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柔懷舊裡的無法述說《百年樂園》
4月
01
2020
百年樂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索拉舞蹈空間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2次瀏覽

徐瑋瑩(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舞蹈與歷史不是一對好伴侶?這是我觀舞多年來一直有的疑問與感觸。

舞蹈關注的是當下性、肉身性、即時性與經驗性。一場舞蹈演出是舞者現下臨在的生命能量,與觀者臨場的生命狀態之交流;而歷史則是關於過去,去爬梳與挖掘過往事件,探查造成事件之重層與多面向的因果關係。那麼,關注肉身體驗而非理性思辨的舞蹈,如何在不外加語言的敘事與辯證中展演歷史?這實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編創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或許在於,舞蹈人想要以怎樣的觀點去回望歷史、探索歷史,或者想要如何定位歷史,抑或是希冀歷史能在此時發揮怎樣的力量。

晚近舞蹈人(團)的作品處理歷史議題的不多,台南的雞屎藤舞蹈劇場是例外──這與此團的藝術總監許春香擅長民族舞,女兒陳慧勻有戲劇與台灣文學相關背景有關。舞蹈人(團)對歷史素材不感興趣,或許與上述的舞蹈本質有關,或許與解嚴之後台灣舞蹈史的發展強調作品推向國際舞台的美學經濟有關,也或許與台灣的舞蹈科班教育培養舞者的目標有關。總之,舞蹈人面對歷史故事或史(遺)蹟時,要如何展演並讓觀者感受其中的深刻性與複雜性,一直是個待解的難題。

今年高雄春天藝術節「舞筵自然」的首支環境舞蹈作品,由新生代編舞者劉依昀的《百年樂園》登場。地點選在高雄鳳山溪旁的眷村「黃埔新村」中,一戶破敗荒涼的屋子為展演場地。若非這場演出作為邀約,我或許很難有機會來到緊鄰陸軍官校的黃埔新村。雖然離黃埔新村不遠的大東文化中心與國定二級古蹟鳳山龍山寺是我常去之處,但卻不曾在意與這些地方幾步距離的黃埔新村。

路過黃埔新村的人一定不會錯過此地,因為整條巷道旗海飛揚,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雙十國慶。這個眷村有著層層疊疊的歷史,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整排日式老房屋卻飛揚著中華民國國旗。日殖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此興建軍官宿舍,也見證了台灣作為日本南進基地的歷史。1946年底,孫立人將軍在高雄鳳山練兵,此眷村名為誠正新村,是台灣第一個眷村;1950年更名為黃埔新村,也是蔣家鞏固軍事大權,而孫立人開始遭軟禁的前奏。孫立人在二戰與國共內戰期間驍勇善戰取得多次關鍵性戰役的勝利,不但被英軍美軍稱為「東方隆美爾」,【1】中共林彪部隊也流傳「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新一軍即是孫立人帶領的部隊。

其實,孫立人也與台灣舞蹈史有間接的關係。1949年,孫立人於中國大陸各地招募女青年三百餘人分批來台,成立「女青年訓練大隊」,她們的軍隊服務其中之一項即是民族舞蹈表演,與教士兵們「山地舞」同舞共樂。1950、1960年代官方推行的大眾化民族舞蹈構想,即是來自軍中的舞蹈娛樂活動。這是台灣舞蹈史發展重要的一頁。

《百年樂園》選在黃埔新村這個與軍事、戰爭、政權替換重層交織的空間中展演,確實起到以舞蹈中介歷史的作用。這個中介在於觀者為了特定環境表演,必須親身來到此地,環繞在日式房舍與各式的國軍標誌之中(連入口處的里長名字「王懷忠」都與國家相關),自然會想知道更多關於此地的故事與人物。有趣的是,與戰爭、軍隊、政權相關的空間,一般說來大抵有著斑斑血淚史,然而這次在此上演的題名卻是《百年樂園》。誠然,在高雄市政府以住代護,許多藝術家進駐的情況下,過去嚴肅的地景在藝術家的創意打造下轉而溫暖與可愛。傍晚夕陽的金光穿透老舊破損的日式房舍,就連斷簷殘壁也都可愛極致。混著殘破氣息的寧靜讓往事塵封,為舞者的演出提供一處舞台。

百年樂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索拉舞蹈空間提供/攝影劉人豪)

三十分鐘的作品充滿懷舊之情,以身體的敘事與情緒展演屋子主人們的嬉戲、愛戀、恐懼、焦躁。殘破的日式屋內承受不住舞動身體的力道,舞者無法置身於屋中,只能在門庭、圍牆、窗台、庭院起舞。由於當日觀者甚多,在人群中有些畫面難以窺見。大致上,負面的情緒交錯著遠望的眼神,在狹小的空間中激動的舞著,或者在亂草中找尋失落的往事。甜蜜的愛戀與歡樂嬉戲反倒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當大提琴在後院揚起優雅的音樂時,頓時有置身於上流社會午茶饗宴之愜意。這也許是年輕世代對於軍官宿舍與往日舊事的想像與詮釋,也平行於現下古蹟重修作為餐廳或藝術場館的經營取向。

然而,溫暖的懷舊卻讓塵封已久的故事得不到敘說,我們對歷史也無法認識、更不可能反思。舞作的輕柔,甚至連恐懼焦慮的部分對照歷史事件、傳記軼事都顯得輕柔,讓觀者在音樂與落日餘暉中進入優美與舒暢,忘了戰爭的殘酷與恐怖。也可能忘了形塑我們信念、價值與生活型態的歷史。

是否,舞蹈難以處理並展演歷史?舞蹈人如何看待古蹟或遺跡?只是物質性的展演場地,或具人文歷史深度的場域?舞蹈展演為何(與如何)將年輕美麗的舞者身體放置於殘敗的古屋中?如此設計所要再現或揭露的是甚麼?這些創作上的問題或許可以一路問下去。發問的角度部分決定了最終的答案,但是只有不斷的發問我們才能一步步前進。對歷史,對創作,對評論都是如此。

註釋

1、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是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綽號「沙漠之狐」。在北非戰場多次以寡擊眾獲得戰事勝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