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TT不和諧前導文章】評論的歷史性與在場性──是狼狽為奸?還是魚水交歡?
11月
18
2019
2019TT不和諧開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3次瀏覽

傅裕惠(2019TT不和諧開講 11/20講題二主談人)


一九九四至一九九六年間,《表演藝術雜誌》曾經刊登了好幾期座談和專欄評論,討論了台灣有沒有商業劇場、同性戀劇場、導演劇場,和有沒有「身體」等揮之不去的焦慮議題【1】;同時涵蓋了何一梵與鴻鴻、陳梅毛與鴻鴻、黎煥雄,以及陳梅毛與田啟元、李永豐等文字交鋒的文章。其後,編輯群則分別於一九九八年和二〇〇二年針對評論倫理原則和評論與媒體、創作者(業界)之間對話關係的報導。【2】而民生劇評除了在一九九六年底刊登的幾篇與業界駁火的評論,兩位重要主筆紀蔚然和周慧玲都曾分別就評論與創作生態提出犀利的回應或觀察。【3】運作七年左右的民生劇評停止之後八年,「表演藝術評論台」成立至今也有八年。創設之初,正好見證了建國百年大戲《夢想家》,數篇評論無意間觸發政治與藝術爭議的全面導火線【4】。二〇一四年二月,當劉育寧、白斐嵐、李時雍、葉根泉等人,針對七〇年代末現代主義文學經典白先勇作品改編、製作的《孽子》所一一發表的評論,凸顯了新世代的性別與文化觀點,更同一時間標誌了更為多元、全新世代的評論人出現。

「表演藝術評論台」在有別於一般評論與媒體關係的情形下,由國藝會補助創辦,成為扶持專案評論人和提供評論刊登的平台,反映著廿一世紀初年輕世代評論人思考當代的意義,觀察當代的趨勢,也呈現了他們對當代作品不同的認同。雖然身體的存在,相較於平面的文字,更具有當下性,然而文字更易於提供對話與詮釋的空間。藉由網路媒體的虛擬空間,也利於刊登不同的評論觀點,呈現更多的演出紀錄。換句話說,過去評論的「在場」,應當依照時間演進而呈現某種一貫或不一貫的脈絡,形成今天評論的「歷史性」,不是嗎?

「表演藝術評論台」或許能夠發揮最強的「在場性」,記錄當下當時的表演製作;但寄生於網路媒體而非新聞媒體的這種特殊生態,無法強迫讀者培養定期閱讀的習慣下,網路評論朝生暮死的特質,多少也限縮了評論台評論的影響力。因此,我們能寄望當代評論人抱持一貫的評論原則,以累積足夠的歷史脈絡,撰寫具有歷史性的評論觀察嗎?

二〇一九年七月出版的《台灣IATC年度論壇——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可貴之處在於篩選了具有批判性與影響力的評論性文章與報導。相較於過往可見的評論,一方面似乎表現了一種「叛逆」(我們可以更好),另一方面卻無法看到台灣(戲劇)評論累積的厚度,以及反映表演藝術(戲劇)產業界目前的實力。王安祈曾於二〇〇一年表演藝術年鑑,提出她對當時戲曲評論能「紀錄卻無脈絡」的觀察。從表演藝術雜誌、民生劇評與評論台呈現的評論表象看來,我也深刻感覺到評論定期地、或間隔某幾年不同世代之間,所反映多元而斷裂的歷史。歷史脈絡紛呈,各家各說各話,形成台灣現代劇場各種脈絡無法延續,或說無法繼承而推翻,甚至推陳出新。我必須強調,歷史性的脈絡不一定非要延續,然而每個多元的交集與聯集,卻造成對話與論述的困難。所以,以評論台刊登的評論為例,這一個網路媒體能夠造成多少影響力?

台灣生態的特殊狀況,每篇評論看來似乎都很「斷裂」,對話層面狹隘或說受到演出性質與受眾量的侷限,評論人難免會有以理論試圖拉開自己評論影響力的直覺,卻很難也少見援引台灣戲劇生態的各項發展。缺乏歷史性,深層的反省與沈澱不足,也缺乏與外界世界對話的管道、語彙與交集,難免我們會讀到許多依賴學術性理論的觀點和吊書袋的文字,少見評論人引用在地過去評論歷史的案例(可能連每個世代重視的演出美學觀點,都有很大的差異)。其實過去除了民生劇評,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與宗教性的媒體等,都曾刊登評論,尤其戲曲市場的活絡,還有戲迷族群熱中關切的小報評論如《申報》等。但是,民生報刊登評論所堅持的某些原則(例如刊登時間)和一貫性,讓得以建構民生劇評一定的歷史性,期間與業界駁火的插曲,更深切反映了產業的生態。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經營,炒熱了長期記錄演出的個人網站如于善祿老師、平瓊男和Jimmy Blanca等人的評論報導。網路媒體評論的「筆」練就了,是否等同形成獨立的評論品牌?表現了平面媒介沒有的影響力?評論台有評論刊登的平台功能,得以引薦年輕的評論人,也提供投稿評論的空間,卻因為部份近似「試水溫」的案例,容易遭到忽視。經由評審篩選出有志於評論寫作的專案者,類型多,每個人「筆」下的風格都有一定的主觀和代表性,究竟能否反映產業和市場的狀態?或者是否該(需要)反映目前產業和市場的狀態?沒有持續寫作的誘因,沒有穩定的供稿與市場關係,也毋怪乎評論人經常倦怠了。


註釋:

1、該刊第39期至50期。

2、分別是1998年第66期與2002年第118期。

3、紀蔚然的〈劇評難為〉刊登於1997年1月號《表演藝術雜誌》;周慧玲的〈論述與創作狼狽為奸〉刊登於1997年1月20日民生報19版。

4、2011年10月13日與18日刊登鴻鴻、林芳宜、林采韻與陳正熙的評論。感謝國藝會提供2011年至2019年9月底共計2698篇的評論列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