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之名重塑新風情《新四季》
10月
28
2015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管絃樂團(新舞臺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2次瀏覽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小提琴大師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2014年與DG發行一張名為「新四季」的專輯,今年(2015)年底以同名展開世界巡迴音樂會,偕子弟兵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連袂訪台。此場音樂會受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之邀,僅於高雄至德堂演出一場,筆者對於能夠幸運的躬逢其盛感到無比欣慰。當晚的演出呈現與大師的詮釋演出其實頗值得加以評論,如果只是單純的看熱鬧—因為是大師而前去聆聽,屬於湊熱鬧心態,那麼真的十分可惜,甚至辜負了這場極有深度的音樂會。筆者先從音樂會的曲目談起,期望將兩個小時的演出,轉化為文字,帶領大家認識基頓.克萊曼的音樂藝術。

基頓.克萊曼所接觸的音樂(演出)種類十分廣闊,除了古典音樂外,也熱衷於新作品的發表,不只提攜優秀作曲家,更讓聽眾能打開耳朵,認識更全面的音樂。因此,克萊曼可說是現代音樂的重要推手之一。至於其一手創立的波羅的海絃樂團,則是克萊曼特地徵選東歐國家的年輕樂手作為樂團成員,通常他們所演奏的音樂創意與幽默兼具,最重要的是對於音樂無止盡的熱情與探索。其實樂團團員均為年輕音樂家是克萊曼刻意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專業交響樂團團員的「音樂疲勞」,將音樂當成了工作應付而忽略了藝術價值。簡單的說,這就是克萊曼一再強調對音樂的熱情與探索,充分反映在波羅的海絃樂團的演出上。

波羅的海絃樂團可說是完全「繼承」了大師的音樂藝術。波羅的海絃樂團的默契極佳,彼此間如室內樂般的互動與對話,大家相互傾聽,最重要的是,這些團員年紀輕輕便已達成了這音樂演出的最高境界。音樂會下半場的第一首樂曲為樂團與鐵琴協奏的韋瓦第(A. Vivaldi)《四季》(Le quattro stagioni)當中的《夏》。沒有指揮,但是樂團與鐵琴獨奏竟配合的如此天衣無縫,樂團的功力在此便可看出。這首鐵琴版的《夏》,筆者認為音樂效果並不佳,不能凸顯鐵琴的表現張力,更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當晚打擊獨奏家錯音過多,但不可否認的是,樂團在此展現與獨奏家良好的默契。

樂團曲目選擇活潑,從第一首曲目便可略知一二。此場音樂會第一曲為拉斯卡托夫(А.Раскатов)改編柴科夫斯基《四季》鋼琴曲集而重新創作的《四季文摘》(The Seasons Digest)。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重新創作,原因在於此曲的曲調(和聲)與順序同樣取材自柴科夫斯基的原作,也就是說以現成曲調,融合現代的聲響,以弦樂團編制外加打擊樂器演出。演奏時間大約20分鐘,可說是柴科夫斯基《四季》的精華版。雖然音樂精簡許多,但拉斯卡托夫的重新改編,不但在精緻的改編中具現柴科夫斯基音樂的精隨外,更透過一些現代聲響的加入,加深了此首鋼琴套曲「性格小品」(character piece)的味道,筆者發現,這樣的改編特別強調了各個「月份」所對應的副標題。舉例來說,二月 (February)的副標題為「狂歡節」(Carnival),拉斯卡托夫的改編除了利用弦樂呈現狂歡的氛圍外,更安排了低音提琴樂手吵架、互拍提琴的橋段;打擊樂器與團員口哨的使用,更能具現出狂歡節熱鬧不羈的氛圍。一月 (January)「在壁爐旁」(At the Fireside)也十分值得一提。一開始是弦樂持續的高音,預置鋼琴 (Prepared Piano)怪誕的聲響與之應和,逼真的表現出一月裡大雪紛飛、寒冷的感受。隨之出現的主題便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與前面冰冷的現代聲響有著顯著對比,然而作曲家仍不忘玩笑一番,古典、浪漫的主題出奇不意的被動了手腳,例如加入了弦樂的大滑音(glissando)。

七月(July)「收割之歌」(Song of the Reapers),拉斯卡托夫讓樂曲以一段固定的音形作為襯底(這固定的旋律為作曲家自行創作的)。既然是收割之歌,作曲家在這裡便安排團員隨著音樂大聲哼唱,像是農民虔誠喜悅的讚頌之歌,效果非常出色。九月 (September)「狩獵歌」(Hunting Song),作曲家讓首席吹奏類似小號的號角,作為狩獵時的信號。可是這號角的調性故意安排的與曲調不同,呈現出「走音」般的音響效果。最後要提及的是12月(December)「聖誕節」( Christmas),樂曲最後突然歸於寂靜,後方的音響撥放樂團預先錄製好的「一月」主題,音樂撥放時團員呈現定格狀,隨後結束整首樂曲。這真可謂神來一筆!至於這安排用意何在,筆者認為就留待聽眾自行想像吧。

整場音樂會的重點應為下半場菲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美國新四季」( Violin Concerto No. 2 "The American Four Seasons" ),此次演出為此曲的台灣首演。為配合此曲演出,樂團邀請美國前衛藝術電影教父喬納斯‧梅卡斯(Jonas Mekas)與其他三位外國影像設計師,為此曲打造專屬影像。菲利浦.格拉斯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同樣是以作曲家最廣為人知的極簡主義(Minimalist music)(又譯作極限主義)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四位影像設計的投影,不只讓音樂更具有畫面與色彩,同時更鮮明地傳達出極簡主義的特色。簡單來說,「極簡音樂」就是同中求異的概念,看似重複的節奏、旋律不斷循環,但其實不斷的進行細微變化,此首樂曲的影像投影便是此種風格。例如投影影像為車站中等車的乘客,乘客是靜態(靜止的),但因為鏡頭如跑馬燈式的不間斷播放,使得觀眾可以看見不同臉的表情。又或者在第二樂章時從頭到尾都在旋轉的樹,但是每一次旋轉都有著細微的變化;落葉、下雪、葉子轉黃、生長,乍看之下畫面都是相同的,但是細看又有許多的不同。

此協奏曲共有四個樂章,外加序奏(prologue)以及三首歌(三首歌安排在各個樂章後,例如第一樂章後安排第一首歌,然第四樂章未安排歌曲,因此共三首歌)。作曲家不標明四季所對應的樂章,讓聽眾自行感受。因為加上投影的緣故,舞台稍微做了一些燈光設計,序奏與歌曲的部分沒有投影,因此舞台只留聚光燈給獨奏家,而在「樂章」的部分加入投影,整首樂曲也因此顯得更有氛圍。雖然至德堂算是大型演奏廳,但演奏此首樂曲時讓筆者感受到室內樂般的精緻,波羅的海絃樂團與克萊曼在音樂上幾乎是一起呼吸的,而聽眾也隨之感受,在那演奏片刻,聽眾就是單純的面對音樂與自己,這正是筆者最嚮往的境界—聽眾與演奏家一起呼吸,音樂的距離感也因此縮減,這是很奇妙的音樂感受。因此,對筆者來說,春、夏、秋、冬到底是那些樂章已經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藉由音樂讓自己思考,藉由音樂探索,筆者認為,這就是基頓.克萊曼的藝術信仰。

整場音樂會,基頓.克萊曼最佳的表現應是此菲利浦.格拉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嚴格來說,基頓.克萊曼的黃金期可能已過,演出成果已不如年輕時的巔峰狀態。歲月是殘酷的,不只克萊曼,當今許多大師的演奏都開始走下坡(例如筆者近期聽到的祖克曼P. Zukerman、列賓Vadim Repin等)。克萊曼的演出比較嚴重的問題在於和弦的乾淨度,例如在音樂會第二首樂曲德斯亞尼可夫(L.Desyantnikov)改編皮耶佐拉(A. Piazzolla)《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Cuatro Estaciones Porteñas)裡,雙音或和絃拉奏時有雜音產生,且發生次數偏多。就姿勢方面而論,克萊曼從以前到現在都不算是非常標準,尤其快速音群的拉奏,大手臂的運用比較不自然,但技巧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是能否演奏出說服人的觀點。

若聆聽基頓.克萊曼的莫札特、巴赫錄音,便能感受到克萊曼強烈的個人特色,以及不同其他演奏家的演奏法。筆者總歸,音樂的斷句、樂曲結構(重心)的安排與弓法的設計,克萊曼有自己的堅持與獨到觀點。(例如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序奏後破天荒加入的裝飾奏,又或者莫札特樂曲裝飾音的打法)。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為例,一般演奏家總是刻意凸顯「探戈」舞蹈的特質,將音樂演奏的熱情外放,有些甚至顯得有些浮誇,然而克萊曼從不做表面上的情緒渲染,而是踏實的注意節奏感與對比,少了表面的效果,卻多了對音樂的認真思考。筆者聽了許多克萊曼的錄音,深深認為這位大師從來不在乎別人的觀點(甚至是評論),所謂擇善固執,克萊曼永遠用自己的「真心」詮釋音樂,而不迎合大眾膚淺的「主流」詮釋,在音樂當中,似乎總能自得其「樂」。

《寫給青年藝術家的信》是基頓.克萊曼的重要著作(中文版不久前上市發行),克萊曼在此書中用深刻精練的文字闡述對於藝術的追求,以及對於後輩的憂心與提醒。對音樂「思考」的能力,筆者認為是現在從事器樂演奏的學生們最欠缺的。以中國(亞洲)地區為例,大部分學生將自己關在琴房裡埋頭苦練,一味的追求技術,更糟糕的甚至覬覦成名後的名與利,基頓.克萊曼在書中便對此特別提出批判與警告,而筆者也同樣擔心,台灣音樂班的學生普遍不懂得用心感受音樂,不願意花時間思考音樂,而徒呼負負,抱怨音樂之路坎坷且狹窄,令人憂心。如何將自己走出去,取決的絕對是對於音樂的最真實「體會」。基頓.克萊曼縱使技術有些瑕疵,但是他的藝術與音樂層次卻令人難以望其項背,這讓筆者不禁想到以色列已故小提琴大師艾薩克.史坦(Isaac Stern)所一再強調的:「音樂家,並不是一種職業,也不是一件工作,更不可以是偶而為之,那是你的生命,是你深信不疑的奉獻,因此你要先相信這種熱誠奉獻,隨後…人們也會跟著相信你的熱誠。」光靠技術是不足以成為音樂家的,技巧是可以被克服的,重要的是如何讓音樂與生命從樂器中展露。縱使現在音樂界充斥著各式亂象,基頓.克萊曼依然默默的認真思考音樂、演奏音樂,並且敢於嘗試,筆者此次聆聽的音樂會有別於正式的古典音樂會,融入了一些跨界的元素,但這些嘗試絕非為了商業利益或是單純討好聽眾,而是以藝術之名,重塑四季音樂新風情。

《新四季》

演出|基頓.克萊曼(Gidon Kremer)與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
時間|2015/10/17 19:30
地點|高雄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