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符實的酒吧《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
9月
17
2020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4次瀏覽
邱秉程(地方政府文化行政人員)

本次為筆者首度購買這類型號稱「參與式」的劇場作品,創作是由旅法藝術家林人中因疫情在法國被封鎖禁足的經驗產生。從節目介紹可知,觀眾有三種方式可以「參與」或觀看這場演出,然而並非如此。

第一種方式:與藝術家在獨立的頻道對飲

在中正廳的舞台上,有六個加上布置的視訊裝置、擺有飲品杯盤的矮桌與沙發。一開始入場觀眾還不多時,多半未入座僅觀望,筆者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戴上耳麥,坐入一個虛擬角色前(角色性別不明,之後發現為藝術家Henry Tan配音),該角以英語表示被關在一個盒子內與伴侶隔絕,希望我幫忙尋找它的伴侶,先是引導筆者調出一杯加入它的皮膚組織(在培養皿中,非常逼真)的飲料(類似苦茶味),在一些對話後請我離該開位置(改戴手機加耳麥)帶著飲品去找它的伴侶。結果一位女性觀眾出現,帶同樣裝置與飲品,兩邊耳麥裡的角色(對方為藝術家黃鼎云配音)都指導我和對方進行對話與動作,例如把飲品混合,摸她的鼻子說她很淘氣等等,意圖造成一種配對互動。只是,對方以男友在場為理由,終止了這個活動,於是此輪結束。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由於當時其他視訊桌都只有一兩位觀眾在使用,也以為所有藝術家都跟筆者方才對話一般,不會太長,覺得不必刻意排隊,並悠閒觀看他人的活動,探問到藝術家余政達跟觀眾談性靈、玄學,導演許哲彬則談創作。一個半小時後(晚間七點半)換下半場,除許哲彬繼續外,其他藝術家跟飲品都更換,藝術家張欣的視訊是無聲音樂,並無須掛耳麥對話(實則藝術家在另一端觀看),所以觀眾多半不會停留太長,筆者也待了幾分鐘,其他藝術家則開始有觀眾排長龍,這波有藝術家Betty Apple扮成檳榔西施在檳榔攤與觀眾對飲、日本藝術家石神夏希與觀眾談嬰兒議題(為觀看螢幕內容猜測)等。筆者在節目結束前約四十分鐘終於排到柬埔寨藝術家Vuth Lyno的視訊,他跟筆者談台灣啤酒與柬埔寨啤酒(柬埔寨在此為品牌名稱),而在這兩個啤酒品牌誕生前一年都有重大國家事件,並指導筆者調出一杯兼具鹹、酸、辣的啤酒。為了其他觀眾的權益,筆者主動和藝術家表示要縮短時間給下一位,以乾杯作結,剩下十五分鐘只與同來看演出的藝術家黃大旺聊天,並看他與藝術家張欣(她以文字跟黃大旺打招呼)道再見。

第二種方式:平行時空的眾聲喧嘩(引自台北藝術節節目冊)

此部分為舞台下布置的大投影布幕,影像是台上六位藝術家的線上視訊會議畫面,以第二個攝影裝置拍攝藝術家,視角不同於舞台上的視訊,沒有主從之別,也無調整聲音大小,藝術家的聲音此起彼落,若在台下觀看此部分,只能捕捉到一些片段的藝術家言談(的確是眾聲喧嘩)。

第三種方式:直播

此為第二種方式的YouTube直播,非觀眾亦能從「島嶼酒吧」的臉書點至連結,然當場發現YouTube的發布時間為2020年9月4日(週五),顯然筆者看的周六場次並無進行直播,事後看臉書也未更新,因此第三種方式是缺席的。

就筆者參與到的視訊互動而言,藝術家設計的對飲與內容是有趣的,觀察其他觀眾在對話時亦非常開心及似乎有所收穫,但是標榜的「參與式」機制完全沒有設計。

每位藝術家視訊時間若以三十分鐘計(有的藝術家更長),上、下半場三小時應有三十六個場次供觀眾參與,若有三十六個觀眾則至少可分配一場,超過此人數則有人分配不到;但主辦方未提醒觀眾有這個可能,也未給藝術家時間限制,因此,排隊的人可能排到許多個機會,運氣不佳的人則可能排不到想接觸的藝術家或一位都排不到;至於,第二與第三種方式,則未能造成旁觀任一組對話的機會。於是,實際參與本次演出的觀眾有限,多半只能觀看台上或身旁不知道為什麼有趣的對話;若未參與視訊,也沒有機會喝到藝術家設計或選擇的飲品(現場無額外提供飲料)。雖然參與式劇場給予觀眾參加的選擇權,但不應連最低參與程度的選項都沒有。

如果劇場演出受消保法規範,此場演出定有不少觀眾想提出申訴或賠償,作為一個以酒吧為名的參與式演出,連跟酒保談心、要一杯特調的機會都輪不到的話,可以說是演出失敗了吧?

《島嶼酒吧:如果雲知道(無碼)》

演出|林人中與亞當藝術家們
時間|2020/09/05 18:0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