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自我真正價值《阿醜奇遇記》
5月
12
2016
阿醜奇遇記(沙丁龐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47次瀏覽
蘇家榆(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由沙丁龐克劇團帶來了一場別出心裁的親子音樂劇場《阿醜奇遇記》,場景運用簡單但是充滿創意以及多用途的道具,結合豐富的多媒體以及六首古典音樂串聯整齣戲劇,劇中傳達的意義淺顯易懂,藉著戲劇訴說外表的美醜並不是世俗唯一標準,追尋自我價值以及心中真正的美才是「善」的標準。

戲劇中描述天生外表醜陋的主人翁「阿醜」,想要到山上尋找三位神仙:「為什麼我長得這麼醜?」,旅途中遇見了農夫、園丁以及鯉魚,這三人因為幫助了阿醜留宿一晚,阿醜為報答他們,於是幫他們每人帶了一個心中重要的問題要詢問神仙,神仙只能回答三個問題,阿醜面臨最難的人生選擇題,最後,阿醜放棄自己一心想追尋的問題,選擇詢問他人的問題,隨後下山為三人解答,最後,因著這些際遇,找倒了自我真正的價值以及快樂。

劇中藉由「阿醜」不斷的重複詢問「為什麼我長得這麼醜?」,來體現現今社會中的普世價值觀,認為外表的美與醜會決定他人對於自我的眼光,無論是大人或孩童都受到這樣的社會觀點束縛,每個人都在意著他人的眼光,卻很少看中自己真正的價值,「阿醜」從這樣一段找尋神仙的旅程中,藉由幫助他人的歷程檢視自我價值,以及發揮良善幫助他人的心,最終,因著良善的心找到美嬌娘以及認識自己真正的價值,道出「無論外在的美醜,追尋自我價值以及心中真正的美才是「善」的標準。」,此戲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結合些許小丑以及默劇,講述著內心的美麗才是真正的美。

劇中配樂皆以六首經典古典音樂串連整個戲劇,對於音樂劇場來說,《阿醜奇遇記》的音樂成分可說是份量十足,但當中稍嫌可惜的部分在於,音樂對於整個戲劇,較偏像配樂般的角色,唯獨下半場開演時的一段音樂演奏,對於在場觀眾來說,反倒像是聽了音樂會一般,抽離了戲劇的本身,曲子一結束後,音樂的角色即退回到配樂的角色。三位音樂家在戲劇當中,扮演著三位神仙回答阿醜的疑問,但在這當中,對於音樂劇場來說,在音樂以及戲劇上的跨界結合,在比重上稍嫌懸殊。

《阿醜奇遇記》改編自越南寓言故事「三個問題」,顛覆一般世俗對於美醜的定義,劇中節奏搭配古典樂曲時而緩慢時而激昂,時而因為劇中人物出糗而產生一些小小內鬨製造一些小丑般的笑料,而使觀眾暫時抽離戲劇本身,對於孩童來說,有一種發現人物出糗的優越感,加深孩童對於戲劇觀賞的耐心及專心度,劇中對於古典音樂的呈現,以現場演奏的方式,搭配多媒體的呈現,使現場的觀眾耳目一新,以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緊扣追尋自我價值的信念。

《阿醜奇遇記》

演出|沙丁龐克劇團
時間|2016/04/23 19:30
地點|誠品生活松菸店B2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身體特徵還有光影與多媒體的配合呈現,強化視覺的印象。沙丁龐克劇團在馬照琪創造帶領下的小丑默劇表演方法,總是恰如其分地運用在適當的表演上,該誇張戲謔的就誇張戲謔,該內斂收止的內斂收止。(謝鴻文)
5月
18
2016
新作《天亮前的愛情故事》,雖然對題材的處理與表演形式的選擇,稍嫌保守,但製作規模與演出品質都有不錯水準,仍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我也期許這群年輕創作者,未來對創作能有更基進的思考:對生命課題與人我關係的探討,不止於個人情感層次,而能有更具政治性、社會性的辯證。
9月
10
2025
這場演出延續了這股真摯力量,從創作到呈現,從身體實踐到語言敘說,都回應著當代的核心提問:在深偽技術能模擬一切的時代,如何確立一個真實的「我」?答案或許就在這群青少年身上。他們不完美,卻誠實;並不無瑕,卻令人信服。
9月
01
2025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