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與現實的碰撞:《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的戲劇狂潮
7月
03
2024
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橘子泥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2次瀏覽

文 黃皪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

台灣橘子泥教育劇場的原創品格教育劇《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巧妙地融合了荒誕、實驗與音樂劇的元素,於2024年在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巡演,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主題吸引了廣泛的觀眾。這部劇通過幽默的方式,探索了正常與瘋狂之間的模糊界限,並挑戰了觀眾的傳統認知。

該劇從一系列小人物的生活片段開始,這些片段生動地再現了角色們在愛情、事業、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與困境。這種以碎片化為敘事手法的開場,類似於拼貼(collage)劇場,打破傳統的時間和空間連貫性,通過一組組演員的接力表演、多個故事線的交織,營造出一種多層次、多角度的觀劇體驗。這些生活寫照揭示著「一切瘋狂的開端」,不僅展示了角色的日常困擾,也讓觀眾得以在角色的經歷中尋找到自身的影子。這整齣劇大量運用拼貼手法,結合誇張的身體動作、道具、光線、歌曲等,帶來如癡如醉的視、聽盛宴,除了刺激觀眾的精神感官體驗,更進一步喚起觀眾即時思考和反應。


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橘子泥劇團提供)

小品(新竹獨家開場彩蛋)告一段落之後,一位男演員以幽默又誇張的司儀形象登場,反覆向觀眾介紹劇場規則和觀演須知,還以怪異的方式爬行、翻滾。這種開場方式直接打破了第四面牆(fourth wall),增強了互動性和趣味性。此手法源自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史詩劇場(epic theater),其中的「疏離效果」(Verfremdungseffekt)旨在提醒觀眾他們正在觀看一場戲,從而促使觀眾保持批判性思考,而非單純沉浸於情感的波瀾之中。整個表演過程中,演員們也不時與觀眾喊話,刺激觀眾思考「到底誰才是正常?」,然而,在反覆的抽離與沉浸下,觀眾逐漸意識到,所謂的「正常」不過是一種社會建構,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瘋狂和理性面向,這使得整場表演既引人深思,又充滿張力。

隨著劇情展開,演員們近乎瘋狂的行為和言語,也讓人聯想到荒誕劇場(absurd theater),通過無厘頭和超現實的行為,來揭示人類存在的荒謬和無常。角色們如同精神病患一般,言行舉止極其誇張,這種非理性行為強烈挑戰了觀眾的舒適區,使人感到不安甚至尷尬,但也因此更能引發觀眾對正常與瘋狂之間界限的思考。觀眾的反應也在觀劇過程中顯得相對兩極。一部分觀眾被演員的活力和誇張表演所感染,笑聲不斷,甚至在最後的合唱和舞蹈中積極參與;而另一部分觀眾則顯得正經尷尬,似乎對這種表演風格感到不太適應。這種反應的分化反映了不同觀眾對荒誕和實驗劇場接受度的差異,也揭示了戲劇治療的潛在效果。


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橘子泥劇團提供)

《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中,也提及了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旨在通過戲劇的參與和觀賞,幫助人們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感與壓力。那些在觀劇過程中感到窘迫的觀眾,可能在面對戲劇中不加修飾的情感和行為時,啟動了自我防禦機制。而那些積極參與的觀眾,則可能在劇中找到了情感的出口和共鳴,體驗到了一種精神的釋放和自由。這正是戲劇治療的效果之一,通過戲劇讓人們面對內心的矛盾與情感,從而達到治療和自我認識的目的。

劇名中的「杜鵑窩窩頭」暗指精神病院,這一說法源自肯・凱西(Ken Kesey)的著名小說《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這部小說以及其後的電影改編,講述了精神病院中的故事,深刻探討正常與瘋狂之間的相對性,挑戰傳統的社會觀念。橘子泥教育劇場的《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同樣以精神病院為背景,揭示人性中的複雜和矛盾,其主題與凱西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試圖打破常規,挑戰觀眾對精神健康的既有認知。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被繁忙和壓力所淹沒,無暇真正了解內心。然而,這部劇提醒觀眾要多關愛自己,認真面對那些受壓抑的疲憊與掙扎,才能真正遇見內心深處的本我。

這部劇不僅是一場娛樂,更是一種教育和療愈的工具;觀眾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正如劇中的角色們在舞台上放聲高歌、自由舞動,我們也應在現實生活中,勇敢面對自己,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自由與釋放。唯有打破常規的桎梏,才能迎來煥然一新的生命排列組合。

《飛越那個杜鵑窩窩頭》

演出|橘子泥劇團
時間|2024/05/11 14:30
地點|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
最終,《暗房筆記》曝光了當代以「我」為核心價值的焦慮,其真身的顯影,從來不是那個只屬於「我」的暗房,而是使眾人得以對話的「劇場」。
6月
27
2024
若將重點放在舞台的布景、演員的表演形式如何渲染台詞,以達到戲劇中最大化的張力,矛盾與衝突帶給我們的訊息便顯而易見──既覺得聽覺被轟炸,又覺得多層次的音調引人傾聽;既覺得視覺被五顏六色的衣服與誇大化的肢體動作塞滿,又覺得舞蹈與特技備感有趣。
6月
26
2024
《押解》透過扒手被押解的劇情,探討了時代的告解,包括人權議題、失智議題、公權力與人情味等多個層面。九年後再次搬上舞台,新增了一些新的處理手法,觀者也在不同年代經歷的淬鍊中重新理解該劇。除了感受小說或戲劇的隱含思想,我們要不斷自問的是:現在的社會還跟九年前一樣嗎?
6月
26
2024
若實體劇場或展演的特性是一種「當下的交集」,一群人一同經歷這段故事,這段共同的經驗能將個人的故事轉化爲集體的記憶,尤其是本劇中舞台上的演出並不是希望去「留住」事件,而是成為「喚起」記憶的角色,因此,觀眾在當下能不能產生「共鳴」就相當重要。
6月
25
2024
若《強迫意念》有什麼深意,甚至是近乎奧義的,那應是與神同行的性戲耍,而不是性論(sexuality)或性意識的流動與多元性,因為那種設定過於簡單,也是當代社會日趨常規的議程,就像酷兒與性多元的社會議題是日益被接納,即使有淪為主流社會的窺奇之虞,也無礙於它被肯認的生命價值。
6月
20
2024
感受是濃烈的、先行的、帶有詭譎恐怖氛圍的,沈浸式的形式是成立的,而且因為劇院的大空間與神秘感,較真正的沈浸式演出距離上更為舒適,如果說劇名所呈現的概念是此次創作的核心,那這齣戲可以說是面面俱到的貼合主軸,唯有結尾若沒有一個真正的結束或謝幕,我方能更加舒暢的說出我剛剛在劇院中經歷了《幹!卡在中間》。
6月
20
2024
《乩身》故事內容企圖討論宮廟與乩童的碰撞、傳統民間信仰與媒體科技的火花,並將民間信仰在後疫情時代線上化、科技化所帶來的轉變以戲劇的方式呈現,也希望可以帶著觀眾一起思考存在網路上的信仰與地域性守護的辯證關係。全劇強調「過去的神在天上,現在的神在手上」的思維,但不應忽略臺灣宮廟信仰長久盛行其背後隱含的意涵。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