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靈魂的古調新聲《念念古調》
3月
23
2016
念念古調(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7次瀏覽
徐承郁 (社會人士)

一道爆發力的深邃歌聲自耳邊響起,丹耐夫正若站在觀眾席唱著【Uhalja iyoin 報身分】,一邊與舞臺上的歌者相互答和,一邊緩緩步向舞臺,藉由這首傳統排灣族古謠,既是開場自我介紹,更是用音樂為這場原住民古調新生命的音樂饗宴標註自我定位。

採自排灣族Ravar群的【Ljiyulji 淚語】,悠揚的吟唱伴隨幽靜蕭聲,蟲兒在暗處低語,在靜謐的夜空下,獨自舔拭悲傷。【Laisu 來書】是來自深山的呼喊,悠揚歌聲隨著嵐氣在疊翠山林繚繞升上天際。【Iyuljaljayi 叮嚀】是祖靈的諄諄教誨,剛毅的聲音由淒柔的胡琴弦音相互牽引,最特別的是與澳洲原住民別具特色的長管(Didgeridoo)伴奏,低沉而充滿節奏感的笛音,創造出異世界未知的魔幻氛圍。【Curisi 勇士頌】中的嗩吶與吟唱同樣極具穿透力,雖是來自不同文化,兩者的結合創造驚艷的效果,加之隆隆鼓聲,頗有威風凜凜,橫掃千軍的氣勢。【Maciluna 指路】則是帶有布農族風味的曲子,眾人的合唱令人聯想起驚艷世界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同樣對宇宙天地與神靈萬物的感謝與讚嘆,這首歌透過描寫傳遞訊息及指引的過程,蘊含了世代傳承與生生不息的期許。

上半場的音樂演出,除了人聲樂器,還可以聽見蟲鳴鳥奏、風吹水流的大自然聲音,也有柴堆燃燒的霹啪聲響與獵槍鳴聲。大自然與原住民音樂關密不可分,但將音樂置入都市之中,總缺了自然發聲的位置。這次演出特別還原自然音素,予人身至山境與自然合聲共鳴的感受。

相較於上半場以傳統古調為主,下半場則將觀眾從前人古雅正調引領至更活潑的跨界創新,讓我們一瞧傳統元素如何大鳴大放。【Asang 祖靈之鄉】據丹耐夫正若的介紹,乃是應佛光山所邀而創作的曲子,歌曲所欲闡釋「心即是天堂」的哲理與布農族祖靈的意境相呼應,由作曲者烏瑪芙巴剌拉芾優美細膩的歌聲演繹婉轉輕快的音符,祖靈原鄉便是那自在真切的善良與快樂之心。【A-yi-awu 惜】是佛光山音樂比賽的得獎曲,「惜」即是「無論是談笑風生或是說古論今,珍惜每一刻當下,即是永恆」,丹耐夫正若因有感而以排灣族傳統歌謠的概念創作此曲。

【Aleluya 頌讚主】採集自屏東部落,展現了基督教與原住民文化交融產生的結晶,歡快的歌聲伴上竹琴打擊,傳達了信仰所帶來的快樂力量。【Pinivarung 念念】是排灣族的情歌,由丹耐夫正若演奏鼻笛,鼻笛在排灣族文化裏占據特殊位置,傳說中的守護神百步蛇在蛻變成老鷹飛向天際時,所發出的聲音,正是鼻笛的聲音,而由鼻而非可能說謊的口來吹奏,呼出的是人類最誠摯的氣息。乍聽鼻笛的聲音和洞簫有同樣幽靜的韻味,但少了洞簫的清疏,更多些婉轉溫柔,此曲細膩悠婉,娓娓唱出對心上人的念念深情。敘述年輕人北上打拚的【Mainu Sun 那裏去。你】,輕快的歌曲讓人備感熟悉,原來曾出現在電影《海角七號》之中,只是不同於電影的搖滾味,這會兒充滿爵士風情,卻仍叫人印象深刻。【Ziyaziyani 大家來跳舞】也是首生動的音樂,略帶拉美的節奏,歡快地邀請眾人共舞。【Iluwan 別忘了】作為最後一首歌曲,或許想告訴我們,別忘了祖先的智慧,別忘了珍貴的傳統,也別忘了此時此刻難得相聚的美好緣分。

《念念古調》是場特別的音樂會,不但是因為每一首如詩般帶有生命體悟的動人樂曲,讓觀眾親身感受原住民音樂直指人心的獨特魅力,更展現了原住民文化穿越時空的包容性及可能性。古曲也好新調也好,也無論是與東方鄰居漢族、蒙古攜手,或是跨越至南半球的澳洲原住民或西方歐美等,異文化合鳴共奏,為我們開闢出嶄新且繽紛的文化視野。這宛若各條承載先民文化智慧悠遠奔流的長河,只要我們能抱持寬闊謙和的心胸彼此珍惜欣賞、努力探索掘發,最終莫不匯聚成蘊含無價豐富寶藏的人文海洋嗎?

《念念古調》

演出|Ayi-yanga艾秧古調樂集
時間|2016/03/18 19: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