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張弘的改編思維縱使可以被詬病,但裡頭的改動不也是他聽見的《桃花扇》的另一個敘事聲音?《亂紅》絕對「當代」,但楊汗如、吳雙等人何嘗不維持著他們努力承繼的傳統功底?這些本就不是一分為二的問題,都是「創作」為基準的不同取徑。(吳岳霖)
12月
28
2015
1466
這一齣戲到底是改編崑曲,又或者是現代劇場挪用崑曲的元素所呈現出來的作品? 這兩者界線的模糊反而無法似傳統戲曲那樣,留下動人的唱詞,又不似小劇場有著顯著的大鳴大放與突破。 (劉憲翰)
12月
21
2015
2324
一本「桃花」,一部取得其「意」而不取其「似」構建出了新的劇本,一個走著傳統的路子,在唱念作打上堅持。二分之一Q劇場將舊有的文學發揮出最好的呈現。江蘇省崑劇院試圖詮釋出近似於原文本的樣貌。(林立雄)
12月
18
2015
1833
現代人回顧政權傾頹更迭的歷史,應是抱持更多元包容的價值眼光,《亂紅》讓觀眾更貼近不同人物的性格想法,亦使我們對人與世界做出評斷時更多分同理心,並以寬廣視野回觀自我。(徐承郁)
12月
17
2015
1025
編劇利用了身服明朝服飾的侯方域與清朝服裝打扮的侯方域,清朝的侯方域在劇中是整個故事的說書人。有別於以往的崑劇,劇中加入了地方的傳統劇種歌仔戲,歌仔戲就作為清朝的侯方域所吟唱的戲種,唱腔的運用除了表現另一種聲音外,也讓在場觀劇的觀眾們,能夠有更加親近的感覺。(林立維)
5月
31
2012
894
從一開始,崑 / 歌的雙「生 / 聲」「疊 / 跌」韻,就一直困擾著我,也干擾著我看戲:why 歌仔戲?是因為演員-才情相當、腳色相類;因為劇種-反差明顯、聲腔絕異;還是因為形式:一種新鮮的嘗試?兩位侯方域雖然都有吸引人的「尫仔頭」,但是舞臺上並置的差異度極其明顯。(張啟豐)
5月
30
2012
1500
崑曲與歌仔戲的合作,於此處不妨看成是一種良性的劇種融合:崑曲在鬧場中的乏力,毋寧視為一次大度的「下放」;歌仔戲則以迅速精緻化的努力,發揮了一個年輕的民間劇種所可能蘊含的最大潛能。二者動靜相宜,以至於中間加入了一段精彩的編腔融合,都不能不算是一次值得書寫的因緣際會! (楊純華)
5月
30
2012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