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著,就好《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
8月
10
2023
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59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先前《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從2021在四四南村到2022演進臺中國家歌劇院展露佳績,活性界面製作帶著百老匯授權劇《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以下稱《N2N》)再次唱進臺國家中歌劇院,甚至在第二週最後三場緊急加開席次,除了品牌經營與行銷策略之外,足見台灣音樂劇在觀眾的培養這一塊已然有成。

《N2N》講述在美國重度躁鬱症患者Diana 一家四口的故事。《N2N》中文譯做近乎正常,什麼是正常?怎麼樣叫做不正常?做為人類,人性如此相似;做為個體,每個人的慾望和需求所折射出的行為卻又截然不同,作品所觸及的議題映照當代社會的現況,藥物濫用、心理健康、失親之慟這些難以啟齒的疼痛都會讓自然呼吸變得辛苦,不正常的生活反而成為一種常態。

以親情為起點,貌似平凡的小家庭,因為事件(兒子死亡)產生衝突(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引發的家庭問題),經歷一連串的波折,最後有個美好的結局,典型的故事套路。簡單安全的敘事結構中,聲音的細節顯得更為重要,鐘琪飾演的Natalie 前半段聲音中帶有因為不被理解、憤怒的疏離感,到了後段與母親和解後聲音的線條多了點撒嬌的溫柔,細節的處理貼合著角色的變化。作為音樂劇,此作有極大量的演唱,歌曲扣合劇情緊密流動,歌曲進入的時間點自然流暢,傳遞隱藏在語言背後飽滿複雜的情感,氣音、母音的發音精準漂亮,咬字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演員的聲音在空氣中你來我往,有揪心有控訴,放大情緒的渲染力,強化觀眾的共鳴。

身體上的疼痛可以透過吃藥手術,進行預防、抑制或者修復的處理,無形的疼痛會讓患者產生精神上的情緒閉環,最後變成刺青烙印在靈魂裡。Gabe (Ellis Gage 飾)如鬼魅般的走位,忽隱忽現地穿梭在樓梯、窗口,其中一場兒子在二樓俯視正下方病房中討論是否要進行電擊療法(ECT)的眾人,隱喻他操控母親的正常與瘋狂,這一幕的設計令人不寒而慄。


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令人玩味的是劇中角色們的名字也藏著巧思,由賈培德飾演的醫生Dr.Fine 與 Madden,Fine 可以解釋為很好、沒事,或是──正常;mad 和 madden ,都有瘋狂的意思,醫生Madden 這個角色一出場就展現了搖滾巨星般的瘋狂,拋給觀眾一個有趣的疑惑:具有判斷標準的人正不正常?!故事主角一家人的姓氏 Goodman 情況卻一點都不好,Goodman藏著對角色境遇的諷刺。歌曲《超能力男孩與隱形女孩》(Superboy and the Invisible Girl),一個是無實體的幻覺,一個是長期備受忽略的真人,這裡詮釋了兩種「看不見」的意義。

電影《在一次勇敢跳躍》裡有句台詞:「其實,好好活著是特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境與悲喜,對他人來說再平凡的小事,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從來不曾擁有,你和我和他都是在希望與痛苦中擺盪,長期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Diana(張雅涵飾)也曾經是個明亮璀璨的女孩,直到在女兒Natalie(鐘琪飾)身上看見挫敗、自慚的自己,意識到疼痛根源是自己無法面對兒子的逝去,接受殘缺的事實,才能放過自己,與自己、與家人和解,直面自己的脆弱反而成為她重整自己的能量。如同歌詞所言:「痛苦是真實的,那就是擁抱感受的代價。」好好活著並不容易。

《2023夏日放/FUN時光—百老匯搖滾音樂劇《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 NEXT TO NORMAL— Broadway Rock Musical》

演出|活性界面製作、臺中國家歌劇院
時間|2023/07/30 (日)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