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ASA、城市藝術節與帳篷裡的馬戲
3月
27
2023
FOCASA馬戲藝術節(© FOCASA馬戲藝術節提供/攝影Rafael Wu)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65次瀏覽

文 厲復平(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近年來各種馬戲、特技表演在許多節慶活動、商業市集中出現,也頻頻以當代馬戲之姿登上劇院舞台,而「FOCASA馬戲藝術節」(FOCASA Circus Festival)更是一次創舉,不依附藝文場館周邊腹地,而另外規劃一片完整的馬戲園區,來成就完全以馬戲為主軸的節慶活動。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2011年創立,經常至國外參與藝術節演出,協同策劃衛武營從2016年起推動的馬戲平臺活動,2017年起持續獲得文化部的補助,在2022年底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更以「臺灣馬戲生態新展開—The Next Decade: Circus Action for FOCA」獲選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計畫的高額補助,推動「水交社文化園區進駐計畫」、「V-13馬戲帳篷管理計畫」與「馬戲兒童教室種子教師培訓計畫」三個部分的子計畫,建立發展基地,開啟馬戲的多元創作面向,試圖穩固團隊的營運,往產業的想像邁進。在此背景下,獲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支持,通過徵選從2022年起三年進駐水交社文化園區,並購置了巨型的V-13馬戲篷,經過2022年3月19-20日搭篷演出公開試營運兩天後,於2023年邀請更多國內外表演團體及個人,搭配2月25-28日的四天連假,在水交社文化園區旁大草地,推出了第一屆的FOCASA馬戲藝術節,也透過這個藝術節串聯國內外的馬戲團體或個人。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場園區以V-13馬戲篷為主,周邊增設餐飲市集、啤酒吧、現場DJ、跳舞區、戶外特技表演區、體驗區、照相景點、紀念品販賣等不同主題區,現場戶外的音樂不斷,各主題區從早上10:30到晚上22:00安排各種節目或活動同時進行,營造嘉年華的氛圍。228連假是疫情舒緩後的另一個四天連假,晴朗的天氣,加上報復性出遊的旅客,都促成了現場人氣的爆發(即使與228假期原本企圖指涉的歷史意涵大相逕庭)。現場觀眾年齡層從銀髪族到還要人抱的小朋友都有,觀眾群體有父母帶小孩、闔家三代同遊、年輕族群、攜寵物同行的、撐拐杖或坐輪椅的老人家,在整個園區圍聚、漫步、席地野餐、或搭起小帳篷休憩。這些觀眾與劇場演出活動中常見的觀眾族群有明顯的差異。FOCASA馬戲藝術節以TixFun, KKday, Taketla拿票趣三者為線上售票平臺,而非OPENTIX或寬宏售票系統,售票平臺所反映的是其行銷設定的目標觀眾群,並不是針對慣常進劇場看表演藝術的觀眾群體。現場可見FOCASA馬戲藝術節觸碰到的觀眾層面更廣,觀眾之間年齡層差異也更大。


FOCASA馬戲藝術節(© FOCASA馬戲藝術節提供/攝影Rafael Wu)


FOCASA馬戲藝術節與臺南城市空間

臺南歷來就有許多表演藝術節慶不只是在劇院,而是在各種城市空間中發生的,例如臺南藝術節(2012- )就標傍其城市舞臺單元的節目搭配不同的城市空間如古蹟、廟埕、巷弄等地點,進行戲劇或舞蹈的演出,而兩年一度的臺南街頭藝術節更有許多馬戲表演參與其中,從2015年(海安路)及2017年(水萍塭公園)的街頭藝人匯演活動,到2019年升級為臺南街頭藝術節(海安路),並於2021年持續在海安路與河樂廣場的公共空間辦理。

從臺南城市空間與表演藝術節慶的角度來看,FOCASA馬戲藝術節發生的場域空間與上述提及的表演所發生的城市空間有本質上的差異。FOCASA馬戲藝術節發生的空間不是一個緊密鑲嵌於城市各區位交互運作網絡中的空間,其空間上的功能屬性在整個城市的空間構造下尚未明確界定而仍待定位,基本上是閒置中的。水交社文化園區旁的大草地雖名為大草地,但實際上也不是作為公園綠地,並沒積極作草皮的養護,草地生長面積恐不及沙土覆面的擴張來得快。在位置上實則與水交社文化園區中保留並修復的建築群與公園綠地並不銜接而只是相鄰,只好依賴「水交社文化園區旁」來定位。「水交社文化園區旁的大草地」此一指稱充分顯示其尚待命名,仍未定位的空間屬性。這個空間平日就是以格柵圈起禁止進入的空間,部分區域權作停車空間。偶而開放使用,如同年元宵節前還有幾天作為臺南普濟寺建醮活動的場地。在此建立一個馬戲藝術節,是轉化一整個閒置區域,成為限時限地需購票進入的遊樂園,有利於最大化購票入場觀眾的數量,協作產業建構的想像。而從現場觀眾的參與與反應來看,FOCASA馬戲藝術節也的確有效地匯聚了人氣與人潮。

水交社文化園區旁的大草地空間的空曠,地形範圍完整且與周邊住宅有相當距離,聲響容許值更高,巧妙挪用之後,保留未開發的空曠荒蕪在此反成優勢,順勢轉化為文化資本。以水交社文化園區旁大草地作為FOCASA的場地,一方面有助於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專心經營所屬的規劃空間,發展為長期的推廣活動。但是另一方面來說,捨棄城市街頭的公共空間,另行單獨劃立的馬戲園區,固然方便規範入場觀眾付費參與,卻也很明確的將這個空間定位為節慶娛樂的空間,難以擾動既有城市空間屬性,也讓在此演出的馬戲表演失卻了街頭馬戲翻轉城市空間屬性更大的潛能。(就這一點而言,其與也含括許多馬戲與雜技表演的臺南街頭藝術節恰成對比。)

對於初次舉辦的FOCASA馬戲藝術節,整體規劃與執行不可謂不成功。但是長遠來看,上述提及的空間場域問題仍是FOCASA馬戲藝術節在後續持續辦理時,值得思考的問題。柵欄內的馬戲園區是營造夢幻嘉年華的所在,但是唯有跨出柵欄才能擺脫「租界」的印象,開啟FOCASA馬戲藝術節深化在地連結與特色經營的思考。若能克服觀眾付費與觀眾動線管理等技術問題,是否可能將馬戲藝術節各個不同的節目活動平台外延擴及至整個水交社文化園區的不同區域,讓馬戲表演有機會與現地空間共構迸發出新的創作與意涵?馬戲藝術節是否也可能搭配部分的馬戲遊行,將活動延伸到園區之外的區域?或是結合教育推廣活動,在藝術節之前、甚至是藝術節之中,納入在地民眾不同層面的參與?水交社文化園區的所在原本就有臺灣府城大南門外桶盤淺、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中華民國空軍眷村等層層歷史地景不斷覆寫的痕跡,周邊相鄰區域包括體育運動場區、台鹽實業、竹溪水岸園區、甚至是歷史久遠的南山公墓墓葬群等,若能延展馬戲與在地空間場域的對話與辯證,則會迸發出甚麼樣的火花,讓人難以預料而令人期待。(FOCA在社子島創作的《消逝之島》、狂夢藝術在鹿港街區創作的《鹿港有條舊港溪》與淡水環境藝術節都是值得借鏡的案例。)


在傳統馬戲技藝展現與當代馬戲議題呈現之間尋找平衡

馬戲團體應對各種演出機會多是採取彈性的策略,以馬戲雜技應對各種地方節慶或商演活動,成為凝聚人氣、匯集人潮的利器,另以議題為主的當代馬戲創作,應對劇場中演出的機會,跨入主流藝術框架之中。這兩個取向的表演也都匯集在這次的FOCASA馬戲藝術節中。馬戲園區內有各式的街頭藝人、踩高蹺、走繩、丟接球、大環、立方、溜溜球、疊椅子、高空轉輪等等各種傳統馬戲中常見的技藝表演,然而在V-13馬戲帳篷內的演出節目內容既有傳統馬戲技藝的展現,也有當代馬戲議題為主的呈現。例如一開賣就很快完售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馬戲派對》及Fills Monkey以打擊樂為主的《We Will Drum You》等都屬前者,而Phare-The Cambodian Circus的《SOKHA》、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嘛係人》、創造焦點的女馬系列《#Since1994》等約略可歸類為後者。


FOCASA馬戲藝術節(© FOCASA馬戲藝術節提供/攝影Ken Wang)

當代馬戲的議題導向的創作,向舞蹈與劇場演出借鏡,圍繞著設定的議題主軸,更有意識地依循劇場符號學運作的邏輯調度場面,將每個片刻當下現場表演的危機與危險,協同其他劇場或敍事元素,逐一部署於整體節目議題的顯露之下,將觀眾的視野由表演現場引進想像的國度,而期待觀眾接收到創作者關切的議題。當代馬戲議題導向的劇場化創作更適合進入劇院場域演出,因為這樣的馬戲作品符合經常進劇院的表演藝術觀眾對於作品的預設想像。

當代馬戲議題導向的劇場化趨勢雖帶來創作的新可能,但是馬戲表演的現場性、即時性、身體性的在場(presence),召喚觀眾現場的即時臨場反應,以及傳統馬戲表演中的表演者與觀眾間當下直接的回饋循環,這些都可能在馬戲劇場化的重複操演之中,因創作意識逐步偏移而漸漸稀釋。此一轉變雖然幽微,但假以時日也可能增長,使量變導致質變。

欣賞當代馬戲議題導向創作的觀眾,面對著符號之流,進入組構意義的解迷遊戲,這引領觀眾陷入感知後的符號辨識與建構意義的觀看模式,而從臨場直接的身體感知與反應,墜入辨識與串連劇場符號意涵的沉思認知活動中。這樣的觀看模式其實相當不同於傳統馬戲雜技的觀看模式,觀眾要能意識到這兩種觀看模式的差異,並從而調整視角與視距。筆者在V-13馬戲帳篷內的議題式馬戲演出節目中,經常遇到觀眾對剛完成的一個高難度技術禁不住鼓掌,但是置入作品議題的脈絡中卻是個令人尷尬的觀眾反應。除了觀眾要能夠意識到不同觀看模式的差異與轉換,也有賴於藝術節主辦方善用入場前各種元素的引導與提示,調度觀眾感知,協助觀眾在每一個節目開始前建立適合的情境脈絡,順利轉換觀看模式。

當代馬戲的創作者在兼容傳統馬戲雜技和議題導向的劇場化創作,應對不同場域推出不同型態的作品,既是生存上的必要,也是作品多元化的一個過程。但是換個角度想,當代馬戲議題導向的劇場化創作趨向,與當代諸多劇場演出以各種觀眾參與、互動、遊走、新媒介的運用等突破劇場幻覺、打破第四面牆、走出劇院之外表演的趨勢恰好相反。兩者從不同的位置出發,逆向迎面而遇,甚至有可能錯身而過。不管是在公共空間、劇院或馬戲帳篷中的馬戲,只希望創作者不要忘卻了馬戲最本然的直面、危險與迸發,莫一味向主流表演藝術框架靠攏,不然我們也只是看見馬戲表演者表演舞蹈、戲劇或音樂。創作者不只要部署表演者,也要建立合適的情境脈絡引導觀眾轉換觀看模式,才能讓不同型態的馬戲表演獲得適切的觀看感知,形成表演者與觀眾間有效的正向回饋循環。 

《FOCASA馬戲藝術節》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3/2/22~28
地點|水交社文化園區旁大草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林智偉表示:「戲曲學院是臺灣唯一傳授專業馬戲的學校,也是FOCA多數團員們的母校,我也希望能讓學生們在第一線感受到國際性藝術節的實體運作與流程。」FOCA的行動在那些長久看到了問題卻沒有人提出改變的事件上,確切的開創亮眼成績。
3月
27
2023
如果我們把每一個定點舞台都想成一個小圓球,它們通通被擺在一塊大草原上,小圓球到小圓球之間肯定是有間隙的,不過在 FOCASA園區裡,聲響雖然隱形,卻很完美地扮演了小圓球的延伸體,像是從圓球的核心吹出泡泡,而每個泡泡的泡泡壁,恰如其份地輕碰在一起:不至於漲破,亦沒有分離。
3月
27
2023
我們不僅可清晰看見環狀的硬體結構分布在草地四周,同時圓形的燈泡佈置,也讓FOCASA得以馬戲為中心,將前來迎接熱鬧的民眾兜成了無數個小型聚落,在點狀的分布當中,沉浸在如遊樂園般的探險氛圍。(簡麟懿)
4月
02
2022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