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四支舞碼循序呈現了一個探索軌跡:從〈撩痕〉的聲音沙洲、〈錯/弱〉的觀看裂縫、〈仍在〉的日常重量,到〈隨从變〉的共在身體,構築從個體經驗到集體生成、從時間感知到主體消解的探索。
                        9月
                                12
                                2025
                            
                            
                            1720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9月
                                24
                                2024
                            
                            
                            1451
                        
                    主辦方與四位創作者的相互合作與調度,為平台找到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策展方法。這不但使創作者本身能進行創作經驗的積累,更替主辦方蘊生了頗具辨識度的平台樣貌,承接過往不同單位的策展養分,進而開拓一條全新的大門與方向,將整場製作形塑出一種小型舞蹈節的流程與規模,使得四首作品能夠各自獨立之餘,也得以串聯成為一檔完整的製作演出。
                        9月
                                13
                                2024
                            
                            
                            1397
                        
                    於是《舞到巷弄》不僅是在巷弄的空間,更也銜接了在地關係,藉由舞蹈表演連結了場域。雖然多數表演者為素人,然因動作發展與自身相關,使得表演美學嵌合關係,而能在限制中保有個人的特色。
                        9月
                                28
                                2023
                            
                            
                            3644
                        
                    緊接著一個又一個無臉的自己從背後繼續包覆。被多個自己綁架的身軀和臉龐在狹隘閉鎖的空間中,宛如墓穴裡的木乃伊,但卻是有著靈動雙眼的木乃伊。(郭錦秀)
                        7月
                                17
                                2022
                            
                            
                            1178
                        
                    如果說,典型舞蹈演出在現場據點釋放出感染力,舞蹈影像於此所展示的視覺情景,交融現實和夢境,使各種繁雜的思緒、逝去的記憶,皆化入身體,突顯內在難解的感覺和經歷。(謝淳清)
                        6月
                                23
                                2022
                            
                            
                            1521
                        
                    《他們》帶來的影響力,或許不單單只是這幾場演出便可說盡,來自服務業、教育、家庭、藝文、設計、工程與研究背景,甚至從行政工作退休的表演者們,經驗身體的方式已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些經驗很可能在演後,透過他們潛移默化至舞臺以外的各個領域。(楊智翔)
                        12月
                                09
                                2021
                            
                            
                            1453
                        
                    既然素人表演工作坊已不新鮮,移動式呈現也已頻繁可見,那麼,在《他們的故事》觀賞過程中,除了欣賞素人的舞姿、和空間互動的美感,筆者經常思考的問題是,觀眾眼前所看到的舞蹈表演是如何發展而成的?(楊美英)
                        10月
                                23
                                2020
                            
                            
                            2387
                        
                    賴翠霜和參與演出的幾位舞者曾經是「實質上的」異鄉人,在不屬於自己的國度生活,不是歸人,是過客,他們將這樣的生命經驗呈顯在《異鄉人》裡。⋯⋯離鄉是探索異文化的途徑,自我追尋是永無終點的旅程。(陳祈知)
                        11月
                                14
                                2019
                            
                            
                            2016
                        
                    米氏談的是有關回憶的故事,然而這麼多在人間真實發生的離開與重返,或為戰亂或為求學,當事人往往在語言、文化以至於回憶的差異下,形成多重的外國人、局外人,這或許是賴翠霜的《異鄉人》欲要表達的,人在不斷「移動」間形成隨處是家,卻無地可容的狀態。(劉悉達)
                        11月
                                01
                                2019
                            
                            
                            2063
                        
                    交織著錯縱複雜的愛情,想討論的東西僅此於呈現現象的本身,嘗試想把現今社會的愛情及婚姻現象表現於舞作之中,但僅是點到為止,其存有的空間,有待觀眾想像與省思。(蔡振揚)
                        11月
                                07
                                2017
                            
                            
                            1859
                        
                    多人版的雙人舞,巧妙地具現了速食主義下交往關係中的複雜性,主導者隨時可以牽起一雙手,又在下個拍點換搭上另一雙手,但交往鏈中的弱勢者只能在後搭著背;儘管舞伴有多個,卻總是守著一對一的動作,好似在感情的混亂中嚮往那唯一的理想形式。(吳佳茵)
                        10月
                                25
                                2017
                            
                            
                            1935
                        
                    聲音,並未能與舞蹈發生有趣的競逐關係,仍是以舞蹈為主體,也就是以賴翠霜熟練的舞作風格為中心,聲音的主要功能仍是以營造整體舞作氛圍為主,而未在賴翠霜綿密的編排套路與符碼密語中,脫逃出其他更寬廣的詮釋空間。(吳孟軒)
                        3月
                                29
                                2016
                            
                            
                            1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