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戲,意旨遙深《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14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9次瀏覽
莊麗釵(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2013/05/25 14:30

如果兒童劇團《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改編司馬中原有血有淚的鄉野傳奇。劇中濃厚的東方氛圍,傳遞仁義道德、為善除惡的警世寓言,再現東方民族不服輸,堅強毅力的個性。胡說:「小人物怎麼可能去告官呢?」,一語道盡弱小人物在強權社會裡遭遇的困境,也揭開了人定勝天的古老話語。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雖然弱小,沒有法力、沒有權力,只要不放棄,弱小的人也能懷著改變命運的希望。那麼,與其說「人就是一個字『傻』」,倒不如說是「執著」。劇中一向溫柔婉約,聽天由命的月桂,也想靠自己的力量把幸福追回來;祥子媽堅強毅力不畏強勢的母愛精神,一句「不要命都可以,我要扭轉命運」,再現東方女性在愛情、親情之間展現自我主體的建構及實踐,破除了對東方女性男尊女卑、柔弱、順服的類型化模式等刻板印象。那麼當說書人問台下觀眾,當你遭遇困難時,媽媽會不會來救你?只見孩童毫不考慮大聲回答「不會」,甚至有人下意識說爸爸會來救我。然而劇中祥子的媽卻獨自對抗三隻巨大妖怪,更以「就算流光身上的血,也要保護祥子」的誓言,捍衛自己的命運,這種為母則強,不畏強權的親情著實令人動容。因此克服命運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願不願意、肯不肯的問題。對觀眾來說創作者要描述的事理很抽象,當藉由具體形象的故事來設喻時,這種化抽象為具體的神奇功用,往往意旨遙深,值得讓人細細咀嚼箇中道理。

然而,兒童劇的「表演」應該是全劇的亮點;「演員」是戲的靈魂人物。唯美中不足在舞蹈及武術的表現上缺少能量,與劇中欲表達的精神形成強烈反比,「人定勝天」,不放棄就會成功與演員反其道而行的表現,使之與成功的氣勢不成比例。舉其中一段為例:東東與宋三比鼓橋段,本應是強弱對比的互相較勁,透過演員舞弄肢體,在隱喻時空中表現激烈對抗,但卻無法傳遞東方精、氣、神。再者,創作者使用具有東方意涵的舞台設計,以太極圓形為主,此符號原為再現東方民族圓融、和諧、團結精神的美意,但未能考慮舞臺空間大小限制,反而讓演員被侷限於有形的框架之中,讓人感到可惜。

整體來說,這齣戲將數個不同故事以插敘的方式呈現,顛覆兒童戲劇慣以平鋪直述的表現手法,雖不知孩童是否明瞭,但藉著說書人的提問及解說,引導孩童聚焦主題,卻已為觀演互動立下成功的基礎。而創作者巧妙地將許多詩歌及吟唱編入劇中,一段段雄心壯志的警世寓言,頗具教化意義。《狐說八道》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道盡了人必須勇氣再現,才能克服命運。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吳敏瑩)
6月
18
2013
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趙芸)
6月
03
2013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