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全球 COVID-19 疫情蔓延轉變至今,疫苗從發明到生產上百億劑,歐美各國從封城到解封。而現場演出,也從遙遙無期到再次開始運作。回首檢視,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無論是音樂演出的愛好者,或者在變化中尋找出路和新可能的表演者,無不充滿感慨,冷暖自知。而我不早不晚地,剛好在產業裡應對這些變遷。
當音樂節與數位轉型相遇
Liverpool Sound City 成立於 2008 年,是英國最大的獨立 showcase 音樂節,致力於讓剛起步的新興音樂人有機會透過業界網絡交流,帶來事業上的突破。除了賣力演出,「相遇」更是音樂節最重要的一部分。位於披頭四的故鄉,這個城市的音樂節以及搖滾文化,對於國際樂人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往年,整體演出者半數以上皆是國際樂人,他們千里迢迢從各方而來。疫情讓一切戛然而止。而我,也從本來的產業教育工作,開始協助該公司建立線上展演平台「Guesthouse」。
Guesthouse 的初衷,是為提供音樂人和粉絲們一個短暫的棲身之所。2020 年四月份,我們只用了兩個星期,便打造了一個基礎版本、尚稱堪用的線上演出平台。在初期,所有直播或類直播的細節和流程,皆從無到有學習打造。Guesthouse 希望達成的,是在無法現場演出的時刻,依然能支持、陪伴剛起步的音樂人,讓他們在演出停擺、收入不定且返工遙遙無期的衝擊之下,仍有機會透過平台演出、和樂迷接觸、販賣限定的周邊產品、彼此陪伴。
我還記得,當時曾協助一個新興樂團直播(該樂團後來首張專輯銷售驚人,發展相當好!),而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在封城的情況下,無法出門去彼此的家中取得慣用的樂器和麥克風;沒有了器材,彷彿沒有了武器,音樂人手無寸鐵,不知該怎麼辦。還有一次,儘管英國的辦公室有穩定的高速網路,但因為政策規範,人員不能進公司。人人在家辦公,但家用網路速度太不可靠;最後,我在疫情限制相對較小的台灣,徹夜不眠地轉播。在這些過程裡,我們抵抗的不只是時差,也是無常。這種以往沒有的困擾,讓我們自覺身處奇幻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什麼都變得比平常難。
Guesthouse Sound City Stay at Home(LSC提供)
為疫後時代的創意產業集體療傷
疫情之下,利物浦的城市仍在;教堂、港口、馬修街等,只是比較冷清。但疫情衝擊過後,聚集許多創意中小企業的 Baltic Triangle,在 2020 年底就已有三十多家公司撐不下去關了門,沒有人不愁悵。而當市場害怕不定性,無法預測下一步,顯而易見的,創意勞動者面臨的不穩定性 (precarity),也成為集體的傷。
疫情挑戰所有人的彈性 (flexibility) 與韌性 (resilience),而在 Guesthouse 上,每週兩場節目,也就毫無疑問地持續下去。從爵士女伶直播手做髮帶送給樂迷,到樂團吉他手帶領歌迷參觀自己的居所;我們做過有少數觀眾在場互動的演唱會,也在空無一人的場館為樂團演出做過類直播。這些節目儘管製作皆屬精緻,但也提醒了觀眾「不在場的」以及「失去的」:無人的場館讓人回想起近距離互動、與三五好友相聚、邊聽音樂邊喝啤酒。
Guesthouse Guestbook(LSC 提供)
而我們此刻擁有的是什麼?
於是我們思考,有沒有別的方式,能讓觀眾與演出者「相遇」。2021 年,Guesthouse 推出了一檔面向全球的樂團比賽 BANDZAI。音樂人們可以透過傳送演出影片,參與這個有專業評審、也開放大眾投票的比賽。我們體會到的,除了線上比賽讓更多不同國家的音樂人可以參與,還有競爭之下音樂人對於勝負的在乎。有些人急切地想知道投票的系統是否有絕對的公平性,其他人則不斷地觀察競爭對手的演出內容。日夜與不定性共處的我們,似乎在相遇後,重新認為有事物值得、也需要我們用力再次拼搏。
Guesthouse Bandzai Page(LSC 提供)
2021 年下半,英國現場演出逐漸恢復。整個社會彷彿剛從冬眠甦醒之際,迎接陽光、春風、融雪;而 Guesthouse 節目型態的演化,則暫時趨緩。然而,真實與虛擬相遇,在這兩年內,許多事情已改變。例如,團隊彈性和遠距的工作成為常態,而 Guesthouse 演出過的某個場次、每種形式,也如同一間間客房,為未來實體與線上整合的可能性,預留了再訪的空間。
未來,或許音樂人能持續突破地理限制,在線上有更多機會展演與交流。若能如是,這大概是在疫情帶來的諸多創傷外,意想不到的珍貴收穫。
註釋:
1、Guesthouse 網址:https://guesthouselive.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