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黛爾.科爾文如何被遺忘?《黑》
3月
21
2024
黑(前景娛樂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0次瀏覽

文 鄭文琦(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台法共製擴增實境展演《黑》(Augmented Reality Performance: Colored)是一齣結合了語音導覽、虛實場景整合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的50分鐘沈浸式「節目」,且每場「體驗」的觀眾約莫10人左右,展演場地則是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黑盒子,台北場還原了在龐畢度中心的車廂、牢房、法庭、演說所在的教堂及展牆等場景,並邀桂綸鎂擔任開場的說書人(但不包含表演之中的說書)。而這50分鐘的場景順序,則是由編劇塔尼亞.德.蒙泰涅(Tania de Montaigne)儘可能忠於其著作《Noire, la vie meconnue de Claudette Colvin》裡描寫之黑人民權判例當事人克羅黛爾.科爾文(Claudette Colvin;1939-)生平及歷史上的相關事件所做的有限度改編。

克羅黛爾.科爾文 vs. 羅莎.帕克斯

在進一步談到這個再現歷史的AR節目特色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克羅黛爾.科爾文為何爭取權益,以及相關的黑人民運背景。科爾文是在1955年因為拒絕讓位給公車上的白人乘客【1】,而被下一站的警員逮捕入獄,並指控以包含攻擊執法人員和違反種族隔離政策等罪名。九個月後,情節相似的指標判例發生在另一名當事人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1913-2005)身上。由於獲得當時年輕的馬丁.路德.金與美國全國黑人有色人種協進會等單位支持,後者很快變成為全國矚目的公共議題。帕克斯的被捕引發了「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並促成後續隔離政策的廢除,但早在那之前,至少就已經三位黑人女性拒絕讓位,包括我們的主角克羅黛爾.科爾文。

那麼,為什麼是帕克斯成功而不是科爾文呢?根據科爾文在2015年接受美國全國國家電台(NPR)訪問,事件發生時她只有15歲,也沒有接受過民權組織的相關訓練,因此黑人社群領袖決定暫緩聲援。至於另一名黑人女性帕克斯不但與丈夫都參與民運,也比較符合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形象。更重要的一點是,科爾文正好懷了一名男嬰,未成年加未婚懷孕的形象,顯然更不容易為風氣保守的美國南方所接受【2】

分割場景與導覽敘事

本作特色在於運用AR讓觀眾直接「看見」種族隔離的處境,且不同於純VR影像,觀眾看得到自己的身體,因此並無「虛擬身體」的議題。當觀眾走進劇場,並在工作人員協助下帶上頭顯與骨傳式耳機後,首先會遇到幾個小隔間,和場中央的幾排座椅,後者模擬隔著走道的公車內座位。靠牆有一面大型的投影幕,節目開始之前會先看到桂綸鎂的開場白,正式進入故事後,場景依序分割為街頭、公車、法院、監獄或其他公共空間。這些場景的設計又是延伸自實體空間,也就是說,從原本的門扇或牆面出現飲水台或跟種族隔離關的「Colored」字樣,座椅區隨著劇情進展而部署為公車或教堂等。至於前面提到的小隔間,則是隨著不同需求而轉換成店面或住處等不同空間。

由於主要場景皆集中在場中央的座椅區,並以「點雲」(point cloud)的移動、擴散或聚合來提示影像的行動(或觀者的動線)。這次使用的頭顯雖然是同類較佳選擇,但景框仍有一定長寬限制,所以觀眾雖然可以自由走動,並得以隨著座位而改變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卻不能大幅度地左右掃視而造成影像得不連續。而且大多數的人物互動皆以靜態方式表現,因此,觀眾仍得通過旁白來輔助理解劇情。也就是說,無論是語音引導的虛擬場景,或以點雲提示的動線與影像,都不是真正生成表演及觀賞表演的知覺介面,而是在預設程序的「觀看」(或「聆聽」)框架下,去「體驗」黑人歷史的互動介面。


黑(前景娛樂提供)

AR技術的劇場應用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事實上在主角接受審判或在牢房時,觀眾甚至試圖靠近預設的成像座標去觀察,似乎這樣能使他們更接近角色的內在,但旁白卻只強化了在聽導覽的感受。

假如說近年在視覺藝術領域熱衷於呈現「不義」歷史的虛擬實境(VR)技術,終究不是「逼迫我們思考資訊建模如何讓身體超越物理上的限制」,而是「如何設下制約的裝置,以便更加理解身體的極限與脆弱」【3】。那麼在無法全然模組化的混合真實(MR)裡,導演要如何呈現空間感知的極限?畢竟無論影像如何逼真,與現實總是有落差。但就算未婚懷孕的主角不被主流歷史所記憶,我更關心她作為一名黑人女性的能動性。很可惜的是,本作中似乎感受不到她是如何悲傷、沮喪、恐懼或憤怒,而這難道不是技術可關注的面向嗎?【4】


注解

1、根據節目旁白,當時公車上的隔離政策規定黑人與白人不得坐在同一排座位上,而每排最多有四個座位。因此即使只有一名白人乘客沒有座位,所有四名黑人乘客也都必須讓座。

2、Nine months later, Rosa Parks did the exact same thing as Colvin. She was 42 years old, a professional and an officer in the NAACP. Hoose says Parks was the symbol that civil rights leaders were looking for. "I knew why they chose Rosa… They thought I would be too militant for them. They wanted someone mild and genteel like Rosa." NPR. ”Before Rosa Parks, A Teenager Defied Segregation On An Alabama Bus

3、亞蘭・米龍(Alain Milon),林德祐譯,《虛擬真實: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台北:漫遊者文化,2021)。

4、例如導演陳芯宜曾在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2023年MoNTUE北師美術館展覽特別演出)裡使用不成比例的影像來呈現被監控的「恐懼」。

《黑》

演出|克羅黛爾.科爾文(Claudette Colvin)、麗貝卡.納盧楊吉(Rebecca Naluyange)
時間|2024/03/18 10: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