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銀三百兩《鳳凰變》
5月
26
2012
鳳凰變(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2次瀏覽

演出: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 烏梅酒廠

文 鴻鴻

王友輝是近年創作量最旺、也跨界頻頻的劇作家。相較於他編導的幾齣音樂劇、歌仔戲因情節粗疏而引起的批評,回到話劇傳統的《鳳凰變》在宏大的歷史視野中精心刻畫人物,卻功底紮實,拳拳到肉,堪稱他三十年創作生涯的代表作。

號稱台灣史三部曲首部的《鳳凰變》以鄭成功亡故開篇,正寫明鄭三代的宮闈鬥爭。主軸包括在地治理的路線矛盾與衝突,君臣、父子、太夫人與孫媳的競合關係,以及傳統政壇中的女性命運。雖然劇作家在節目冊內宣稱,此劇意不在「藉古諭今」,但這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宣示,卻恰恰反襯出自古皆然、於今為烈的政治亂象。所以,這部10年前完成的劇作,竟然預言式地呈現了樂生、大埔、文林苑的搶地議題,以及官辦奢糜節慶的夢想家現象,看來諷刺至極,彷彿正是為了此刻的觀眾而寫作。

其中有幾場關鍵戲,看得出著力甚深,令人叫絕。其一是官方強搶民宅民地建造庭園,引起監國(藩主鄭經之子鄭克臧)出手意欲為民申冤,卻冒犯了祖母太夫人、以及中飽發財的皇親。克臧之妻陳氏出言緩頰,卻引來太夫人遷怒孫媳。這段戲從治國方針轉到家務糾紛,得理不饒人的鄭克臧最後完全被架空,並埋下日後被害的禍因,峰迴路轉,十分巧妙。另一段則是克臧被害後,陳氏向太夫人討公道的戲。兩名隔代女子既互相理解、互相鏡照、又針鋒相對,恨與愧疚、同情與寬諒糾纏撕扯,雖複雜卻處理得有條不紊。我認為即以這兩場戲,此劇已可進入當代經典文本之林。

採取傳統敘事手法的優劣互見。例如全劇只見英雄要角走馬換將,龍套與民眾只能在一旁幫腔吆喝,毫無立場與個性。但集中表現的少數人物,卻能夠將鄭氏王朝的衰敗因果,勾勒得簡而不略。只是結尾陳氏自盡前的獨白突然文藝腔起來,配上頗嫌老套的獨立背影加上落花飄零,頗有蛇足之嫌。

王孟超將烏梅酒廠的障礙化為助力,以樑柱為界,區隔成環繞觀眾的四面舞台:一面是台灣輿圖、一面是花園走道,另兩面則是廳堂、內室,分別以延平郡王巨像與門神掛幅護持。導演調度上雖未如《如夢之夢》般,將環形劇場經營成全劇主題的喻示,卻也能有效地將觀眾包圍在歷史時空中,並在這光禿簡陋的建物內,達成迅速轉換場景的功能。

由於是文化大學的學院製作,雖有校友回鍋助陣,但整體而言,多屬超齡演出的演員難免生嫩,揣摩深具歷練的歷史人物,求形似已不容易,口條也時感生澀。但隨著劇情推展,多數要角都展現火力,仍足以誘使觀眾入戲。其中黃民安演出的馮錫範一角,將坦誠與深算處理得很有層次,游刃有餘,最令人印象深刻。演員全場不戴麥克風,增加了人物的親近感,也是可喜堅持。只是部分演員(如飾陳氏的朱家儀)似乎情感投入越深、音量越小。看來在規範化的古裝表演以及重寫實的方法演技間,眾人都仍有可以再摸索嘗試的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
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林真宇)
6月
30
2022
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林真宇)
6月
29
2022
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林真宇)
6月
08
2022
瓦旦試圖奠基在真實且當下的觀察之上,持續創生屬於自己的當代語彙。於是乎在瓦旦的作品中,我們似乎無須擔憂文化標籤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餘創作者的路將走得多遠,並且能走到何方而已。(簡麟懿)
4月
21
2022
除了少量的骨子老戲之外,更多的今人之作是一種現代議題的戲曲化表達,其內在的主題已經與老戲截然不同⋯⋯我並不認為「忠孝節義」的主題在今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價值本身與今日現實的媒合之處。(王逸如)
3月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