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聲響與工藝影像《共振計畫:木魚》
12月
21
2021
共振計畫:木魚(一公聲藝術提供 / 攝影林瑩茹)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9次瀏覽

謝鎮逸(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由「一公聲藝術」核心成員賴奇霞、洪于雯發想,與作曲家林煒傑、視覺藝術家林冠名合作,並夥同另三名演奏者(張育瑛、蔡方昀、鍾繼儀),在苗栗縣通霄鎮的「禾豐木魚工廠」空間中,以工藝為基礎結合打擊樂、錄像和電子聲響元素,打造出極盡沉浸包覆感的跨領域實驗。

團隊有感在國外學習打擊樂演奏時,較難見到一體成型的打擊樂器。在長期尋覓屬於台灣在地特有的共振方式,一次偶然下發現原來木魚這一道「潛力股」大有可為。如何與樂器產生多維度的對話變得至關重要;於是團隊與禾豐木魚工廠的張老闆,前後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溝通到合作,方得促成是次演出。【1】

木魚是樂器、法器、藝術品的三位一體——而作為共鳴音箱的木魚,現場演奏動用了多達56顆、20種不同尺寸的木魚;其中最大型的達35寸,能夠打出撼人的重低音。林煒傑長期觀察張老闆的工作狀態,從中取得靈感素材,最終寫出《木頌魚韻》這支曲子,在這群打擊樂手的「加持下」創造出層次豐富的音高,【2】同時搭配林冠名的錄像作同步放映。第二首曲子《木木尋聲》,則由賴奇霞、洪于雯共同創作,利用振動喇叭以每一顆木魚自帶的音高來為其賦予最適切的音頻。如果說《木頌魚韻》是逃離木魚的既有敲奏方式、開發嶄新的發聲可能性,那麼《木木尋聲》可謂是藉由振動,讓蘊藏在木魚器身內的音頻予於誇飾化、凸顯出自然原料及其物理形態的隱晦基底。

團隊一直在茲念茲音樂、聲響、錄像與工藝性之間的關係——假設如此,我更好奇的是除了在專業樂理知識的理解以外,聲音和影像如何在「工藝」的框架內,走出外於制式所認知的「工藝書寫」?聲音和影像又如何與「工藝」這個命題產生「共振」?


聲響的技藝:台灣工藝的另類書寫

單純從中文的語境內,「工藝」與「藝術」看似容易做出分辨的知識門類,但其實兩者同樣具備同一套技術系統。但長期以來華人世界的重商輕文,普遍認為工藝在相較下更能夠大量生產出產品,並以實用功能、經濟利益與消費導向為主要產值。如此一來,工藝品的可塑性、以及人們對其的認知彈性也就遠比藝術品來得容易被漠視。

共振計畫:木魚(一公聲藝術提供 / 攝影林育全)

「傳統工藝」其實也非常容易被議題框架給綁定;要嘛是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不然則是地方文史敘事的抒情性。回到木魚作為「樂器、法器、藝術品」這般說法,乍聽之下就變得有點可疑——因為三者皆都是人為操作下的音樂性工具、宗教性禮器、美學性雕塑——意即一種「意志傳達的工具」。但從本演出的成果看來,似乎有著能夠翻轉上述「人為操作之器」之潛力;換言之,在演出中的這個「三位一體」即將在敲擊樂手們的烘托下,讓其發出「屬於本體的聲音」。

在台灣工藝史上,國內從戰後的1950年代才開始產出較為系統性的工藝書寫,其中已不乏具有廣泛田野成果與研究性質的文獻和資料整理。然而,隨著「傳統工藝」過渡到「文化資產」的更名換姓,加上其本質因著世代傳承的原則,和面對產業凋零的技藝固守與保存,我們在對傳統工藝的認識論上也難以再度開啟新鮮的指涉、指認方式。尤其,木魚的生產需經繁複的二十二道手工工序,以及渡過木材自然陰乾的漫長靜置時間,最後到反复推敲與確認的調音程序,【3】都讓木魚比起其他用作家具的木製工藝而言,時間成本相對非常厚重。木魚製作更多時候,是機緣與等待。

禾豐木魚工廠現任掌門人張老闆說木魚在調音時需要「因材施教」,讓每顆木魚都能「適性發展」;因為「每顆木魚材質不同、音箱構造與乾燥時間不一,必須針對它們當下的條件、特質,調出最適合的聲音」。【4】這麼一說,當《木木尋聲》採用振動喇叭為每一顆音高相異的木魚賦予最適切的音頻,即是透過返回與木魚調音幾乎同理的技藝,讓木魚預設功能在確立以後,再給予其嶄新的生命。

共振計畫:木魚(一公聲藝術提供 / 攝影林瑩茹)

紀錄性影像:台灣工藝生產影像的另類書寫

林冠名的雙頻道錄像,分別投影在表演者後方懸吊的各兩道白幕上,在樂曲行進的過程當中,默默在後鋪陳著木魚的前世影像。

雖說木魚演奏始終是本演出的主體,錄像的加入難免會不經意地「退後」,或是以不喧賓奪主、不干擾主體的默契下,在次要位置進行互動。但仔細一看,其實錄像所交出的品質並未太過於安守於「陪跑」的角色;反倒在堅守攝製木魚生產過程的影像線性放送當中,與現場樂曲的共時發生,讓木魚從生產機制到功能用途的體現,前世今生都在同一個演出場域中發生、一體循環。

台灣的傳統工藝影像史一般上都是傳統形式紀錄片,且多數都由官方或地方政府委託製作。傳統工藝紀錄片發展概分三個時期:政治解嚴前用以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正統;爾後在台灣退出聯合國後,公共電視體系為了因應認識台灣本土而以鄉土教材所攝。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文化遺產議題,台灣開始離開「民俗」敘事,轉而採用「文化資產」之名對其進行紀錄。【5】至少,本演出在宣傳文案上並無刻意強調或推張傳統工藝的危機,也就保護了演出的整體構成免於掉入道統、鄉愁、文資價值的單向陷阱中,反倒展開了技藝本質的音像敘事。

再說,在台灣視覺藝術界的錄像作品中,就算以工藝生產作為拍攝對象,但仍然多以工藝生產作為歷史、社會、政治的幽靈、化身與附屬來詮釋或加以借代。但在林冠名高度造型性的鏡頭下,卻安靜地旁觀木魚從原木到敲鑿、打磨拋光到調音,甚至團隊在演出前的試驗與排練——亦為台灣傳統工藝影像提供了獨到的切入視角,是為另類的工藝影像書寫。


工藝的感性輸出機制

雖然相信團隊仍有企圖藉由木魚工藝及其聲響、影像轉化作為人文脈絡的輸出機制,但單純以演出現場看來,反倒因為沒有強化厚重文史紋理,而專注於木魚工藝的感性輸出,使得整場表演得以有著極為輕盈、活絡的穿透性,單純來為木魚的前世今生做出工藝品在物理造型上的聲響化、影像化。

把演出場域帶回工藝的生產現場,即是要觀眾正視工藝的新生正是從原生處所生長出來。開發新的工藝敘事並非是對傳統言說方式的棄置或叛離,而是在尊重傳統並奠基於傳統的智慧結晶之上,拓展傳統工藝的可能性、可行性、可發展性、可再生性。


註釋

1、有關計畫緣起與過程簡述,為演後向計畫主持人之一賴奇霞以及作曲家林煒傑詢問下所得。

2、演出當中有關音高知識的理解,感謝一同共乘接駁計程車、萍水相逢的兩位朋友——國樂演奏組合「三個人」成員郭靖沐、潘宜彤的說明。

3、曹麗蕙:〈影音/哆!哆!哆! 三代木魚之家經典傳世〉,《人間福報》。

4、同上。

5、曾思龍:《工藝的影像,影像的工藝——傳統工藝紀錄片的思考與實踐》,台北: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頁3。

《共振計畫:木魚》

演出|一公聲藝術
時間|2021/12/04 14:00
地點|苗栗通霄禾豐木魚工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