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的早期現代舞《家。回望》
4月
18
2017
家。回望(婆娑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2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家。回望》舞作以金瓜石、九份為背景,礦工災難的故事為源頭,描繪家的意向、兩代間的溝通情緒和男女性別壓力。此舞是婆娑舞集舞團幾年前發表的作品,今年獲得補助來到了採礦的根源地—地金瓜石神社的戶外演出場地,是舞團追本溯源且因地制宜表演的重要呈現,內容與戶外空間配合恰到好處。

舞者從衣架的意象鋪陳家的框架,在風景潮濕秀麗的金瓜石山城影像中,演出前的小小雨讓空氣中帶著濃濃的溼氣,遠眺凝望山城的家,而舞蹈就在斷垣殘壁的金瓜石神社廊柱間開始,舞蹈分成三個段落,邀請觀眾在金瓜石神社的三個不同面向來欣賞演出。第一個段落,三名穿著日式和服的女舞者和一位穿著鮮紅色洋裝的女子,手拉一卷長長的紅色布幔出現,她們與色彩強烈鮮明的紅色布幔起舞,在金瓜石神社的山嶺戶外空間中,強勁的風勢在紅色的布幔上吹起一絲絲皺摺痕跡,舞者們以輕緩的速度和手勢移動,在神社的圓形廊柱包圍裡,以簡單緩慢的姿勢舞動,當音樂聲轉換時,日式和服女子往另一方向神社祭祀壇位走去,似乎在找尋什麼,而紅衣女子的獨舞在古蹟廊柱圍繞的空間裡更顯張力,四周擺放著紅色可移動式衣架,在舞者的擺弄中,創造舞台空間內外不同的場景,將神社的開方空間引入劇場的空間感。

第二個段落,觀眾被邀請坐在祭壇前的階梯上,在廣播聲播報礦災意外場景的同時,白衣男子從角落蹲地張望,他的眼神與目光專注而痛苦,用下盤位移前進,在靠近廊柱的同時,撫觸柱子而痛苦的推擠,訴說著與家人之間的故事:「好久沒回家了.....」在咳嗽聲中,娓娓道出了礦工家庭的階級關係,父母為孩子好希望子女進大城市工作受教育的心情。他穿上襯衫,走到一旁的竹桌竹椅,開始吃起便當飯菜,喝著酒,繼續傾訴著對勞工階級家人之間不被認可的情感,口白卻稍嫌生澀薄弱,下個段落為了表達情緒而摔開桌子和椅子的力道也甚為微弱,讓人感到有些可惜。而三個女子換上黑衣紅裙,拉著紅色的衣架道具再次出場,他們將衣架擺放在柱子圈中,劃分出前後空間,而男女以接觸即興的方式,從頭部開始觸碰,表露略帶親密的情緒,而來自山間的一陣風,把衣架吹倒了,這不在舞台上安排好的片段,卻讓空間展示出不一樣的層次,好似衰敗的過程是如此自然。

最後一個段落,舞者身著白衣,有如希臘女神般出場(讓人聯想到現代舞之母鄧肯在希臘神廟的舞蹈形象,而恰好此次演出也是在神社古蹟之中),主要舞者身上披著黑色和紅色的織布,另一白衣女子則站到旁邊的石階上,打開帶入的行李箱和帽子,開始在台階上翩翩起舞,手指彎曲的細微動作繁複,幾位舞者在戶外空間中,像擁抱大自然般的美好,傾訴對此情此地的想像,舞蹈像是表演藝術愛好者對自然環境的觀想,帶來一種充滿熱情喜悅、輕鬆而愉快的氛圍,結尾處,男子拿著小行李箱經過,暗示了時光的移轉。

舞評人戴君安教授在一篇評論婆娑舞集的文章中描述「他們既沒有爆發性的情緒表達、技巧精準的躍轉,也不是舞蹈劇場式的演繹;倒可稱之為古典現代舞,充滿延展性的肢體屈張與含蓄的寓意表達。看著他們跳舞時,時光宛若倒回三十年,呈現著七、八○年代或更早之前的唯美形式的現代舞。」而我以為,這是比七、八○年代更早的現代舞,是在二十世紀初,現代舞才剛開始萌芽的時期,美國有如現代舞之母鄧肯,在希臘神話中尋找靈感,在希臘帕德嫩神殿的廊柱中,解放舞蹈赤足而跳舞,有著充滿音樂律動和身體熱情,但缺乏技術的藝術氣質,而另一位美國現代舞的先驅路易富樂 (Loie Fuller) 則是以使用燈光和自己設計的布幕道具「展翅而舞」而聞名【1】,在《家。回望》這支舞蹈中簡單不誇張的動作、對布料質地在風影中不同折射和紋理的細緻表現,似乎也暗示了舞團對這兩位現代舞先驅致敬的心情,充滿復古之風情。

婆娑舞集是來自花蓮山海間的現代舞團,自詡「以山海為師,在廣闊的天地間縱舞,源自於花蓮為一處瀕臨婆娑之洋的美麗城鄉,處處可以起舞,人人可為舞者。 」【2】也曾辦理「伊莎朵拉.鄧肯舞蹈工作坊」,而本作品中以歷史事件中的礦工意外為故事起點,意圖透過舞蹈去描述「情慾掙扎、兩性定位、家庭價值和礦工的男性社會壓力…」【3】,但在這支充滿早期現代舞風格的作品中,議題性的描繪並不突出,此舞表達更多的是身體在自然環境中律動的沈醉。而本舞的有趣之處,恐怕是移動式衣架在神社空間中的使用,讓人看見道具對劇場空間的靈活調度,觀眾在神社空間裡,觀看著舞者的移動,或許像Peter Brook所說的「空的空間」一樣,「一個人在某人的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4】,這場演出,毋寧說是一場與古蹟神社精神互動的靈性交流。

註釋

1、參看Loie Fuller與盧米耶兄弟合作拍攝的舞蹈影片

2、參見舞團簡介

3、參見舞團此次演出的節目單

4、參見 Peter Brook所著的《空的空間》一書

《家。回望》

演出|婆娑舞集
時間|2017/04/16 15:00
地點|金瓜石神社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