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觀看・分享的多元表述《開Jam有藝思─畫勁・舞形・聲漫》
3月
29
2019
開Jam有藝思-畫勁・舞形・聲漫(MAFIA跨域藝術提供/攝影張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3次瀏覽
石志如(專案評論人)

這夜,是一個神經與感官必須高度運作並令人充滿想像的際遇。穿越玲瑯滿目的酒館、暗黑巷內的地下音樂酒吧、窄巷的紅燈籠、與我擦肩而過的眾多陌生眼神、挑動慾望的酒精氣味、香氣逼人的炭烤肉食、隻身單影的孤寂夜……,一路上有無數慾望與貪婪之手向你朝來。我在旁人協助下找到「濕地」,卻又在樓層間迷路探險,似乎主辦方有意讓觀眾在進入演出前,以最生活化的方式,提高了我們感官的敏感度與覺察力。這種驚與惕的狀態,緊繃了我們的神經與開啟身體的感官。入場前的一瓶含酒精飲料算是給每個人的精神慰藉吧!在我被領入觀眾席時,發現除了主空間外還另有隔間,隔間裡沒有過多陳設,倒像是被拆毀的浴室與廚房廢墟,我們在主空間的觀眾席等待著開演。

首先,主空間的牆上播放一段影像,畫面裡有兩個人分別在左右不同隔間,右側者(汪秀珊)的軀幹形態表現出一種抑鬱黯然的內斂,左側者(陳楷云)的肢體形態則表現出躁鬱不安的破碎感;當兩人共處一室時,汪的意志追隨陳,兩人明顯出現主從之分,些許片刻後,兩人開始用力敲打牆壁並發出巨響,並且不斷重複「22,23,24……22,22……」等數字代號。此時,筆者才意識到這不是一段預錄影像,表演者的聲音破除視覺主觀所造成的誤解。兩位舞者進入主空間後,攝影機的運鏡手法幾乎是以一種近距離、貪婪與肆無忌憚的視角,在檢視空間裡的所有人。歸納攝影機的運用在眾多演出中,常常處於一種代表強勢、掠奪或主宰者的姿態;不可否認地,這就是這項科技的特徵。當它被放入劇場時,就難以掙脫霸權象徵的外衣。而這場《開Jam有藝思》以跨域Jam之名,除了大展音樂、舞蹈、繪畫的獨立性,也在影像「有意」從他者視閾觀點進行表述,亦可作為無形之力的干涉。

一旁原本與觀眾一起觀賞影像的大提琴手羅翡翠,已拖著琴、繞著圈,撿了中央位置的椅子坐下,以各種撫琴、挑弦、拍箱展現樂器的多重音色,同時後方畫家蔡國傑也已在現場作畫。在繪畫前,蔡先走到一處樑柱,在上面用直線塗了一個符號,演出結束時亦在同處以曲線代之,一種儀式性的作畫風格特別被彰顯。這時,所有演出人員匯聚於此,而攝影機的鏡頭偶爾借舞者之手特寫表演者、觀眾,甚至是窗外街景的畫面,偶爾也借工作人員之手,放置在作畫台上靜置不動。這時展演的主體意識被偌大的即時投影畫面主導,直至後段攝影機不再主動出擊,凝固的畫面瞬間讓演出氛圍充滿和諧之感。上述融合各自表述的形色姿態,讓《開Jam有藝思》的表演形式,如仿效1950年代美國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的跨域實驗精神,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不預設結果好壞的立場下,保持異質性的論述脈絡,試圖激盪出更多對話的可能性。在《開Jam有藝思》的演出裡,可以觀察到陳楷云的獨舞,看似從大提琴的音色中找尋貼近的情感,又往往在音樂尚未結束時轉換身體的質感,與之並存共構脫離依附關係。此外,蔡國傑也有很長時間保持安靜的作畫,以顏料的色澤展現他的思想。

若說這場演出最動人之處,即是樂聲、油彩與肢體動能在空間裡有意無意地編織堆疊,進而併發意象不到的能量激流與情感交融。提琴手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大提琴的低沉迴旋、果決、率性之態,偶會牽動舞者呼之欲出的神經質與焦操狂放之體質,在緩聲與竄動的對比下,放大了兩者之間亦敵亦友的糾纏張力,同時畫家在演出後段加深他的塗抹動作,用強而有力的筆觸滲進觀眾的聽覺,讓顏料黑、黃、白在畫布上,以色塊的形狀與厚度,顯露它們的身份與地位。有些許片刻,筆者似乎感受到時間凝結了所有藝術的眾聲喧嘩,從時光的隙縫裡,散發出跳脫於物質之外的各種想像,思緒從光怪陸離的六條通、複雜多面的社會行為,直到自己內在的一吋孤島,從繁複的詩篇遇見片刻的安息。

而後期影像畫面幾乎被擱置或稱被遺忘,這樣的安排筆者認為挺有意思。回溯前段攝影機的地位如此崇高,即使後續仍不斷即時傳送它的「所見」,然而主導權被其他以身體行動為主的藝術給取代,實作的真實性更直接傳遞出藝術家的思想。這讓我聯想到最近的造假新聞不斷透過媒體影像播放,以假亂真,也讓民眾不再完全信賴媒體。至於,影像因何故被擱置不得而知,但從它不再具衝擊性與威脅時,觀眾更能接受到藝術所散發的抒情、敘事、想像與自然美的本質。

下半場的《開Jam有藝思》是一場分享講座。由畫家蔡國傑以〈散字團形〉為題,分享他自己多年來從漢字書法的線條與形構元素,解析他個人繪畫的特點,也讓在場觀眾更理解他在即興畫作的思想。講座的內容設計不同於一般的演後座談,強調分享創作者在面對藝術難題時的頓悟,以及在生活中的堅持與轉變。由此來看,整個《開Jam有藝思》的製作,跨域藝術的共創表演是在理論中求實踐,講座則是帶有教育現場的意味。於是,可發現製作人張雅雯對於表演製作的價值觀,而這種策展形式,除了小而美之外,亦能滿足渴望求知的觀眾,最後期待也祝福MAFIA跨域藝術團隊的精彩製作能在更多地方被看見。

《開Jam有藝思─畫勁・舞形・聲漫》

演出|MAFIA跨域藝術、張雅雯、蔡國傑、汪秀珊、陳楷云、羅翡翠
時間|2019/3/22 19:30
地點|濕地venu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