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家/痂之為何?《死死免了米》
10月
31
2019
死死免了米(娩娩工作室提供/攝影林筱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2次瀏覽
張啟豐(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舞台上兩張病床橫向並置,上懸十二座抽風機。開演前時而運轉、時而停歇,上舞台懸掛建案廣告「你心裡。住著一座莊園」,下有若干盆栽,或直或傾、或茂或耄,耳際盡是室外機車呼嘯、汽車鳴行之聲。

燈光暗亮暗亮,其間呈現祖孫三人(祖母、姊姊、妹妹)的日常。姊姊車禍腳殘,床就是她的生活空間,祖母重病,極度倚賴床,夜間難以入眠;兩人生活在原本是一樓的地下室。妹妹住樓上,聽到叫人鈴才下樓,平常自由趴趴走,過活。

媽媽早已棄女離家,姐妹倆從小受祖母撫養長大,自從姊姊車禍殘廢,三人為彼此維生/為生而形成「老殘嬈」三人組,彼此不爽、語言暴力,姊妹卻又怕祖母離世而時刻不安。空間光線昏暗彷若電影《凡赫辛》吸血鬼古堡(而不是莊園),只是,這組老殘嬈靠著彼此揭痂戳刺傷口、吸吮鮮血維生。這樣互相剝離且相互依存的狀態,在祖母被(姊姊)「弄」死之後,產生「(恨/愛)能量不滅」機制下的補位——語言的補位、階級的補位,於是,姊姊補位到祖母的位置,和晚輩溝通使用台語/任意支使(折磨)外籍移工,猶如姊姊之前感受到的,與被支使的。痂(家)依舊結,膿(儂)依舊在。

在這樣的家/痂狀態中:妹妹帶著老男人回來,以青春的肉體和(假)高潮及(真)可憐,讓男人掏出一疊又一疊鈔票;社工到家裡服務,認出殘姊就是以前補習班的老師,展現愛意,姊姊說明車禍致殘原因(南北奔波教補習班,當天晚上即使很累,還是要趕回來照顧祖母、妹妹,因此發生車禍),卻和祖母講的不同(姊姊是要自殺,因為警察說事故現場幾乎沒有剎車痕跡,顯非車禍);姊姊直白說出自己殘廢以來的性需求與性解決,男社工學生驚慌失措、甚而失語。祖母過世、妹妹離家後,姊姊補位祖母成為支使者,補位妹妹而和老男人且更獲歡心,也更虐使瑪莉亞。吸血鬼古堡再次矗立。

全劇以片片剝除、層層裸露的手法,呈現家/枷/痂的真實──就是「真」「實」,此外無它。「死死免了米」是台語發音的句子,一般語境下,只是抱怨的表達,頂多咒罵;口出此句者,應該不會是認真地想落實——而這裡,就是落實了,而且成為一個轉折——就像姊姊以一己腳廢之軀,使盡全力快速轉動床墊軸把,折將起來,並矇住祖母眼鼻,病重的祖母被夾在中間,斷氣離世。這個段落是重要轉折,台上燈光轉為紅色,更強化地明示。可惜演員的動作有欠精準,未能一氣呵成,而且整段過程節奏稍嫌快了點,以致於醞釀不夠,原本預期的震懾力度也不免打了折扣。

姊姊雖然虐使瑪莉亞,卻也只能跟她好好說出心內話,於是,車禍原因有了第三種說法:姊姊終於找到親生母親,原本要親眼看母親過得多麼落魄的她,到了母親所在的麵店,看到和自己面貌相仿的小女孩,聽到母親從裡面傳來的聲音,姊姊掉頭離開,開車直上高速公路……(是誰想死?)

一般來說,劇場中所呈現的親人間的(看似)仇恨,到最後大多以真相大白、彼此體諒而溫暖收尾,觀眾也可以因此(獲得滌淨──因為我家也是這樣)而施施然安心緩步離開劇場。但是《死死免了米》並不如此,她硬挺抓著觀眾的肩膀,她硬挺撐開觀眾的上下眼瞼,她硬挺要你看清楚──就是這樣。如此直面暴烈,不禁令人想起蕭博勻《Play Games》、劉天涯《姊妹》,對此,並不願意用「女力大爆發」來形容,但是在女性強韌的「力」下,一切都須直面,以超乎溫情邏輯的反轉呈現「真」「實」,而在「真」「實」之前,任何修辭與形容都不免虛矯。

觀看/經歷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編劇、導演、演員及設計者的嚴肅思考及誠懇面對。因此,舞台上打造出一座無牆囚室,「老殘嬈」三人小組被隱形絞鍊捆繞──鑰匙?沒有。

在如此主/客觀緊密依存卻無法(或主客/觀不想)散離的牽制禁錮下,無法行動如姊姊,只能在男高音歌劇詠嘆調的撫慰下,依存於美好理想國度;重病難癒的祖母,就在不斷播送的誦佛聲中,預想淨土;至於妹妹,帶著耳機、晃著身體,更直接地拒絕她所在空間,自我沉浸。雖然,妹妹是那麼地愛祖母;雖然,姊姊始終在地下室陪伴祖母;雖然,祖母這麼辛苦地代母撫養姊妹。而終歸,都是要死別與生離……

死死免了米,活咧卡慘死。痂(家)下,是惡膿是嫩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