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侯方域的選擇《亂紅》
5月
31
2012
亂紅(陳又維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7次瀏覽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2/5/2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文 林立雄

《亂紅》一劇改編自清代孔尚任的經典傳奇《桃花扇》,利用侯方域與李香君兩人糾結的愛情,書寫改朝易代的歷史悲劇。二分之一Q劇場,挑選了《桃花扇》作為改編的底本,重探侯方域在當時,面對愛情及面對政治的心境。

兩個侯方域。在《亂紅》的編劇中,利用了身服明朝服飾的侯方域與清朝服裝打扮的侯方域,清朝的侯方域在劇中則是整個故事的說書人。而這齣劇有別於以往的崑劇,在整齣劇中,加入了地方的傳統劇種歌仔戲,而歌仔戲就作為清朝的侯方域所吟唱的戲種,唱腔的運用除了表現另一種聲音外,也讓在場觀劇的觀眾們,能夠有更加親近的感覺。

劇中,利用兩個不同的侯方域的觀點來看待自己對於愛情以及政治對自己的影響。明朝侯方域,演出清朝侯方域所說出的故事;清朝侯方域則利用歌仔,娓娓道來一段在明朝時,自己在政壇上的處境,以及愛情、和李香君的分離。一個不同的聲音在侯方域的心中出現,清朝的侯方域用客觀的角度開始述說一段自己的過往,從與香君相遇,到遭朝中閹黨阮大鋮等的政治迫害,因而和香君分離。最後,香君因為遭逼婚而碰壞了花容,將血濺灑在她與侯方域的定情詩扇上,將扇交與蘇崑生,望能給予侯方域,能見他一面。侯方域雖趕回了香君所居之媚香樓,但早已不見香君人影,而侯方域在此時被拘捕,最後甚至被迫前往科考,此時他卻無從選擇,就算考不中也要你中的現實處境,只能當個清朝的官,當個二臣,最後阮大鋮的鬼魂在侯方域的背後調笑,事實逼迫他,他不過也只能如此選擇,而明朝的侯方域雖不滿,但也無法有任何的作為。

從侯方域與阮大鋮兩個人的心理看來,散發著身不由己之感。阮大鋮雖為閹黨,但事實上他是個才子,著有《燕子箋》等戲,在戲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但終究因為他身為閹黨,而使他的名遭污毀,甚至連他所寫的戲劇,也無人要演出。這種悲傷,除了從兩個侯方域來看,阮大鋮的遭遇也帶給我們無限的悵惘。

終於,明朝與清朝的侯方域在最後看見了香君,而明朝的侯方域選擇了不見,但身為說書人的清朝侯方域,卻因為想見香君一面,和明朝侯方域大打出手,在此鏡中人與現實的自己,形成了一段纏鬥和糾葛,最後,明朝的侯方域制伏了清朝的侯方域,強化了想見卻不能再見一面的痛苦。明朝的侯方域在此時像是回到了現實,而清朝的侯方域卻無法忘卻現實,而越了界,希望能夠改變一切,可這終究是歷史,人在不斷的渴求與希望中,仍是要被拉回現實,他與香君是不可能再見面了。

利用兩個侯方域來探討侯方域的內心,他該怎麼樣為自己辯解?事實上他是有難而無法帶走香君,或者是他根本不願意身為二臣,替滅亡自己家國的朝廷任官作事,誰能知曉?誰能懂得這些掙扎及苦痛?清侯在面對過去的現實,走入過去的漩渦中,他始終無法忘懷,他對香君的愛,他始終無法忘記,那些身不由己的選擇,在他的身上是刻畫著無數的傷痕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