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個人遇上絃樂四重奏 —— 三個人《催化效應—融.共感》
6月
10
2022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3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一走進劇場,就隱約感應到一股神秘力量——映入眼簾的,是以黑白色系為基調的舞台設計,頗有儀式感。觀眾被安排坐在舞台的兩側,舞台上有七張椅子與七個譜架,面對面地排成橢圓形,置於兩側觀眾席之間。

當七位演奏家出場時,直接就定位並開始調音。全場沒有掌聲,大家似乎都很有默契,深怕打破眼前的寧靜氣氛,但空氣中就是有一股隱隱的騷動,宛若心中懷著電光火石,驅使著眾人的好奇心。

音樂、舞蹈與影像的圓桌會議

在這七位演奏家的位置裡,是將絃樂四重奏定位在橢圓形的短邊兩側葉緣,古箏與笛簫、阮置於橢圓形的長端,遙遙相對。如此的眺望關係,是讓講求和諧對稱的西洋擦絃樂,與強調形、聲、韻的東方絲竹樂,儼然成為對峙的態勢。加上擴音的效果,讓整個實驗劇場像是多了立體聲道環繞音響;各種樂器之間的異質性,反而激盪出音樂的張力,達到一種聲響平衡感。整場六十分鐘的演出,除了帶出了音樂劇場的概念之外,音樂、舞蹈、影像,彷彿在這個空間裡開起了「圓桌會議」,也開啟了眼、耳、身三種感官,去解讀、詮釋、回饋聲音的共感。

自 2019 年以來,由兩廳院所主辦的「新點子實驗場 R&D 計畫」,就是用自由實驗的精神反覆辯證,再以紮實的演奏與創作技巧為基礎,勾勒出具有觸感、立體性的觀賞經驗。而今年的音樂節目——三個人《催化效應—融.共感》也是將各自獨立的藝術元素,催化、相生、加速融合於一體,相當具有實驗性與藝術性,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用三首新創作,構成一幅三聯畫

本次演出包含三首全新的作品,分別是呂佾庭《瓶中花》、林煒傑《众.㠭》、黃苓瑄《催化》,而這三首作品可謂各自精彩、各有千秋。一氣呵成的曲目安排,貫注了連續性,猶如一部三聯畫作,或是一齣戲劇作品中的三篇短故事。每位作曲家用自己的語彙來詮釋一段衍生、催化的過程,實為一個脈絡清晰卻又阡陌交錯的叩問、探詢、思辯、實驗、延伸,彷彿讓人聽聞到一座融合共感的「音樂千層塔」。

國內優秀的三位青年音樂家——郭靖沐、潘宜彤、任重所組成的「三個人」,在本作中擔綱創作團隊。他們邀請了四位絃樂演奏家張家倫、曾敏青、江婉婷、張智惠共同演出,並與視覺藝術家李浩、舞蹈藝術家小得,以及呂佾庭、林煒傑、黃苓瑄等三位新生代作曲家一起合作。他們用各自的專業,共同成就了一場具實驗性的演繹,讓音樂走在永恆的時間軸裡,產生出抽象的空間感知。這除了是聽覺上的驚喜之外,也產生了某種精神上的魅惑。

整場演出相當流暢,一氣呵成,並善用場域氛圍建構出一股飽滿的內聚力。換句話說,作曲家透過音樂裡所形塑的「指令」,不只成為聲音的藍圖,也是聽覺與視覺的觸媒;這個「指令」賦予音樂一股磁力,將所有原本各自獨立的符號聯結起來,像是花的生命、容器、延展、扭曲、眾聲喧嘩、寧靜致遠、催化等等,同時整合了所有片段的主題意象。整場聲響與視聽的設計,使用非線性敘事的理念,強調意念的一致性,因此糊化了時空的疆域,猶如經歷一場場夢境接力,令人感受到頓悟的驚喜。

用七件樂器,激盪出張力與對比

本次演出的七位演奏家,已在各自的領域耕耘多年,個個身懷絕技,早已建立出良好的口碑。無論是「三個人」或這四位絃樂演奏家,皆擅長演奏當代音樂,更是許多新創作的首演者。透過這七件樂器異質性的組合,實為一組室內樂的呈現,也像是競奏/協奏般具有對比性。

而這七位演奏家以特殊的演奏技法創造獨特聲響,他們彼此面對面、使用平板閱譜器,同時背對著觀眾,因此我們可以窺見他們錯綜複雜的樂譜,也感受到每一位演奏家不僅對於自己的聲部熟練,也將總譜研究得相當透徹。於是他們能夠循著音樂脈絡,不斷交換彼此的能量,同時表現高度的統整性與協調感。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第一首曲目是呂佾庭的《瓶中花》,開頭由笛吹奏出音域極高的長音,抑或是由泛音產生的虛音,之後古箏再撥奏出點狀的音符。接著,絃樂四重奏用各種技法營造出特殊的聲響,如滑奏、撥奏、手指拍打琴板、琴絃等,試圖以豐富的音色組合,逐步暈染出立體的效果,描摹出花的生命氣息與各階段的變化。此時的多媒體投射出高山流水的影像,產生一種空靈意境,又像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其中,舞者小得身穿白衣、頭戴黑色面罩,穿梭於這個橢圓形的舞台,像是遊移於各種聲音元素的精靈,精準地傳遞音樂律動,彷彿是用身體架構出存在於宇宙間的超自然意象。筆者認為,呂佾庭的音樂設計十分縝密,在聽覺上是神聖而莊嚴、幽微而廣遠的。

接下來的曲目是林煒傑的《众.㠭》,也就是「眾」與「展」。其中的「众」,根據《甲骨文字集釋》的解釋:「字从日者,蓋取眾人相聚,日出而作之意。」另就字面上來看,就是「三個人」的意思。至於「㠭」,根據《説文解字》的解釋是「極巧視之也」,再就字形上來看,就是「四位工匠」或是「四人合作」的意思,在這裡不正是指「絃樂四重奏」嗎?由此可見,這首曲子的訴求不但是純粹音樂的再造、聲響層次的堆疊,更緊扣七位演奏家的特性,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的作品。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第一首曲目是呂佾庭的《瓶中花》,開頭由笛吹奏出音域極高的長音,抑或是由泛音產生的虛音,之後古箏再撥奏出點狀的音符。接著,絃樂四重奏用各種技法營造出特殊的聲響,如滑奏、撥奏、手指拍打琴板、琴絃等,試圖以豐富的音色組合,逐步暈染出立體的效果,描摹出花的生命氣息與各階段的變化。此時的多媒體投射出高山流水的影像,產生一種空靈意境,又像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其中,舞者小得身穿白衣、頭戴黑色面罩,穿梭於這個橢圓形的舞台,像是遊移於各種聲音元素的精靈,精準地傳遞音樂律動,彷彿是用身體架構出存在於宇宙間的超自然意象。筆者認為,呂佾庭的音樂設計十分縝密,在聽覺上是神聖而莊嚴、幽微而廣遠的。

接下來的曲目是林煒傑的《众.㠭》,也就是「眾」與「展」。其中的「众」,根據《甲骨文字集釋》的解釋:「字从日者,蓋取眾人相聚,日出而作之意。」另就字面上來看,就是「三個人」的意思。至於「㠭」,根據《説文解字》的解釋是「極巧視之也」,再就字形上來看,就是「四位工匠」或是「四人合作」的意思,在這裡不正是指「絃樂四重奏」嗎?由此可見,這首曲子的訴求不但是純粹音樂的再造、聲響層次的堆疊,更緊扣七位演奏家的特性,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的作品。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兼容並蓄、共感相生、爾後悠然自如

在端午連假期間,同時面臨當前疫情的考驗;三個人《催化效應—融.共感》能夠連續舉辦四場音樂會,仍有不錯的票房成績,實屬不易,也證明當代藝術展演仍有一群固定的支持者。

而在演後座談中,透過李浩、小得、林煒傑、黃苓瑄,以及「三個人」的分享,讓人對於「催化效應」有了更宏觀的解釋與多面向的視角——其實就是以不同層次的重覆,再透過緩急有序的影像變換,讓相同的節奏形態在不同的拍號裡輪轉。於是就算捨棄旋律、罷黜和聲,聽眾仍舊能從音樂找到脈絡,進而引起共鳴。


催化效應-融・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此時,筆者感覺如同置身於一個渾天儀當中,親身體驗催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連串化學反應。而在這個氣場裡,是以音樂為圓心,再外推出生命的力道,衍生出層層疊疊的繽紛漣漪。於是心中開始有了另一番感悟:理解,不如感受;知天地之足,不如窮至大之域;迷亂不能自得,不如兼容並蓄、共感相生,爾後得以悠然自如。

《催化效應—融.共感》

演出|古箏/郭靖沐、笛簫/任重、阮/潘宜彤、小提琴/張家倫、曾敏青、中提琴/江婉婷、大提琴/張智惠、合作舞蹈藝術家/小得
時間|2022/6/4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