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居音外《琵琶行》
5月
16
2018
琵琶行(台灣京崑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4次瀏覽
楊敬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

是誰細語輕聲彈撥自己的歷經滄桑?是誰輾轉回首與自己的遺憾重逢?是閱盡繁華似錦到蕭瑟落寞的歌伎?亦或是從幽幽低聲映照出自身的淪落心聲的詩人?當代戲曲劇場《琵琶行》由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琵琶行》為素材,用現代思維概念,創造出詩中的琵琶女,一氣呵成地以實表虛地闡述生命段落中的思維與煎熬。

作品開始前整個舞臺壟罩在雲霧之中,隨著水墨的暈染、形變感到時間空間的快速流轉,二位主角在三度空間的舞臺中在高臺上時而主要焦點、時而副要背景,看似平靜的演述與聆聽,實則心中的百轉千迴,述說生命的波濤起伏;一束束蒼白的定點光,霎時又落在舞臺平面的「顏姝」、「妍姝」、「白居易」及「顏姝」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彷彿幻化成一座浸滿時間痕跡的塑像。遠方傳來的琵琶絮語迴旋在舞臺之上,配合音樂及燈光落點的變化,似乎想把觀眾拉去那一段又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之中。顏姝的崑曲一段,隨著圓場的疾行,雙手飛舞水袖,把一個被迫逼得家破人亡藝伎的絕望、茫然、欲哭無淚的精神狀態描繪的催人淚下。飾演顏姝的演員金孝萱本習武旦,擅於以身段描繪人物形象,多次運用水袖表演的橋段舞蹈性強烈也有獨到對劇中人物的情緒處理。

另外在窘迫避難這段,妍姝【二黃散板】盡是展現唱腔曲調的委婉大氣,音域寬廣;飾演妍姝的演員郭勝芳在梅派唱腔的基礎上有著自己的處理,端莊大方、自然流露,常用到裝飾音、顫音,唱腔中富有細膩的小腔,在演譯這段唱腔能夠自如的行腔和表演,為了貼近妍姝的年齡歲月及氣質性格,將聲音處理柔和婉轉、淋漓盡致。

臺上的暗色水墨浮雲轉為紅色,煙硝燃起、戰況膠著,軒弟奮戰下仍不敵眾兵背中一刀,原來欣慰的相聚只是南柯一夢,這時妍姝的【高撥子倒板】唱出天人永別的悲傷,這更貫串了妍姝與白居易的對話,兩人同樣歷經手足失散、陰陽相隔的苦楚,只能在夢境中追尋那永不能復返的遺憾、遇見那刻骨銘心的思念。

詩人與琵琶女的對話,開啟了以音樂為首,並導引劇情發展的變化,第一段琵琶曲富麗堂皇,表現顏姝藝冠群芳、風華正盛的璀燦時光、第二段琵琶曲冷清了許多,妍姝年華流逝、舊人失色、第三段琵琶曲更是淒涼,舞臺上只剩妍姝與代表妍姝的琵琶女。在妍姝要嫁作商人婦時第三段琵琶曲急收,顏姝與妍姝在幻夢似真的線簾中對話,搖曳的線簾似光陰荏苒,只能任由風吹飄凌,妍姝不斷告誡顏姝中白居易進入了妍姝彈奏的時空,三人的孤寂與惆悵溢於言表。

《琵琶行》以音樂為主的戲曲表演,更需要透過「聲音」的表達,以達到呼應視覺的豐富及細膩;在現代劇場演出,觀眾對於聽覺的欣賞不免提高需求,能否充分表達出戲曲演員的唱唸藝術,音響的細節調整實是關鍵,此次演出較為遺憾之處,音量調整偏向過小的狀態,在烘托演員豐富的聲音表現是略顯不足的。筆者期盼若能推敲演員和音響之間相互烘托的問題,將更能使戲曲表演的聲腔、甚而身段得到更好的情境展現。

《琵琶行》

演出|臺灣京崑劇團
時間|2018/04/20 19:0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稱的舞台設計讓人分心,一方面在脈絡之中相互呼應的角色對應表演的期待落空,進而分散了本該被聚焦的吟詩片段,二來高台在作為陪襯時的角色在空間中卻過於強烈,影響了在表演中的主從關係。(陳敬昕)
12月
05
2017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