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與後設敘事《消逝》
3月
10
2020
消逝(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Charis Akrividiadis)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2次瀏覽
張瑋珊(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多數人談論歌劇作品時,總不忘提及十九世紀後浪漫樂派重要作曲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於1849年提出的總體藝術論(Gesamtkunstwerk)──這個概念展現作曲家從音樂、劇本、表演,到舞台設計親力親為的精心打造,為的就是力求整體藝術上流暢度與一貫性。再進一步思考,企圖心極強的華格納,音樂在他所創作的歌劇裡,是非常具份量的中心素材;他創造了全新的作曲風格,讓管弦樂團與歌手地位同等重要,所以在他作品中,可發現管弦樂段落處處體現了作曲家大量埋入的繁複構思,包括各種情緒、角色的主導動機,以及各式各樣音樂符號穿插其中,無數個動機旋律不斷被發展及變化色調,時時喚起觀眾對角色存取之印象,同時推動戲劇張力。然而,傳統歌劇形式的設計與展演早已無法滿足現代創作者追求實現劇情中的時空對比,更希望充分詮釋角色心理狀態,強調文字世界的具體實踐。三月份由臺中國家歌劇院主辦「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首檔節目──米歇爾‧馮德艾(Michel van der Aa)《消逝》(Blank Out),即作為本文論述現代歌劇創作概念轉變之例。

探究創作者米歇爾‧馮德艾歌劇作品《消逝》中的音樂創作概念,就角色聲線、織度與風格拼貼之佈局手法來個別分述:女高音、男中音、合唱團的聲部主要以非調性旋律構築,自十九世紀末以來,非調性創作從嚴謹和聲調性體系中解放,強調非重複性、迴避使用可以作為主音之音高以避免調性感等手法,採取全面不和諧音程、和絃來表達真實情感之原則下發展至今,動機樂段幾乎不被特意發展,這部作品中的人聲旋律亦是如此。音樂不僅成為這部作品連動共性素材外,同時退居與其他元素平等,意即作品中的音樂若獨立出來將不具意義,所有條件都到位的情況下這部作品才能成立,這與過去歌劇蓬勃發展時期以音樂為導向的創作方式已大相勁庭。

在人聲旋律構成方面,不管是單聲部或是二重唱、三重唱,音程佈局、詞韻音高配置、音效處理皆屬保守,無特別新意。以人聲織度來看,形式上以加入新媒體技術投影女高音分身並預置聲道,聲部線條音高錯綜設計藉以堆疊角色心理狀態,或是加入合唱團複音詠唱,為此歌劇作品豐富了些聲音織度;但就層次佈局來看,還是略顯單薄與尷尬,創作者放入較流行風格的電子音樂穿插於幕與幕轉換間,音樂達到多樣風格之拼貼,但僅止運用於轉場穿插與背景音效,若以異素材融合(Fusion)發展成劇情線之音樂語彙,進而產生更強烈聲響對比,或許可帶來觀者情感上的引導與激發樂段進程上的落差感,且轉場音樂停止時所產生的聽覺空白無法解釋舞台角色動態上所產生的落差,觀眾感官上的無所適從進而形成尷尬之感。

隨著全球藝術文化產業創新潮流影響下,即便馮德艾已非首位將新媒體科技運用於戲劇作品的創作者,但他創作意圖──即透過科技作為探索歌劇未來發展的途徑,並投射至劇本寫作中,藉著虛(男主角/兒子/錄像)實(女主角/母親/真人)角色與場景轉換帶來後設敘事,舞台上的房屋物件作為連結虛實角色情感的節點,歌劇故事角色對比來自舞台視角與觀眾視角形成鏡像映照,存於現實與抽象想像間轉換。對於觀眾來說,舞台上唯一真實角色在故事裡並不存在,為錄像裡的男子記憶重建人物,而錄像中的男子才是整個故事情節裡活著的人。馮德艾利用舞台、影像等呈現手法讓觀眾觀看作品時能夠察覺這些設定,刻意凸顯劇本中的虛構錯覺,揭露真相,引導觀眾同步進入男子的想像,並藉由舞台女子所呈現的景象勾起整體事件緣起與現實發展。

此作品特殊性在於創作視角挪移形成嶄新的觀看方式,其「後設」設定帶給觀眾一種閱讀本質上的改變。就內容來看,橫向發展上多樣素材擴充,舞台視覺效果豐富,但涉及「歌劇」作曲類型面向的討論,音樂運用較無一貫性,僅止於輔助劇情走向之功能,對於開發新穎的作曲技術、挖掘人聲技法、或是電子音樂創新運用未能體現於作品中,實屬可惜之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