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件劇場在視覺藝術與偶戲的基礎之上發生,當各式媒材開始取代真人演員,我們對物件的想像可以至多遠?物件和人的關係又是如何?
臺北兒童藝術節邀演作品《格列佛的夢》,以全機器演出為主打。舞台上沒有真人,連樂器伴奏也都是機器與程式的設計。在人工智慧也能贏過世界棋王後,全機械裝置的劇場是否能帶出不同於真人的劇場的局面?很可惜的是,《格列佛的夢》給出了提問和期待,然而卻仍僅留在「人的想像」。
格列佛的夢(臺北兒藝節提供)
《格列佛的夢》以經典文學《格列佛遊記》為靈感來源,再將格列佛帶至外太空,探循宇宙大爆炸的成因。在星際與星球間穿梭的格列佛,也像是小王子,藉著不同的遇見,揭露了一個個世界觀與困境,以及關於生命的可能。相比所設定的浩瀚宇宙,黑色布幕架出的舞台空間相對狹小,各式投影和星球機械裝置雖在初亮相時令人驚艷,卻往往僅形塑出平面與單向的視覺與動感。奈米機器人的小人國厘厘普是平面的,它們的移動都是同向、重複、可預期的;女體與情慾的星球葛倫達爾克力奇也是,雖然投影和面板試圖疊合與打破人形,但仍是以人的概念在回應。最後的渡鴉星球上,形塑宇宙、代表智慧的渡鴉亦然,渡鴉裝置除了嘴巴以外幾乎無法移動,在思考與形體上也是以人為原型,並無動物的生命力與野性。是以,全由複雜機械裝置呈現的《格列佛的夢》,仍舊是「人類的夢」,甚至是過分寫實的夢。即使將想像拉至宇宙,即使以科技來做創新,但仍舊在複製人類的形貌與思維,無有開展。
相較之下,演出長度只有十七分鐘的《恐怖露營車》,簡單卻深刻地依循人的想像脈絡,以物件驚喜地營造氛圍。《恐怖露營車》由實際的生活空間開始,觀眾從明亮炙熱中山堂戶外廣場,在導演與操偶者的半恐嚇與提醒下,「自願」過渡到幽暗陰冷的窄小露營車。因為空間狹隘,視線也被迫只能向前,看著前方木條的空隙形成的舞台上演一位女子在汽車意外後,被不明人士襲擊的過程。整個演出沒有具體的人形,只有說明前因的小紅車、象徵女子的鮮紅高跟鞋、代表歹徒的登山鞋、突然出現的動物、娃娃等,營造出詭譎驚悚的感受。狹小的露營車、暗藏的空間機關,以及短少的光源和突來的聲響,創作者利維爾‧哈努巧妙地根據空間、聲光和物件的特性與符碼,營造了所有可能的恐怖。
恐怖露營車(臺北兒藝節提供)
這樣的恐怖又有種惡趣味,在突襲的驚嚇後、看清了恐懼是怎麼形塑時,便形成了種幽默感。詭異與趣味,都是奠基在「物」的特性與轉譯上。《恐怖露營車》雖是在人的想像與經驗中鋪陳的故事,然而創作者清楚地辨識出恐懼經驗的元素,不刻意在故事中形塑出「人」,而是讓所選擇的物件,直截且堆疊地承載與展演恐懼,讓物誘導人的想像、玩出趣味。儘有短短十七分鐘,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以物件為主體的可能外,公休劇場在《平行世界越來越擠》中,企圖「錯誤的使用人造物」【1】,探尋人與物的關係:組合衣櫃變成垃圾桶、游泳圈成為嬰兒床、水管成為通話裝置,根據物件的特性轉換思維,擴大的想像的可能。
平行世界越來越擠(公休劇場提供)
《平行世界越來越擠》,並沒有明顯的劇情。一開始先是三人共同組裝組合衣櫃,然而完成後卻在其中丟棄餅乾垃圾,甚至推倒之。衣櫃倒下時連帶將連結兩個空間的走廊上排練的骨牌推倒,順著骨牌也帶領觀眾走至另一空間。在嬰兒床(泳圈)上的演員,被另一女子從口中不斷夾取出各式物件。最後女子遛著電動狗離開、但之後卻也被牽上同一條狗鍊,在廊道中掙扎無法前行。嬰兒的演員後來戴上墨鏡,泳圈成為沙灘躺椅,喝著珍奶。前方廢棄物堆積的衣櫃中走出衣著華美的跨性表演者,如在選秀節目般對嘴唱著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之後兩個孩子對著「肚子」不舒服吃過胃藥的水管互吐著歧視的語言笑鬧著。另一少年出來從廢棄品中拾起對他有意義的物品,最後大家分類與回收,卻又交換著物件玩著自殺遊戲。演出中物件的意義不斷被轉化,人與物的關係也是,並且人也被物化著。在一堆雜亂之中,物與人似乎也因此趨於平等,稍稍鬆動了人對物的絕對主宰與消費。
當《格列佛的夢》以機械擬人卻失去了裝置自身展演的可能,《恐怖露營車》藉由物件符號與特質聚焦勾引出人的想像,而《平行世界越來越擠》則藉由轉化概念,模糊物與人的關係及定位。三檔演出各自呈現了物件在劇場的幾種可能。而如漢斯─提爾‧雷曼所說,物件劇場令人著迷的即是當人與物的邊界開始模糊、消融與跨越,以之召喚出物件的靈魂,化人為物、化生為死。【2】物件不該只是「人」的替代品,而是人與物、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與權力展演。作為觀者的我亦期待著,物件劇場有著這樣的意識,展現人為主觀與擬人以外的可能。
注釋:
1、《平行世界越來越擠》演出概念可見:http://www.artistvillage.org/event-detail.php?p=4021
2、參考漢斯─提爾‧雷曼(Hans-Thies Lehmann)“Der Körper und die Dinge“ im “Postdramatisches Theater”, Verlag der Autoren, 2008. S.38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