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觀眾各有交融《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18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86次瀏覽
吳敏瑩(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燈暗,水果奶奶出場,巧妙地藉著影片的播放將兒童觀眾的注意力拉到舞台上。「什麼,有人不知道我是誰?小朋友請你告訴他我是誰?」全場小朋友同聲答道:「水果奶奶。」在水果奶奶謝謝小朋友、歡迎新朋友並解說劇場禮節之際,一位著現代服裝的說書人悄悄上場,強調自己比「水果妹子」更會說故事,成功引發觀眾興趣。幕一起,寫意的水墨畫背景、酒旗、打鼓人、撐船打酒的辮子少女,成功地營造出十分東方的舞台氛圍,加上薄紗白幕的穿插應用,忽而實、忽而虛的表現手法,似乎透露了東方寫意的禪味;說書人角色的運用,更突顯出東方茶館文化的特色,而觀眾就在這樣的氣氛營造中,隨著說書人角色被召喚到故事裡。

看過聊齋的人,初看「東方夜譚」四字,或許會與之產生連結,而在心中開始有了想像的劇情:美麗的狐仙、斯文的書生抑或性情剛烈的武生會交織出怎生的故事?而編、導、演又該如何詮釋,讓進入劇場的兒童觀眾們能看得懂並優遊在神怪的故事中卻不覺害怕?或許美艷的狐仙會轉變成一隻可愛、逗趣的小狐狸,帶領觀眾進入奇幻的想像世界吧!怎知一登場的狐仙即打破觀眾的想望,活潑、逗趣有之,卻一點兒也不符合一般觀眾對兒童劇的期待。也許會有些失望,但觀眾仍願意隨著這隻總以老像介入人間,卻總心懷兒童般悲憫心性的狐狸,進入如果構築的東方世界。

劇情以這位修行千年的狐仙進出多個人間故事做為聯繫,故事看似各自獨立,卻環繞著「緣分」、「因果」做為表述的重心。在狐仙看來,這似乎是令人汗毛直立的牽扯,無論如何轉轉轉、變變變,就算在不同的故事中有不同的樣子,但總在不同的時機中會遇到,再進行著此世的情感糾纏。然而觀眾在其中看到的是為愛不惜反抗父親的月桂,是拚死也要捍衛孩子的祥子媽,是為尊嚴放棄堅持的柱子,更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龍將軍,對照於自己,似乎在舞台上都有了投射,而有了不同程度的感動。原來,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孩子們在其中解讀到的絕非只有「人哪,就只有一個字,傻!」,而是在傻字背後所代表的堅持與希望。

只是,這樣的自我期許似乎在能力上尚未臻成熟,舞台設計營造出的東方氛圍,需要到位的表演者引領觀眾沈浸於故事中,但跳不起勁的舞者、專注力不在劇中的演員、出台的工作人員,卻讓觀眾一直處於這是設計還是出錯的疑惑中,從故事中脫離出來;而劇末對於柱子及九韋因的轉變,處理方式似仍落於結局需要圓滿結局的八股俗套,與觀眾的期待又有了落差。雖是如此,我們仍嘉許如果志於嘗試的勇氣,讓兒童劇的觀劇視野有了不同的高度,讓進劇場的大小觀眾,都能帶著各自與故事交融的視域,心滿意足的離開,留下足以深思的人生哲學在心中發酵。我們也更期許如果能夠挖掘出每個人藏在胸口說不出的話,織成說也說不完的「東方夜譚」。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3/05/25 14: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莊麗釵)
6月
14
2013
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趙芸)
6月
03
2013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