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浸娛樂,直面人生《來生簽證》
3月
15
2021
來生簽證(拾光號提供/攝影廖韋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47次瀏覽
黃馨儀(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有一場超越劇場的革命正在成形,你是其中的一部分。說故事日漸大眾化。在一個與社交媒體及其帶來的互動密切交纏的世界,一場回返的運動——以舊形式的娛樂擁抱互動——正在興起。這是新觀眾所在之處。

——傑森・華倫:《虛擬真實:沈浸式劇場創作秘笈》

「如果有來生,你想要什麼?」這個提問貫穿了《來生簽證》的參與歷程。而相較於近年來越來越多以「沈浸式劇場」包裝的娛樂活動,《來生簽證》僅以「沈浸式娛樂」自稱,卻富有劇場創作的嚴謹。

當參與者踏入象徵隱藏在大稻埕時空縫隙的老宅,便已是等著被轉運進入來生的角色,並被給予來自二十四節氣的新名字。整體活動也在演出前便開始鋪排:如同航班起飛一般,開演前即收到check-in的通知,先報到訂製旅票。在報到過程中便引導設定具體願望,並思考來生想要圓滿何種目標?是成就個人生命的「東宮」、滿足人際關係的「南洋」,又或者是奉獻大我的「北嶽」。帶著「吾願來生,沒有遺憾」的念頭,在老宅裡,與所有待轉生的玩家一起為來生努力。

《來生簽證》在敘事上有兩條軸線,一是參與者個人的生命圓滿歷程,實以「人生拍賣」的概念,透過投注、競標兩階段活動爭取想要的生命價值。另一線則交織改寫自蒲松齡《聊齋誌異・畫皮》的故事,觀看與協助尚不得轉世的王生、畫皮與隱士的身世與信念,並對應做出自己的生命選擇。三人的故事也是主要的演出部分,表演者同時作為核發來生簽證的簽證官/引渡人,遵從孟婆的指揮命令,並揭示角色前生困境,提供參與者連結自身的思考。

來生簽證(拾光號提供/攝影廖韋倫)

王生、畫皮與隱士三人也代表著來生的主要目的地的意涵:東宮、南洋與北嶽,既要帶領與銜接活動,又要保持於角色中和參與者應對。不過要介紹與交代第一軸線的遊戲方式,難免稀釋了劇情,也限制表演空間。據此《來生簽證》試圖以半白話的語言,搭配對應的身段與手勢,加深觀看的表演性。四位角色在色彩與款式上截然不同的服裝,也都和參與者建立區別。儘管構想完整,但表演者消化文白交雜的語言狀態不一,三名角色的關係也若有似無(尤其應該有深刻情愛糾葛的畫皮與王生),時常略顯生硬,一如演出空間一般「卡在時間縫隙」,不知到底是時空差異,或是錯譯了疏離;而所在老屋的情調雖然點綴了時代氛圍,然狹窄的格局卻也侷限了「黃泉」的茫然未知。於是既無橋嘆也無黃泉遙想彼岸,我們如同角色被困在前生的遺憾中,無法有更開展的視野,甚至沒有豁然超脫的可能。

這樣的侷限或是因為《來生簽證》雖以遊戲的方式邀請參與者許下對來生的企盼,實則在探問現有此生與當下:到底自己是誰、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完成什麼樣的生命、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被替換名字、戴上面罩,沒有面孔的我們,兩小時中無論是否投注、是否競標,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希望的簽證牌。每個行動都是選擇,而在選擇與投注的過程中,也都會聽到困於此的角色的企盼。不過獲得再多,終得在最後做出一個選擇,帶著最想要的祝福/來生願望離開。

現今在台灣的「沈浸式劇場」作為難免的「沈浸式娛樂」,以資本挹注對應高票價,加強刺激參與者各種感官感受,為習慣虛擬網路世界的現代人提供新的經驗刺激。我們消費,購買更立體如戲的人生。如果消費已是事實,作為「劇場」可以再多做什麼?或許我欣賞的就是拾光號的創作團隊誠實地直面了這點,藉由完整的娛樂體驗的包裝,多邀請參與者一起經歷和思考,即使只是對於自己的來生,卻能匯聚成新的未來風景。

經歷過未知不安的2020年,《來生簽證》以細膩的架構製造沈浸的可能——完整的敘事、精緻的空間與道具設計、清楚的觀演與參與關係,在混沌的亂世提供一個溫柔檢視自身的可能。雖然在演出前便得先決定目的地/人生價值,但在參與過程中卻保留著變更與替換的選擇,在這樣的擺盪中也對應出可能的社會我與真實我的差異。當然離開現場,可能又會有別的現世困境,但至少在這一晚,我們共同在遊戲中認真的望向來生。

《來生簽證》

演出|拾光號
時間|2021/02/23 19:30
地點|台北迪化街某處的時空縫隙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