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雜的意象,恰好的誤會?──令人疲於思索的《卡謬 誤會》
9月
10
2020
卡謬 誤會(杯具社提供/攝影黃亮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6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杯具社的《卡謬 誤會》以卡謬(Albert Camus)原劇本為底,透過意象劇場的形式來呈現。

原劇本有三幕,講的是離家二十多年累積了一定財富的兒子與其妻談到,希望回舊家帶母親及妹妹離開,前往海與陽光的幸福之地。然而,兒子不打算在入住現已成為旅店的舊家後,向母親與妹妹表明身分,反而希望暫時充當旅人從旁觀察,了解她們當前的處境。

至於母親與妹妹,則為了離開舊家,多次謀殺入住旅人,藉此累積金錢,為日後嚮往的生活盤算。由於這麼做等於每次面對客人都是訣別,故母女倆皆不欲在寒暄之外與客人深談,以免產生情誼。《誤會》的悲劇結局由此產生:正如兒子所願,她們視他為一般旅人,無差別對待,毒殺後棄屍河邊。直到僕人將兒子遺落的護照給她們看,母女的情緒才潰堤。

換句話說,不管全劇如何以對話開展故事、造就血肉,其骨架都指出:兒子和母女的行動本質上是沉默的,或者說,人際溝通時常是關閉或無效的。正因如此,我們只能在一次次誤會中,走向自己無法預料或跟自身的理想有著重大落差的境地。這也是卡謬一直以來的強烈關懷,即人世間的荒謬。

由此著眼,杯具社這次作品去除語言而僅以演員身體來表現,可謂直探卡謬原作本質,將之挪移為表現形式。為了增進理解,這番表現形式又結合意象劇場,賦予舞台場景、物件和影像以豐富的意義。全劇從頭到尾的配樂都不間斷(約有三至四段完整曲子,依序播放直至重複),演員的身體律動緊跟音樂節奏,緩慢悠揚、懸疑神秘。

卡謬 誤會(杯具社提供/攝影黃亮凱)

劇組利用重整後孫立人將軍官邸的局部空間創作,觀眾因而重返古蹟,體會置身於異時代建築的新鮮感。舞台場景是這樣的:觀眾在如意廳內面向日式拉門(由透明窗櫺構成,外有自然草地),舞台在拉門前方分為左右兩大部分。左邊是以白色長條細碎門簾搭起的布幕(雙層設置,前是門簾,後是布幕),上有海與陽光的投影(影像內容隨著時間緩慢變化,似乎利用了不易察覺的縮時攝影,非常巧妙),是母女倆的嚮往之地;右邊是如意廳原貌,幾乎沒有額外布置,呈現旅店風貌。

除了分置於這兩部分的兩張椅子,在它們中間還放有圍著護欄的嬰兒床,這也是全劇最醒目、功能最多、最發人思索的物件。藉由側著倒放並鋪上白布,床成了桌;甚至在某些段落,因為立起而令人聯想到棺,投影也能打在其上。「一桌二椅」的標準結構顯現,桌子上下左右皆成為表演空間。由妻子向兒子/先生搖動的一串鈴鐺有三個,代表了母、子、妹(女)的複雜關係。

在影像上,整部作品最令人歎為觀止的,肯定是著白色寬鬆連身裝的母親(葉依婷飾)走進門簾與布幕之間的段落:白衣因投影而模糊,在輪廓幾乎消失時,既融入實體白幕,又融入虛擬的陽光海灘影像,一下在此岸,一下又在彼岸,半鬼半人叫人分不清(在原劇本中,母親得知自己殺了兒子後,也跟著自殺);在不依靠新媒體素材的情況下,稱這種視覺表現為魔法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在演員身體步步推展的過程中,我卻不時掉入意義的黑洞,失卻了理解整起敘事的穩健步伐。因為實在有太多──不,是過多──隱喻了!種種物件的使用總是似有所指卻又不甚明確,演員動作配上那些物件後的「引人遐想」,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是筆者眼拙還是導演作態?我沒有答案。意象劇場所謂的「寓意於物象」難道就是這般?這也是走筆至此,我不曾寫到此作(可能)的真實故事,反而以卡謬原劇本替代,並且只分別述及舞台場景、物件和影像的原因。

舉例來說,由於兒子(李東陽飾)與妹妹(蔡晴丞飾)先後待在側倒著的嬰兒床中,並且妹妹裙擺胯下處有血跡,我以為此作有往兄妹亂倫方向詮釋的可能。這個說法若成立,作品主題將大變(卡謬在《誤會》之前所寫的《卡里古拉》涉及這個主題)。為了貼近當代關懷,導演完全可以靈活調動原始素材,但「亂倫」作為一種禁忌,完全有資格在「荒謬」和「悲劇」命題之外受到關注,實難屈居其他主題之下。我們知道,這三者在希臘悲劇中往往是不可分的,也許導演希望貼近於此?

當然,考量其他物件隱喻和演員動作,這個詮釋也可能不成立。問題是,那些物件和動作本身可被詮釋出來的意義已經太過開放和含混。好比全劇開始,妻子臉上貼著膜,稍後將其吞下;妹妹在嬰兒床下初登場時,臉上罩著布而不見其貌。以上兩者有共通處,但意味著什麼呢?此外,側倒著的嬰兒床後來立起又有何意涵?角色們架起它的動作可一點也不馬虎喔!

這或許就來到《誤會》全劇的最大限制,這個限制聞之於音樂,見之於身體。誠如前述,整部作品的配樂從未間斷;不僅如此,調性也頗一致。雖然偶現貝斯聲的彈性律動,但整體而言,都是以細緻電子聲響所表現的兼具現代感與幽玄氣息的低限主義(minimalism)作品。這些曲子或聲響之間的變化不夠大,而且沒有停止。

在音樂襯托下,演員身體的步調也極雷同,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板有眼,沒有鬆弛處,不易勾勒出起伏線。正是這個始終令人繃緊神經、屏息以待的節奏,導致我們──好吧,至少是我個人──總是在揣想、好奇著眼前的動作(配上物件、影像和舞台場景)究竟有何深意。我不覺得這是自己的「多想」,反倒是演員身體的表現處處都向觀眾暗示:「這裡可是有雙重含義或弦外之音喔!」這種情況多不勝數,令人疲乏,最終失焦,再也無力組合出一個完整敘事,除非先讀過卡謬原劇作。

不知上述問題是否就是「意象」之要領,抑或我也「誤會」了什麼,故正合創作者意?

《卡謬 誤會》

演出|杯具社
時間|2020/08/30 19:30
地點|孫立人將軍官邸如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