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回收《垃圾時間》線上博物館
7月
20
2021
垃圾時間(進港浪製作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3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私人垃圾不具一定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內容。搞笑藝人滝沢秀一(Shuichi TAKIZAWA)在擔任清潔隊員後,驚覺「垃圾真的是充斥著個資」,並隨即購置碎紙機,以便徹底銷毀回收物上的個人情報。【1】同樣地,「進港浪製作」的年輕創作者們,在疫情期間的環境清理中,也發現「垃圾本身是一件很個人隱私的事情」,尤其是留存於電腦硬碟裡的無用檔案。然而,他們隨之而來的想法,並不是將其永遠清除,而是試圖對這些垃圾檔案,進行一場微觀層次的、搗亂性格的回收式創作。

倘若電腦裡待刪除的垃圾檔案,代表一種回憶的證物、思路的線索,這些痕跡般的存在,於《垃圾時間》線上博物館裡,被刻意處理,再將詮釋空間交予觀眾,從中解讀其人與其生活。策展的手法,結合個人私密性與公開發表,並借用一種近似於Sophie Calle的筆調,模糊虛構與真實的界線,透過規則的訂立與操作,編輯成圖文配樂的形式,揭示實境切片、自傳性內容。製作方邀請創作者將自己打算清掉的電腦檔案(含圖檔、音檔、文字檔三種各數則)上傳,再如同「交換禮物」般,將這些檔案「垃圾包」交給另一位創作者進行選材(三種檔案形式各擇一)組合後,佈展於線上。

垃圾時間(進港浪製作提供)

一同展出的三十件作品,流露出類似於畢業祭或同學會的同溫共鳴,同時,卻又夾雜著奇特荒謬的敘事性,始終存在著想像與揣測的距離。創作者揀選、組織其他藝術家的「垃圾包」而產出的作品,讓原本某個行動或思路的斷片、私人的回憶,如被施予魔法般,就此共同翻轉出不同的意義,有如一種現成物(ready made)的發明,淡化事物本來的功能,為觀看與聯想灌注新的可能性。原有的蛛絲馬跡,皆能指向另一條路徑。

作品旁的告示,僅以檔案提供者(亦即「垃圾包」主人)之名為題,讓選材者不具名,彷彿藉此將每件展品視為一種人物側寫的假定、一項真實人物的不完全印記。〈小菲〉似乎曾在歌曲的激勵裡交付愛的願望;〈Baboo〉或許早已走出失落異鄉的憂傷;〈陳煜典〉好像過度思考恐龍與青春,一臉疲憊樣;〈許雲喬〉也許就如同你我,幻想過將生活品質的願望,寄託於彩卷一張。《垃圾時間》提供一連串聯想,將正解永遠解放。

二十世紀初,超現實主義者流行一種集合創作,「精緻屍體」(Exquisite Corpse)。藝術家們在不得知前者所繪或所寫的內容全貌下,輪流接續地在同一張紙上作畫或寫詩,以至於完稿往往因其過程的隨機、思維一致性的跳脫,出現充滿想像、超越邏輯之作。如果說「精緻屍體」運用理性的策略,製造意料之外的結果,逼顯出潛意識的意象;《垃圾時間》操作一種錯落的技巧,重現真實生命的片段過往面貌,催生新意義或多重詮釋的賦予,一如完成一場回收再造。

此外,虛擬博物館中的參觀路線,傾向於環繞,就像資源回收的軌道。整體空間賴以架構的Gather. Town平台本身,針對參觀者的替身(avatar)設定,以及介面美術風格提供的電玩趣味性(如刻意陳設的可愛圖樣、收藏於特定位置或角落的資料與文字、共同視訊留下的合影、踏進密徑的訣竅等),為這場線上遊歷,鋪設點綴以遊戲化的視覺情境。經由介面互動的二十分鐘線上導覽,適度輕巧。門票收入捐贈給公益團隊《人生百味》之「友善回收計畫」的實踐與宣告,亦讓這場資源回收的貫徹,擴展至具體生活與社會的面向。

註釋

1、瀧澤秀一著,李喬智譯:《那些垃圾教我的事:55篇你丟我撿的人生風景》(台北:三采,2021年)。

《垃圾時間》

演出|進港浪製作及參與藝術家
時間|2021/07/02 19:00
地點|線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