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 烏梅酒廠
文 鴻鴻
王友輝是近年創作量最旺、也跨界頻頻的劇作家。相較於他編導的幾齣音樂劇、歌仔戲因情節粗疏而引起的批評,回到話劇傳統的《鳳凰變》在宏大的歷史視野中精心刻畫人物,卻功底紮實,拳拳到肉,堪稱他三十年創作生涯的代表作。
號稱台灣史三部曲首部的《鳳凰變》以鄭成功亡故開篇,正寫明鄭三代的宮闈鬥爭。主軸包括在地治理的路線矛盾與衝突,君臣、父子、太夫人與孫媳的競合關係,以及傳統政壇中的女性命運。雖然劇作家在節目冊內宣稱,此劇意不在「藉古諭今」,但這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宣示,卻恰恰反襯出自古皆然、於今為烈的政治亂象。所以,這部10年前完成的劇作,竟然預言式地呈現了樂生、大埔、文林苑的搶地議題,以及官辦奢糜節慶的夢想家現象,看來諷刺至極,彷彿正是為了此刻的觀眾而寫作。
其中有幾場關鍵戲,看得出著力甚深,令人叫絕。其一是官方強搶民宅民地建造庭園,引起監國(藩主鄭經之子鄭克臧)出手意欲為民申冤,卻冒犯了祖母太夫人、以及中飽發財的皇親。克臧之妻陳氏出言緩頰,卻引來太夫人遷怒孫媳。這段戲從治國方針轉到家務糾紛,得理不饒人的鄭克臧最後完全被架空,並埋下日後被害的禍因,峰迴路轉,十分巧妙。另一段則是克臧被害後,陳氏向太夫人討公道的戲。兩名隔代女子既互相理解、互相鏡照、又針鋒相對,恨與愧疚、同情與寬諒糾纏撕扯,雖複雜卻處理得有條不紊。我認為即以這兩場戲,此劇已可進入當代經典文本之林。
採取傳統敘事手法的優劣互見。例如全劇只見英雄要角走馬換將,龍套與民眾只能在一旁幫腔吆喝,毫無立場與個性。但集中表現的少數人物,卻能夠將鄭氏王朝的衰敗因果,勾勒得簡而不略。只是結尾陳氏自盡前的獨白突然文藝腔起來,配上頗嫌老套的獨立背影加上落花飄零,頗有蛇足之嫌。
王孟超將烏梅酒廠的障礙化為助力,以樑柱為界,區隔成環繞觀眾的四面舞台:一面是台灣輿圖、一面是花園走道,另兩面則是廳堂、內室,分別以延平郡王巨像與門神掛幅護持。導演調度上雖未如《如夢之夢》般,將環形劇場經營成全劇主題的喻示,卻也能有效地將觀眾包圍在歷史時空中,並在這光禿簡陋的建物內,達成迅速轉換場景的功能。
由於是文化大學的學院製作,雖有校友回鍋助陣,但整體而言,多屬超齡演出的演員難免生嫩,揣摩深具歷練的歷史人物,求形似已不容易,口條也時感生澀。但隨著劇情推展,多數要角都展現火力,仍足以誘使觀眾入戲。其中黃民安演出的馮錫範一角,將坦誠與深算處理得很有層次,游刃有餘,最令人印象深刻。演員全場不戴麥克風,增加了人物的親近感,也是可喜堅持。只是部分演員(如飾陳氏的朱家儀)似乎情感投入越深、音量越小。看來在規範化的古裝表演以及重寫實的方法演技間,眾人都仍有可以再摸索嘗試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