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熟年戲中戲《我愛茱麗葉》觀劇反思
11月
14
2012
我愛茱麗葉(魅登峰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5次瀏覽
楊美英

再次走進日治時期建造的「台南公館」,欣賞創立近廿年的魅登峰劇團的演出。神態熟稔的年長表演者、新編的戲劇情節,在古蹟公會堂有如聚會講堂的舞台上順暢進行著,坐在舞台下的我卻有如看見來自時光廊道放送的歷史訊息,過往與現今的影像重疊,相映成趣。

因為,魅登峰劇團的起點,乃是曾經是全台灣各縣市政府唯一獨立運作的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於1992成立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劇團,強調銀髮族的生命歷練使得魅力登峰造極,且安排一系列表演訓練與演出計畫,包括卓明、彭雅玲、田啟元、孫麗翠、吳幸秋等人均屬師資名單或合作導演。

進入古蹟表演,對於魅登峰已非新事:1994年,已逝的台灣小劇場鬼才導演田啟元將這群可愛的長者第一次帶進古蹟安平古堡,推出又演又煮的《似水年華》,翌年則選定公會堂,加入了在地年輕劇場演員、南管南聲社蔡小月等人,重新演繹了希臘悲劇《甜蜜家庭》(奧瑞斯提亞),風格強烈、氣勢磅薄。

這次新戲《我愛茱麗葉》的導演,即是1997年魅登峰在孔廟紅磚廣場演出《鳳凰于飛》的孫麗翠。

全劇情節以一處茱麗葉咖啡館為定點,大致敘述寡婦韓露露是咖啡館老闆,身邊姊妹淘以他為人生避風港,某日來了一位台北建商,看中咖啡館本身的舊建築,提議拆掉蓋成大樓,讓露露頗為心動,但在男友的勸阻下改變心意……

有意思的是,此劇文宣重點強調關懷弱勢婦女、宏揚地方文化重視在地古蹟為主題。確實,印象中從2000年魅登峰劇團失去台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扶植而獨立之後,這可能是首次在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的劇情之中融入了對文史素材的人文關注;或許也呼應了廿年前創立被賦予的期望:由台南人演出台南的故事,將台南市早期生活歷史串聯,透過戲劇方式呈現。在濃郁的生活情感中,不僅要勾起老年人懷舊之情,亦引領年輕人分享年長者的生命經驗。

然而,除了劇本內容涉及近來台南非常夯的熱門話題──老屋保存與再生、劇中角色有遇人不淑或寡婦之設定以外,相應於上述的文宣方向只能算是蜻蜓點水之關聯;其戲劇結構則是使用了和今年五月公演戲碼《秀秀出嫁的那一天》一樣的「戲中戲」手法──露露的姊妹淘剛好是魅登峰團員,於演出結束後的慶功宴再次回到咖啡館,也正巧老屋拆建的危機緩解,然後,多位現實身分即是魅登峰資深團員們登台現身,展開了一段廿年來台南城市藝文發展相關的談話,穿插了若干人名街名……

當下,對於長期認識該劇團、且居住台南的筆者,實在不禁感動;看到高齡九旬的創團團員路琦爺爺老當益壯、徐秀、麗純阿姨的風采依舊、葉登源的台風蛻變穩健等等,話起當年舊事如數家珍,令人感懷,更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畫面了。不過,回到劇本本身,問題不小:前半場的情節發展缺乏合理的鋪排與明晰的角色動機,各個角色顯得表象化、單一化,角色關係的互動與變化常常顯得唐突尷尬;後半場自成一格,有如坊間媒體談話性節目,閒適鬆散,以歡樂歌舞收場,不了了之;也因此,觀戲過程許多時候不禁想像此劇發展排演歷程,是否導演的努力與限制常常彼此拉扯、內耗而無力?!

全劇觀來,舞台上燈亮後的第一場,也就是「戲中戲」的部分──飾演劇團演員的麗容、玉治兩人正在排練將要公演的對手戲,劍拔弩張的元配與情婦,舌劍唇槍、衝突激烈,角色情緒飽滿、節奏轉折明快、走位動線活潑,可能是全場看來最具戲劇張力、演員與角色關係較為分明的段落了;再者,飾演台北建商的吳煥文,戲分雖不多,但一亮相便是風度翩翩,對於咖啡館老闆娘的傾慕之情、或經商有成的熟年男性風情,透過眼神、肢體語彙等顯露其內在經營有道。

最後,以該劇的英文劇名 「Lulu’s Love」為例,回首劇中一路洋洋灑灑穿插的人際感情、台南文史,拋出了許多的線索,可惜未能經緯有序的編織出美麗的紋理,徒然留下一種遺憾的心情:這是一種何等自我定位不明、搖擺不定的「愛」呀!?

面對這群熱愛表演、堅持多年的長者們,在豐富人生經歷所淬煉出渾然天成的自然自在表演能力之外,究竟適合以何種的劇場編導專業協助在劇場藝術再上一層樓,或是根本應該換另一種欣賞生命風景的眼光來看待?!

如是的自我反思,也是作為評論者的我的每次斟酌思慮所在了。

《我愛茱麗葉》

演出|魅登峰劇團
時間|2012/11/04 14:30
地點|台南市公會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