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線上展演備忘錄
Jun
30
2022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線上展演備忘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2次瀏覽

林真宇


2020年初,我遠距參與築起英國音樂節Liverpool Sound City的線上展演平台的過程。往後的兩年內,我們企劃且執行了許多線上的活動。從跨國的會議、線上音樂節、樂團的比賽,我們用線上的平台持續地創新,但也維持公司品牌的價值,在疫情的未知與千難萬難之中往前行。那年,英國國內音樂產業的工作減少了35%。而研究也一再顯示,疫情揭示了相關行業勞動結構本身具有的不穩定性。一路到今天,我也眼見現場演出復甦之後,平台的功能和未來,需重新被定位。

在英國疫情鋪天蓋地後,台灣也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病毒與人類、實體與線上將共存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在思考線上展演未來的此時,我想到了卡爾維諾。或許是被大師風範啟發,又或者只是亦步亦趨,我願為下一輪線上展演的太平盛世,留下幾則輕聲細語的提醒。

文化近用

當文化平權的重要性在許多國家,包含台灣,逐漸成為共識,文化與藝術的公共性普遍也被珍視。跨越身份、年齡、性別、地域、族群、身心障礙等,展演和文化內容能更平等多元,且讓不同的群體平等共享,不應只是淪為口號。當美國加州科切拉音樂節(Coachella)與英國格拉斯頓柏立當代表演藝術節(Glastonbury Festival)票價動輒上萬台幣且一票難求。美國的演唱會票價,成長的幅度遠大於通膨。【1】這些現象都再三顯示:參與演唱會或音樂節的價格是昂貴的,現場音樂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的。線上展演,或許能夠扮演這樣的角色:若下一輪太平盛世是混合活動 (Hybrid Events)的天下,線上展演內容的經營,或許可以往這個方向去,讓更多人可以跨越原本有的重重障礙,有管道可以聽音樂、看演出。

創作內容變現

在「內容為王」為口號,但仍有許多環境與科技限制的時代,YouTube或Twitch等平台,對於創作者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盈利、用什麼樣的方式盈利,其實仍嚴苛且缺乏彈性。內容有價,不該是在創作者累積了一定時數和觀眾之後才成立,而我們或許仍然缺乏可針對特定內容打包販售、適當調整訂價、但也能彈性訂閱不同型態內容的,更好用的平台。能夠持續鼓勵創作者在線上內容的變現,無論在疫情的催化之下,又或者是疫情帶來的改變裡,都極為重要。平台不應該凌駕於內容之上,亦或者限制內容變現的可能性。下一輪太平盛世裡,線上展演的平台,應能提供更彈性多元的功能,讓創作者可以繼續往前。

環境永續

現場展演與音樂節的魔力,難以計算。但能夠計算的,是每場演出裡交通、製作、人潮所製造的垃圾與碳排量。線上展演,能夠減少其中部分碳排量。英國非營利組織Julie’s Bicycle致力於計算音樂產業的碳足跡。他們持續開發並推廣創意綠能工具(Creative Green Tools),讓活動主辦者可以計算並衡量活動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回應2021年底的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諸多音樂節也開始具體規劃回應零碳經濟的承諾。線上展演仍會產生數位碳足跡,從數據的儲存運算,到影像的傳輸處理,其實對環境仍然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下一步我們能做的,或許是進一步釐清線上展演是否有取代部分實體演出、且減少碳足跡的潛能。在線上演出的執行上,若開發相關工具計算碳足跡,且如實體活動般廣泛運用減碳教戰法則,亦是對於環境永續追求的一大進步。

空間與科技平權

除了平等與便利之外,線上展演也被新的科技不斷影響,產生質變與新的形式。從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至延伸實境(XR),這些技術被許多不同的產業運用,而人們也逐漸能追求元宇宙裡各種沈浸式的體驗。然而,數位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免造成「數位落差」的擴大。城鄉差距、長者與低收入族群,很可能被排擠在這樣的新體驗之外。正如封城與隔離帶給我們的諸多挑戰,居住的「空間」,從有限的雅房套房至三代同堂的獨棟別墅,從來不是公平的。我們若期望線上展演,帶出下一輪「太平盛世」,務必要繼續詢問的是,在數位落差之下,我們所開創的,是誰的太平盛世?硬體、技術和空間上都面臨挑戰的人們,該何去何從?發展與運用實境技術的同時,必須時時回歸到人本核心,確認我們盡了全力縮小數位落差,讓明日的線上展演,在絢麗的技術之上,是更具有包容性的。

行文至此,我們能期待的明天,或許線上展演將持續發展出全新的形式,也讓「演出」在混合或者線上的場域裡,扮演更積極的社會與文化功能。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這個未來,還能夠被人文思考影響且牽絆。下一輪太平盛世的線上展演,若能促進不同群體的文化近用權,同時協助創作者變現內容、促進環境永續,且謹慎地捍衛科技與居住空間的平權,我相信這樣的太平盛世,值得前往和期盼。

註解:

  1. Krueger, Alan.(2021)。搖滾經濟學(林步昇譯)。天下雜誌。(原著出版於2019 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Aug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Aug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Aug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Aug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Aug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Aug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Apr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Apr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Apr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