覺害怕?或許美艷的狐仙會轉變成一隻可愛、逗趣的小狐狸,帶領觀眾進入奇幻的想像世界吧!怎知一登場的狐仙即打破觀眾的想望,活潑、逗趣有之,卻一點兒也不符合一般觀眾對兒童劇的期待。也許會有些失望,但觀眾仍願意隨著這隻總以老像介入人間,卻總心懷兒童般悲憫心性的狐狸,進入如果構築的東方世界。

劇情以這位修行千年的狐仙進出多個人間故事做為聯繫,故事看似各自獨立,卻環繞著「緣分」、「因果」做為表述的重心。在狐仙看來,這似乎是令人汗毛直立的牽扯,無論如何轉轉轉、變變變,就算在不同的故事中有不同的樣子,但總在不同的時機中會遇到,再進行著此世的情感糾纏。然而觀眾在其中看到的是為愛不惜反抗父親的月桂,是拚死也要捍衛孩子的祥子媽,是為尊嚴放棄堅持的柱子,更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龍將軍,對照於自己,似乎在舞台上都有了投射,而有了不同程度的感動。原來,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孩子們在其中解讀到的絕非只有「人哪,就只有一個字,傻!」,而是在傻字背後所代表的堅持與希望。

只是,這樣的自我期許似乎在能力上尚未臻成熟,舞台設計營造出的東方氛圍,需要到位的表演者引領觀眾沈浸於故事中,但跳不起勁的舞者、專注力不在劇中的演員、出台的工作人員,卻讓觀眾一直處於這是設計還是出錯的疑惑中,從故事中脫離出來;而劇末對於柱子及九韋因的轉變,處理方式似仍落於結局需要圓滿結局的八股俗套,與觀眾的期待又有了落差。雖是如此,我們仍嘉許如果志於嘗試的勇氣,讓兒童劇的觀劇視野有了不同的高度,讓進劇場的大小觀眾,都能帶著各自與故事交融的視域,心滿意足的離開,留下足以深思的人生哲學在心中發酵。我們也更期許如果能夠挖掘出每個人藏在胸口說不出的話,織成說也說不完的「東方夜譚」。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3/05/25 14: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莊麗釵)
6月
14
2013
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趙芸)
6月
03
2013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