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teresque ”一詞,取自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的姓 Pinter而來 ,中文姑且稱為「品特風格」。這是評論家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劇作家哈洛.品特特別創造的形容詞,用以描述其作品中呈現的特殊氛圍與寫作風格。所謂品特風格,概略的說,其作品中經常發生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情節極微看似毫無推展,卻利用言語的堆砌,形成各種關係遊戲。
語言,在品特的劇本裡向來最令人玩味。台詞極微的幾乎無可探究,更處處充滿沈默,以及停頓。要沉默多久?要停頓多長?節奏幾乎完全掌握在導演詮釋手上。有聲的語言,和無聲的語言,也成了形塑品特風格的重要元素。而品特作品的戲劇張力,就在這有聲無聲,沉默和停頓之間越演越烈。角色間無形的恐懼與壓力也隨之蔓延。甚或,其經常戲謔中產階級的玩性也涵蓋其中。
「新人新視野安可曲」唯一的戲劇節目《山地話》,此劇本是品特於1985造訪土耳其,目睹庫德語族語被官方打壓而產生的靈感之作。在題材的選擇上,導演陳仕瑛聰明的在對的時間點,選擇了對的劇本;身為新銳的年輕劇場導演,她敏銳且大膽地將生活所感所及,投注到其所關注的議題上。在劇情的推展與鋪陳下,觀眾幾乎可以大膽的假設導演的創作意圖,和台灣社會被打壓的種種事件緊密串連。舞台上的角色們被迫無法說自己的語言,而舞台下,就算一般公民說著官方規定的語言,卻似乎也無法溝通。
《山地話》在安可曲中的舞台有別於台北場,它由打破觀演習慣的舞台敘事,又回到了傳統的鏡框式舞台。舞台設計基調冷冽,全整幾乎只用裝置藝術的方式陳設。最顯眼的莫過於舞台正中央的那座奇異燈具,其閃爍的顏色和方式,隨著劇情而產生不同的效果與變化。舞台設計利用美術展覽時常見的紅色圍欄,區隔出三個主要區塊。由於此劇場的景深較淺,精簡的設計、調性與顏色的精準無誤,反而力道切入的剛剛好。觀眾坐在觀眾席觀看一場暴力場景的發生,壁壘分明。明顯看出導演企圖製造觀眾冷眼看待,與袖手旁觀的情緒。然而,這一切並不如預期的那樣順暢傳遞。
整齣戲除了文本外,在段落間時而出現大量的舞蹈和動作。這些舞蹈和動作,指涉性曖昧不清,和角色及情節之間的關係實在無跡可尋;言語之外的過度詮釋,使得觀眾很容易瞬間出戲。品特獨有的語言與非語言在這種選擇的詮釋下疏離,且背道而馳,需要正中紅心的意念傳達更因此而語焉不詳。導演透過這樣的方式,過渡文本中所未提及的空白;同時,過渡自己的創作理念。然而,林林總總,這些過度詮釋,甚至阻礙觀眾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與想像,就連原有存在的暴力似也蕩然無存。
《山地話》
演出|陳仕瑛
時間|2013/11/30 14:3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