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2019年TT不和諧開講,以「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為題,由表演藝術評論台策畫,並與PAR表演藝術雜誌合辦。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也是本次主持人紀慧玲,因表演藝術評論台自2011年開台所累積的大量評論書寫,促使其不斷思考這樣的「過量生產」是否有產生實質意義?無論是對評論者、對創作者、對文化政策或是對藝文生態,是否確有產生影響?(評論台編輯群)
3月
11
2020
當失去是必然事實,面對傳統流逝,「追本」的意義是什麼?不是單純為了保留(我們很明白傳統是不可能完全被保留的),而是「感受到流逝」本身就是意義。於是,「忘本」不是一個詛咒,而是證明「本」存在的事實。我們被說著族語台詞的朱安麗感動的同時,更是宛如會飲後的釋然。(程皖瑄)
12月
12
2019
想要全面處理民生劇評仍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現階段只能簡略地提出幾點觀察或思考的輪廓。首先,這時期劇評鎖定的書寫與閱讀對象都非常的精準⋯⋯甚至不只是分析劇本與表演,而是豪邁地辨識與詮釋編導的意圖、語言與符號的意旨與創作的用意。(汪俊彥)
11月
04
2019
《相思唱歌仔》在此時此地的發生,或許作為一種情感脈絡與展演歷史「承先啟後」,於場館的當下黏合過去與現在的在地,更得著實展現其「展演意義」不止於「演出當下」,而可能也在面向過去的當下思考未來的下一步。(吳岳霖)
10月
26
2018
這齣戲的畫面(尤其是燈光)是十分讓人動容的,簡單的一桌二椅和四方可進出的空間,演員面向和走位調度,都充分地將京劇元素容納入小劇場中。中西方劇場的距離本來就沒有想像中遙遠,如何將兩者巧妙結合,只仰賴於編導的功力而已。(方尹綸)
8月
06
2013
同樣在「戲曲/小劇場」的脈絡下,探索「戲曲」與「小劇場」互為所用、騰挪越界的可能性;同樣在一方氍毹、完全空臺的乾淨場域中,講伶人的事、演伶人的戲。《青春謝幕》所述故事單純且集中,故能步步推進,層層深挖。(張啟豐)
8月
05
2013
《LAB》與本次的兩部作品中,有時仍帶有非常強烈的“work in process”的過渡性格。一方面,這種對過程抽絲剝繭的理性實驗態度開發了現場的視聽美學經驗;另一方面,我很期待劇團未來可以在敘事上有更完整的結構,無論是透過使用戲劇文本,或是與劇作家合作。(陳佾均)
7月
27
2013
大量插科打諢的口語笑料,不但削弱了原劇本的語言笑料,甚至拖垮了原本的精巧結構。但更嚴重妨礙劇情推展的,更是那與劇情完全脫離的歌曲和舞蹈。來自多位作曲者的流行風歌曲,常常中斷劇情進行的情緒。(謝東寧)
8月
27
2012
劇中飾演馮錫範的黃民安,雖然演的是相當典型的反派角色,但他在聲音的掌控上有一種渾厚的能量,使其在臺上光口條便能沉穩的掌控全場,也活化了角色的性格,為整場戲加分不少。飾演董夫人的溫思尹也令筆者驚訝,雖在肢體演技的展現略顯薄弱,但她跨越年紀的老婦嗓音相當穩健。(鍾惠斐)
6月
04
2012
整場戲劇裡的最大敗筆,許多橋段中有很多的哭戲或是情緒高漲的過程中,需要音樂的提味,但卻沒有適時的出現以帶領著觀眾進入高潮,讓整個戲只剩下演員單薄的哭戲聲音,也把戲劇的靈魂給哭走了。(陳宜嬪)
5月
30
2012
劇作家在節目冊內宣稱,此劇意不在「藉古諭今」,但這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宣示,卻恰恰反襯出自古皆然、於今為烈的政治亂象。這部12年前完成的劇作,竟然預言式地呈現了樂生、大埔、文林苑的搶地議題,以及官辦奢糜節慶的夢想家現象,看來諷刺至極,彷彿正是為了此刻的觀眾而寫作。(鴻鴻)
5月
26
2012
登上國家戲劇院其實只是演出場域的改變,可以增設多種現代技術在作品中,但本該擁有的演員丰采卻難以在《安平追想曲》中發覺,唱得雖好但少了戲劇性,文學性也略顯不足,在國家戲劇院裡的演出卻被動畫、音樂、燈光等技術喧賓奪主,觀眾所看的不是技藝反倒是技術,這樣看來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不過享有片刻的虛榮,下一步秀琴歌劇團該怎麼走是要深切思考的。(黃佳文)
5月
09
2012
藝術總監兼編劇、導演王友輝傾全力打磨拋光,將原屬外台戲班常見的粗礪質感替換為骨瓷般秀緻精巧,並且鎸刻以詩情洋溢的唱詞於其上,於是,一齣完全符合文人雅仕品味的盛宴嫣然開展,視覺、聽覺、觸覺美不勝收,巧笑倩兮,宛若「窈窕淑女」翩然降臨。(紀慧玲)
12月
30
2011
脫胎於一首傳唱多時的臺灣歌謠,《安平追想曲》本身就充滿了歷史感與在地記憶:海洋的召喚、港邊的鄉愁、混種的命運與對混種的同情理解。本劇也精心結合了音聲、畫面、文詞等元素,成功地召喚了這些情思,給了我們一齣高質感的現代歌仔戲。(謝筱玫)
12月
2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