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虛擬相遇,Guesthouse平台從利物浦出發要往哪裡去?
3月
01
2022
Guesthouse Bandzai Page(LSC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3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全球 COVID-19 疫情蔓延轉變至今,疫苗從發明到生產上百億劑,歐美各國從封城到解封。而現場演出,也從遙遙無期到再次開始運作。回首檢視,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無論是音樂演出的愛好者,或者在變化中尋找出路和新可能的表演者,無不充滿感慨,冷暖自知。而我不早不晚地,剛好在產業裡應對這些變遷。


當音樂節與數位轉型相遇

Liverpool Sound City 成立於 2008 年,是英國最大的獨立 showcase 音樂節,致力於讓剛起步的新興音樂人有機會透過業界網絡交流,帶來事業上的突破。除了賣力演出,「相遇」更是音樂節最重要的一部分。位於披頭四的故鄉,這個城市的音樂節以及搖滾文化,對於國際樂人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往年,整體演出者半數以上皆是國際樂人,他們千里迢迢從各方而來。疫情讓一切戛然而止。而我,也從本來的產業教育工作,開始協助該公司建立線上展演平台「Guesthouse」。

Guesthouse 的初衷,是為提供音樂人和粉絲們一個短暫的棲身之所。2020 年四月份,我們只用了兩個星期,便打造了一個基礎版本、尚稱堪用的線上演出平台。在初期,所有直播或類直播的細節和流程,皆從無到有學習打造。Guesthouse 希望達成的,是在無法現場演出的時刻,依然能支持、陪伴剛起步的音樂人,讓他們在演出停擺、收入不定且返工遙遙無期的衝擊之下,仍有機會透過平台演出、和樂迷接觸、販賣限定的周邊產品、彼此陪伴。

我還記得,當時曾協助一個新興樂團直播(該樂團後來首張專輯銷售驚人,發展相當好!),而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在封城的情況下,無法出門去彼此的家中取得慣用的樂器和麥克風;沒有了器材,彷彿沒有了武器,音樂人手無寸鐵,不知該怎麼辦。還有一次,儘管英國的辦公室有穩定的高速網路,但因為政策規範,人員不能進公司。人人在家辦公,但家用網路速度太不可靠;最後,我在疫情限制相對較小的台灣,徹夜不眠地轉播。在這些過程裡,我們抵抗的不只是時差,也是無常。這種以往沒有的困擾,讓我們自覺身處奇幻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什麼都變得比平常難。


Guesthouse Sound City Stay at Home(LSC提供)


為疫後時代的創意產業集體療傷

疫情之下,利物浦的城市仍在;教堂、港口、馬修街等,只是比較冷清。但疫情衝擊過後,聚集許多創意中小企業的 Baltic Triangle,在 2020 年底就已有三十多家公司撐不下去關了門,沒有人不愁悵。而當市場害怕不定性,無法預測下一步,顯而易見的,創意勞動者面臨的不穩定性 (precarity),也成為集體的傷。

疫情挑戰所有人的彈性 (flexibility) 與韌性 (resilience),而在 Guesthouse 上,每週兩場節目,也就毫無疑問地持續下去。從爵士女伶直播手做髮帶送給樂迷,到樂團吉他手帶領歌迷參觀自己的居所;我們做過有少數觀眾在場互動的演唱會,也在空無一人的場館為樂團演出做過類直播。這些節目儘管製作皆屬精緻,但也提醒了觀眾「不在場的」以及「失去的」:無人的場館讓人回想起近距離互動、與三五好友相聚、邊聽音樂邊喝啤酒。


Guesthouse Guestbook(LSC 提供)


而我們此刻擁有的是什麼?

於是我們思考,有沒有別的方式,能讓觀眾與演出者「相遇」。2021 年,Guesthouse 推出了一檔面向全球的樂團比賽 BANDZAI。音樂人們可以透過傳送演出影片,參與這個有專業評審、也開放大眾投票的比賽。我們體會到的,除了線上比賽讓更多不同國家的音樂人可以參與,還有競爭之下音樂人對於勝負的在乎。有些人急切地想知道投票的系統是否有絕對的公平性,其他人則不斷地觀察競爭對手的演出內容。日夜與不定性共處的我們,似乎在相遇後,重新認為有事物值得、也需要我們用力再次拼搏。


Guesthouse Bandzai Page(LSC 提供)

2021 年下半,英國現場演出逐漸恢復。整個社會彷彿剛從冬眠甦醒之際,迎接陽光、春風、融雪;而 Guesthouse 節目型態的演化,則暫時趨緩。然而,真實與虛擬相遇,在這兩年內,許多事情已改變。例如,團隊彈性和遠距的工作成為常態,而 Guesthouse 演出過的某個場次、每種形式,也如同一間間客房,為未來實體與線上整合的可能性,預留了再訪的空間。

未來,或許音樂人能持續突破地理限制,在線上有更多機會展演與交流。若能如是,這大概是在疫情帶來的諸多創傷外,意想不到的珍貴收穫。


註釋:

1、Guesthouse  網址:https://guesthouselive.co.uk/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