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莊國鑫住民舞蹈劇場《∞-無限循環》的極簡韻律,其底蘊是由阿美族的精神性概念出發
11月
08
2023
在「策展」作為一個動詞,逐漸以流行符號般的姿態,進入表演藝術界,取代「藝術總監」、「導演」、「製作人」等名稱之際,我們應該期待什麼樣新的「表演策展」?
12月
05
2022
觀眾為何而看?演員為何而演?劇場為何存在?如果每位仙女都是虛構的存在,則所謂的「本真」也跟仙女一樣,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幻象。
10月
18
2022
影像與表演者在實際空間中的互動,彷彿彼此相對共舞。這影像設計的靈活流動,和舞蹈的本質極為相襯,是一種探討「互為主體性」的關係——表演者活生生存在身體,與「此曾在」的影像舞動⋯⋯(張懿文)
9月
21
2022
這支舞蹈以電影般蒙太奇的手法,捕捉了超現實主義斷裂的美學,而令人驚訝的是,舞者與音樂表演者的即興,也呈現分割斷裂的狀態⋯⋯(張懿文)
8月
08
2022
真實的、虛擬的,各種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身體,混合著視覺語言變形交雜在一起,或許看似未來,卻也顯現出一種狂熱思緒裡的集體焦躁,抑或是迷失興奮的躁鬱狀態⋯⋯(張懿文)
7月
11
2022
有如科技薩滿(Technoshamanism)的概念,《遊林驚夢》演出呈現原民未來主義的前衛性,未來進行式的新技術猶如過去舊時代的魔法,將不可能幻化為可見。(張懿文)
7月
04
2022
陳武康在機器前後調整速度,時而輕鬆慢跑、時而快速奔馳,他揮汗如雨、大口飲水,而不斷運轉的機器,與在機器紐帶上隨波逐流的奔跑者,帶出了無法停止的資本主義運轉系統的勞動邏輯⋯⋯(張懿文)
4月
21
2022
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的第三天,在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大風雨中,外圍環流讓觀演成為種挑戰,觀眾與表演者不畏風雨來到光復鄉的光復商工,參與活動本身即有其行為藝術的象徵意義,⋯⋯一場看似即興、卻又結構嚴謹的「行為藝術家的認同再思考」,似乎為本次國際行為藝術節做了一個批判性質濃厚、發人省思的總結。(張懿文)
10月
21
2021
活躍於劇場編導、舞蹈和影像等多媒體跨域實驗的阿美族/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陳彥斌Fangas Nayaw,透過「森川里海藝術創生」計畫,駐村進駐花蓮縣豐濱鄉貓公部落⋯⋯。《在地的外人Sera與Nakaw》以聲音技術對「記憶」進行存取,⋯⋯這也讓此沈浸劇場的演出充滿了「原民未來主義」的形式潛能⋯⋯(張懿文)
9月
24
2021
相似的同理意圖,也呈現於另一個拄著拐杖的片段。周書毅架著兩支拐杖,奮力地撐著身子,彎曲左腳,右腳輕觸地面在台上幾近踉蹌地快速移動,待阿忠也拄著拐杖登上舞台,我才發現周書毅雙腳的樣態正式在模仿阿忠的雙腿。雖然阿忠對於拐杖的使用也說不上遊刃有餘,兩相比較下還是可以看出周書毅的吃力。當兩人相對,周書毅面向右下舞台,而阿忠些微背對著觀眾,憑藉著拐杖跳動,我清楚地感受到此動作所需要的強大肌肉力量,以及每一下跳動,接觸拐杖的身體部位所接受到的衝擊。此處,沒有馬麗書娜實驗中,科技延伸身體的動作發展,更多的是透過身體的動作,周書毅奮力(又徒勞無功)地同理著阿忠的身體,而觀眾席的我同理著周書毅的同理。(李宗興)
8月
23
2021
以Taiwan Week為號召,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為代表,象徵著台灣走入世界的軟實力、配合國家文化政策,點出台灣在國際表演藝術領域被再現的方式,而這樣一個宣揚台灣文化價值的討論會,整個論壇的問答設計,卻彷彿像是藝術家繳交論文被口試的順序結構⋯⋯(張懿文)
7月
12
2021
本文將從2021年兩廳院Taiwan Week線上論壇性別失衡的公關危機出發,審視近來兩廳院的製作,以《千年舞台》和《阿忠與我》之再評論,與Taiwan Week「舞蹈篇」線上論壇的公開討論並置,闡述過時的西方跨文化表演想像,如何至隱藏在國家場館的製作概念中,並進一步探討國家場館跨國共製中的整體策展策略,與其中緊迫待解之議題,包含:一個國家場館的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對本地藝術生態的影響。(張懿文)
7月
12
2021
過往,我發表的評論從未觸及原民文化,實在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僅能旁觀「成為原住民」漫長宏偉的旅程,僅能做到不要擋路並給予祝福。然而,當漢族林文中深入蒂摩爾古薪舞集駐團創作,這樣的藝術介入,間接給予非排灣族的我能夠估算自我與他者的量尺,以及能借身林文中時時回看自己的位置。於是,並未能入場觀賞舞作的我,將以閱讀檔案的方法並參照演出紀錄影像,來reread再評論《去排灣》及其評論文章。(陳盈帆)
6月
2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