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就在於視角的改變《當我踏上月球》
4月
02
2018
當我踏上月球(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6次瀏覽
于念平(文字工作者)

1969登陸月球,人類超越太空競賽的背景不分敵我地為這一個時刻感動。神話中的月亮曾經遙不可及,人類將之重現在詩作、畫作中、舞台上、影像裡,不管重現的如何真實,視角都是由地球上遙望,一種崇拜與奉獻,夢想的投射。

如今我們不僅能透過儀器更清楚地從地球上觀測它,還留下人類登陸的印記。除了科技的提升與太空旅行的夢想實現,這裏出現的是一個視角的轉換,我們不再是從地面仰望月亮,我們征服了它。阿波羅11號從月球表面的上方降落到其上,在《Fly me to the Moon》的背景音樂下,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著太空裝以自己的雙腳站上月球。

在此之後人類總共已經進行6次登陸月球,對人類來說,似乎再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了。90年代樂團野人花園(Savage Garden)唱了“I’ll fly to the moon and back if you be my baby.” ,麥可·傑克森的月球漫步紅遍全球,我們似乎在說,是啊,它依然是一件棒得不得了的事,但原先作為比喻與再現的月亮以現實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視角的轉換不僅是科技的躍進,也是一種心理空間的開展。我們開始能夠想像一種由物理移動所帶來的精神自由,並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發生。想像每人擁有一台太空船,只要隨時想要就可以到宇宙的任何地方,背景的轉換如此容易,人的存在也變得可塑性更高。逃離現實的壓力與重量、到達太空的無重力空間是一種多吸引人的夢想,在視角與視角的轉換中,感知的空間也成為多重而提升的。但在距離登月的50年之後,我們被更多的科技包裹,當漂浮與飛行的夢想如此接近於真正實現,卻顯得更加遙不可及。

河床劇團的《當我踏上月球》從登陸月球的科技神話出發,以劇場的形式去展現由視點改變而產生的物理與心理空間變化。觀眾圍坐在方形的高臺上,由大約三公尺的距離向下觀看演員。方形的舞台有著潔淨的表面,一經投影機的影像投射,觀眾就同時被暴露在幾種不同視角中:與我們視線成90度的地表、站立於地面的演員與道具和向下望時自己的身體本身。

此時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不同於日常的。導演郭文泰在介紹此齣戲的文字中以一種「布萊希特式的疏離」稱之,其實在這種疏離的效果中、在與下面正發生的事件的距離中,觀眾的心裡與正發生的戲劇現象是無比接近的,在一些觀眾的心中也許感覺到我們從未如此地「在劇場中」。

如果每齣戲皆欲呈現一個世界,那在這種多重視角的劇場中,「在世界中」有了不同的意義。觀看劇場、作為觀眾的角色本身具有一種現象學的意義,我們以非常的方式和眼前的影像發生關聯,演員在地表行走時,其複象背投影在地上,從遠方接近,進而整張臉覆蓋了舞台,這樣的呈現超越了我們對劇場現象的認知。

我們不再以仰望的方式看待眼前發生的一切,我們就在它其中。我們見識到許多錯覺,舞台上床架的移動中,一位演員、或一具屍體正藏在底下,移動使我們看見了它;演員在原地行走,但投影影像重複輪轉時,造成移動的錯覺。在更有趣的一些片段中,實體道具移動與影像的移動同時發生,此時我們的認知能力不再能區分兩者意向性的不同,這是一種知覺現象的失敗,但這種失敗在擊潰我們的意向性之餘,創造了神秘的心理空間。

這齣戲像是在說我們的生活,有死亡、有失去、有焦慮。一個女人不斷地將麵包塞進自己口中,就像我們不知現象為何、來不及停下去感受,就不斷地接收,並嘗試在世界中尋找一個定點好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好面對現實。旁白說著一個男人離開了一個女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熟悉,但那男人的內心發生了什麼,卻不是我們能夠探知的現象。

這齣戲又像是在說著月球旅行的故事。在那裏沒有定點、不需找到一個固定的位置,感知依然可以發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最接近的想像或許是「夢」,因為在夢裡的方向性是相對自由卻又與我們感受現象的方式持續相關。最後在那片原本是月球、客廳、草地、意識或夢境的白地板上跑過了一串字:「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這句話來自愛因斯坦,在科學實證與數學公式中,真正存在著一種無窮盡的神秘,或許月球表面的模樣對我們來說已經太過清晰,或許生活的現實已如此具體的方式成為我們所接受到的唯一現象,我們忘記了夢想的模樣。透過改變劇場裝置的物理性設置,這齣戲提出了另一種接收現象的可能。而我們不需到無重力的月球表面才能打開這種視角,換句話說,就像Fly me tot he Moon的歌詞中唱的:「Fly me to the moon/Let me play among the stars/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 like/On a, Jupiter and Mars/In other words......」In other words,夢想作為一種狀態存在於我們的感知當中,只要改變視角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它作為現實的可能。

《當我踏上月球》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2018/03/10 19:0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本是旁觀者,但在和觀眾對到眼時,觀者成了被觀者。觀看表演的過程就像是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社會和存於其中的自我,有時社會也會以其規範和經驗審視自己。(謝明明)
6月
15
2018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