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糖衣裡的裸——關於《限:喜劇肉體月曆發表會》
12月
29
2023
限:喜劇肉體月曆發表會(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提供/攝影陳德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001次瀏覽

文 黃鼎云(專案評論人)

一群生理男性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表演者拍攝全裸月曆寫真並為此舉辦演出,購買月曆套票的觀眾當天可得到一份寫真月曆。當中絕大多數的表演者並非主流審美中的好身材,平均年齡三十歲左右的他們身材很「正常」、高矮胖瘦各有特色,但不約而同地頂著大小不一的肚子、帶著不太結實粗壯的胸肌及手臂、容貌也不算主流審美中的俊帥。換個角度說,若有機會在溫泉偶遇會是自動被屏蔽的風景、若在游泳池裡相遇則會猜想他們或許今天一時興起來玩玩水罷了。現場他們身著緊身無痕膚色三角內褲一字排開,充滿自信地試著展示自己的身體。在一坪左右的舞台上嬉笑怒罵,輪流分享自身關於身材焦慮、容貌焦慮的心情,以此作為月曆發表會的主題。

演出中,其中一位表演者開宗明義地說到:「為什麼只有美女月曆、消防猛男月曆,我們應該要像『女人迷』一樣愛自己,歌頌自己的身體的美!⋯⋯」(大意)聽起來雖有些戲謔又帶有點愚勇,但口氣卻相當真誠。若在歷史性別政治中,女性長期不幸作為被凝視、物化的客體,性別社會中亦要求女性行為、聲姿、身材、樣貌種種「表現」須符合父權觀點下的期待,那麼男性面對自己的身體又是什麼樣的態度?若因身體引起焦慮與不安又可如何被處置?似乎是被忽略的話題。如果內化他者評價與凝視的身體是一種規訓,那麼長期對於自身身體焦慮的無從談論、難以討論是否也是另一種規訓?

他們依序開始分享各自對於容貌與身材焦慮的心情。有人提到自己小時候很胖,穿運動褲時走著走著褲管會上捲成「倒V」字形遭到訕笑、也有人提到自己曾經亂用減肥藥而在兩週內昏倒數次、也有人曾因為「激凸」而貼電工膠帶導致嚴重發炎、也有因壓力過大發胖而錯失難得的拍攝機會,而當中唯一出櫃男同志表演者也談論到主流同志市場中對陽剛氣質與壯碩身材的崇拜。有別於常見單口喜劇的笑點(哏)鋪排與輕盈有致的節奏,此次主述者反而採取相對平實的口吻,把鋪哏、捧哏的任務交給非主述者,以亂入、外溢維持喜劇的基本質地。

突然一位表演者說到:「男性一但裸露(彷彿)只能用嘻笑的方式帶過...要不就會被說是變態了。」(大意)姑且不論這樣的斷言是否合理,但對他而言就是切身的感受。更聚焦地說,他覺得沒有展示自己的身體權利。上述這些焦慮與缺乏自信的經驗聽來似曾相識,彷彿只是換了性別,相似的困擾卻有著另外一種阻力,深怕說出這些焦慮會被嘲笑的壓力、深怕展現身體被當作變態的壓力。日常生活中,勇敢說出來也不見得會被讚許、讚揚,既使男性同儕間很難以認真的討論自己身體,這也間接構成自身身體脆弱的、不自信的焦慮感,而唯一的方式似乎只能用玩樂、嬉鬧的方式化解。

其他表演者也分享了不同的思考路徑,當中蘊含了個體自我療癒、證成的過程。一位表演者朗讀先前表演時因裸露所遭遇的網路惡評,質疑起為什麼自己裸露就是猥褻、性騷擾,而某些人裸露就是令人嚮往、充滿意義。當他不見得有這意圖時,卻只能被如此惡意評價。也有人半開玩笑地說到自己去按摩時,女性按摩師躺在他鬆軟的肚子上並稱讚很舒服時,他的自信心瞬間回血,對於自己的大肚腩也沒有那麼在意了。與其說這些被忽略的男體希望被凝視,不如說他們渴求能不被嫌棄、能自己能找回自信身體,盡可能地突破的是內在說不出口的困擾、身體長期被忽略的壓力。這樣真誠、直面的在場,讓我數度不知該將自己的眼神放在哪好,才驚訝這具我低下頭就能瞥見的正常身體,原來這麼難被訴說。


限:喜劇肉體月曆發表會(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提供/攝影陳德禧)


限:喜劇肉體月曆發表會(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提供/攝影陳德禧)

雖然大體而言真誠幽默,但美中不足的是最內核的焦慮——對於生殖器尺寸與性能力與表現的焦慮仍是難以跨越的坎。幾位表演者不約而同地分享到自己陰莖尺寸雖不大卻發現自己性能力評價不差時得到安慰的經驗、應證了他們對自身自信身體的建構更多仍舊來自於性表現與性器官的大小。當我翻開月曆時,驚訝所有表演者的全裸照都被P上了一根堅挺而粗大的陰莖更坐實了此想法。對照著表演現場清一色明顯易見的拇指大小的常態陰莖輪廓時,這些被擠壓遮蔽的陰莖也同時反證了這一切,心裡不免覺得一絲遺憾。遺憾的並非現場未能全見,反而更多是對於這核心焦慮仍無法處理,無論在現場經驗分享時或月曆拍攝時,都有意無意地閃躲了。既使現場表演者六塊錢刻意挑釁地在下半場演出中穿上正裝,僅拉開褲襠露出未勃起的生殖器展現反諷姿態,這隱形的壓力似乎仍根深蒂固。

看了看現場觀眾,不大的場地約有六十到七十名觀眾,竟有約七成為生理男性。我不斷納悶著這月曆發佈會竟是「男性向」的場子並好奇著觀賞的動機時,表演者自嘲一排人只穿無痕緊身膚色內褲表演單口喜劇已經夠變態,話鋒一轉猛酸起我們觀眾還想買票來看更變態,引得全場哄堂。不久,一罐乳液以充滿性暗示的方式射向另一位表演者的臉上,這種典型使性化搞笑下惹得群情高潮聲不斷,看似化解了觀眾的尷尬也彷彿削弱了表演者的焦慮。此時觀眾紛紛見獵心喜地地拿起手機紀錄。相信笑肯定有化解的力量、但也有它的包袱、甚至一不小心可能複製了另一種暴力,而幽默的抵抗與嬉鬧的倡議仍在尋找它獨特的姿態。

《2023臺北喜劇節 TAIPEI INTERNATIONAL COMEDY FESTIVAL《限:喜劇肉體月曆發表會》 》

演出|卡米地喜劇俱樂部主辦
時間|2023/12/01 20:00
地點|卡米地+(Comedy Plus;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480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