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我」的迴圈中——《Dream Me》舞蹈影像創作實驗計畫
6月
23
2022
Dream Me(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4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舞蹈、影像、夢境的結合,是一場美麗的邂逅。

曾經,實驗影像藝術家瑪雅・黛倫(Maya Deren)於《午後的羅網》(Meshes of the Afternoon, 1943)、《舞蹈攝影習作》(A Study in Choreography for Camera, 1945)等作品裡,運用鏡頭語言,描繪夢靨的神祕性,捕捉舞蹈身體的象徵與造型,在「舞蹈影像」(Dance film /vidéo-danse)尚未被視為一種藝術類型之前,揭示這項美學的敏感度與豐富性。

在影像載體、夢中風景、舞蹈場面三者具經典意義的素材交織裡,賴翠霜舞創劇場《Dream Me》以獨自的手法,刻畫屬於當代生活的內在情境。作品主題延續創作者前作《倒.影》中,對於自我存在的探詢,並通過富於情節的編作與演繹,表達關於個人心理現象所面對的三個難題:壓力、清醒、現實。舞作中,這三則以夢為名的劇情和大段獨舞,呈現生理需求的失控、自我面具的偽裝、小紅帽的另類境遇,就像潛意識產生的景象,透露著不安、荒謬、奇幻的特性。於是,畫面中的身體,浸入日常表面下的細微感受、情緒或衝擊,讓生存處境、肉身意象,浮現出異質性。

演出裡,一種自我感受的失序,既透過神經質的反應、尿急羞愧的窘境、真實或虛構的模糊不清等內容和展現,反映出身心狀態,更藉由舞蹈的影像化語彙,顯露體力發散的痕跡。在這裡,舞蹈動作本身的流暢感和連貫性,讓位給影像剪輯;或者說,一幀幀的身體畫面,成為重組舞動姿態的基本元件,以便施以一種近似於立體派的創作手法,進行切換或接續。


Dream Me(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


舞蹈動作與影像剪輯

在畫面的串連下,確定的行動、完整的身體,被取代以斷片的軀幹、姿勢、表情;同一個動作的肢體局部特寫,或是各種距離、角度的取景,集結成同一人物的多面向身影。如在序場後的第一幕裡,鏡頭自女子的面容展開,緊接是她自衣櫥鏡前移動、跌落至沙發的背影,然後是轉身後的躺臥身體,以單手拾起一件衣服後滾落於地,接著,是她上身前傾坐於地、將衣物塞入袋的立姿、受袋子重量所牽制的側身、雙足,以及從單手到全身被拉扯出畫面景框的這一系列分鏡,猶如擷取、掃描身體運動中的每一個生命表面、每一段波動下的心緒。

關於焦慮的視覺描述,不只經由焦慮的動作指涉焦慮的存在,亦經由所在場地的生活感、不斷逃離的情境,影射人物之於現實、之於外在世界的緊張關係。舞蹈畫面所取景的實際空間,在夢境情節的投射中,成為人物進行離去的場景。隨著故事線,舞蹈穿梭於各個相應之地。如在第一個夢境中,女子被迫從居家空間離去、從巷道離去、從自助洗衣店裡遭受的羞困中離去。影像裡,空間的置換,直接而便利,不遠於人在腦海中進行的地點轉移。

同時,也由於舞蹈動作本身在影像中,不受制於起點到終點的連結,在這兩個時刻之間,因而得以穿插具有變化與密度的時空或心理遞進。在巷子裡的舞蹈場景,其中一幕如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畫作般,以顛倒方向呈現的變形地面人影,被插置於雙手觸撫著頭部的半身近景,以及行進腳步的特寫,這兩個鏡頭之間,彷彿為這趟尋常夜路,蒙上一股謎樣的詭譎氣息。如果說,典型舞蹈演出在現場據點釋放出感染力,舞蹈影像於此所展示的視覺情景,交融現實和夢境,使各種繁雜的思緒、逝去的記憶,皆化入身體,突顯內在難解的感覺和經歷。


Dream Me(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


Dream Me(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陳長志)

夢境之間的轉場,以抽象情節般的影像效果,讓畫面連結交錯,猶如夢的延續。第一個夢境的尾聲,離開洗衣店的女子,跑上街道。她急奔的畫面逐漸拉遠後,發現其原是反射於鏡中之影;隨即,另一名於鏡前水槽彎腰洗臉的女子,抬頭看向此面鏡。這兩位女子的夢境,彷彿剎那於鏡中交接,轉瞬各自返回各自的軌跡。

此處以鏡像作為轉場的剪輯。喻意上,猶如為夢境賦予「異托邦」(heterotopia)的意義,以反面形式呈現主觀認定的世界,藉以對照、對抗主流慣性;手法上,隱約喚起電影《接觸未來》(Robert Zemeckis, Contact, 1997)的著名鏡像場景,為平行宇宙的世界觀鋪設伏筆。 因而,奇想與未知的漣漪,不只衍生於夢境本身,亦衍生於夢與夢的相繫。

這支圍繞著存在、壓迫、冒險等感受的舞作,並沒有就此陷入沉重的調性,反而在影像與夢境的時空邏輯與現實翻轉中,強調積極、靈活與跳脫。此外,具情緒感染與引發想像的配樂曲風,為畫面整體注入一種朦朧晦澀然而輕逸的質地;部分如默片觀賞效果般的影片速度,讓動作有如上發條般,顯現出機械感的同時,也洋溢著活力和節奏。道具的大量運用,尤其是鏡子與面具,代表自我的表象與複數虛構,反覆替換,也反覆揭露。在這個「夢.我」的迴圈中,或許自己將成為自己的對手,在奇遇的最終。

《Dream Me》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22/06/05 20:00
地點|ACCUPASS Live線上錄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緊接著一個又一個無臉的自己從背後繼續包覆。被多個自己綁架的身軀和臉龐在狹隘閉鎖的空間中,宛如墓穴裡的木乃伊,但卻是有著靈動雙眼的木乃伊。(郭錦秀)
7月
17
2022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