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戲,意旨遙深《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14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63次瀏覽
莊麗釵(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2013/05/25 14:30

如果兒童劇團《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改編司馬中原有血有淚的鄉野傳奇。劇中濃厚的東方氛圍,傳遞仁義道德、為善除惡的警世寓言,再現東方民族不服輸,堅強毅力的個性。胡說:「小人物怎麼可能去告官呢?」,一語道盡弱小人物在強權社會裡遭遇的困境,也揭開了人定勝天的古老話語。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雖然弱小,沒有法力、沒有權力,只要不放棄,弱小的人也能懷著改變命運的希望。那麼,與其說「人就是一個字『傻』」,倒不如說是「執著」。劇中一向溫柔婉約,聽天由命的月桂,也想靠自己的力量把幸福追回來;祥子媽堅強毅力不畏強勢的母愛精神,一句「不要命都可以,我要扭轉命運」,再現東方女性在愛情、親情之間展現自我主體的建構及實踐,破除了對東方女性男尊女卑、柔弱、順服的類型化模式等刻板印象。那麼當說書人問台下觀眾,當你遭遇困難時,媽媽會不會來救你?只見孩童毫不考慮大聲回答「不會」,甚至有人下意識說爸爸會來救我。然而劇中祥子的媽卻獨自對抗三隻巨大妖怪,更以「就算流光身上的血,也要保護祥子」的誓言,捍衛自己的命運,這種為母則強,不畏強權的親情著實令人動容。因此克服命運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願不願意、肯不肯的問題。對觀眾來說創作者要描述的事理很抽象,當藉由具體形象的故事來設喻時,這種化抽象為具體的神奇功用,往往意旨遙深,值得讓人細細咀嚼箇中道理。

然而,兒童劇的「表演」應該是全劇的亮點;「演員」是戲的靈魂人物。唯美中不足在舞蹈及武術的表現上缺少能量,與劇中欲表達的精神形成強烈反比,「人定勝天」,不放棄就會成功與演員反其道而行的表現,使之與成功的氣勢不成比例。舉其中一段為例:東東與宋三比鼓橋段,本應是強弱對比的互相較勁,透過演員舞弄肢體,在隱喻時空中表現激烈對抗,但卻無法傳遞東方精、氣、神。再者,創作者使用具有東方意涵的舞台設計,以太極圓形為主,此符號原為再現東方民族圓融、和諧、團結精神的美意,但未能考慮舞臺空間大小限制,反而讓演員被侷限於有形的框架之中,讓人感到可惜。

整體來說,這齣戲將數個不同故事以插敘的方式呈現,顛覆兒童戲劇慣以平鋪直述的表現手法,雖不知孩童是否明瞭,但藉著說書人的提問及解說,引導孩童聚焦主題,卻已為觀演互動立下成功的基礎。而創作者巧妙地將許多詩歌及吟唱編入劇中,一段段雄心壯志的警世寓言,頗具教化意義。《狐說八道》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道盡了人必須勇氣再現,才能克服命運。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吳敏瑩)
6月
18
2013
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趙芸)
6月
03
2013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
交織性不斷出現在這作品中,口語和手語,舞蹈和敘事,互為翻譯,由此織就為新的劇場文體,成為既是人魚,也是周佩,也是巴奈的故事。
10月
21
2025
對於前者,劇作將重心放在各角色之間漂泊處境的共通性,以此理解老兵的「移民」處境,這部分是成功的。然而,老兵所經歷的,不僅是空間上返鄉無門的地理流離,更是曾經信仰的民族精神與政治理想在歷史洪流中早已式微與斷裂。
10月
17
2025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