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導覽(舊)城事《拆除中:了後liáu-āu》
11月
25
2019
拆除中 : 了後liáu-āu(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4次瀏覽

楊智翔(高雄大學專任助理)


週日夜晚,行走在一條緊鄰鐵道旁的路徑上,「我們就快要到了/我們就快要到了/我們就快要到了……」一列一列火車行經,他說的話被迫中斷、拉延、抹滅,可我們仍不疑地、持續地跟隨行走,身體不斷地被牽引、運動,就像腳底下這座城市一樣,不斷地向前邁進、勇往直前,可我們究竟要去哪裡?城市即將抵達的未來,究竟又是什麼地方?

他是王挺之,《拆除中:》計畫發起人,自2018年底持續關注、紀錄臺南鐵路地下化過程「南鐵東移」所引起的一連串城市記憶變遷與徵地居民抗爭的經歷。透過策展,將計畫所得的資料藉由臺南在地藝術家的創作,拼貼而成一場場「行動」。《拆除中:了後liáu-āu》(以下簡稱《了後》)是繼《拆除中:樹、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於今年臺北藝穗節拿下年度大獎「永真藝穗獎」後,返抵創作初發地再製/重置的臺南即刻重演/回饋場。

《了後》集結多段錄像、物件陳列、聲音、表演與口述於現地完成創作,官方資訊顯示:演出完整內容含現地創作演出、紀錄片放映、簡單共食與甘苦座談。【1】說是演出,行走過程裡,他回應不經意路過的居民、路人「我們正在導覽」此一描述或許更為適切。觀者參與其中,面對拆除現場的真實地景、人物,更像是一群誤闖「南鐵拆遷紀實特展」現地博物館展場的驚魂。虛構的破碎敘事文本在身體力行的「行走」與「閱聽」之間,逐漸模糊了選擇觀看的視角,夜深寂靜,不停呼嘯而過的火車,不時警醒著一路遊魂:這場虛構的導覽,是此地正在消逝的既存。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當一行人行至新樓醫院斜對角地藏王祠舊址旁,觀賞地藏王菩薩搬遷紀錄片時,一名騎士帶著小孩下車,加入我們觀看的行列。火車不時自我們背後鐵道咖噠咖噠經過,小孩興奮的向爸爸討手機拍照,無意間的停留,引起父子共度一段只有彼此與火車的追憶時光。此一插曲,正巧連結導覽尾聲一段口述,內容記述一位臺南爺爺向臺北出生、從未看過火車在地上跑的孫子,炫耀臺南有多麼獨特的景象。

火車在地上跑不是臺南才有,有什麼大不了?《了後》要我們看見的變遷不只是此地地貌與居民本身,觀者的既存記憶隨著這場導覽的移動過程,將會奇異地鏈結起來。口述者問:「兩個小時以來,你有算過身旁經過多少輛火車嗎?」而王挺之亦曾問:「你知道一間房子要被拆,需要幾道程序嗎?」、「你有聽到地面下的水聲嗎?」、「你知道臺南的路面為何起伏嗎?」此作精彩之處便在於,創作者將場域安排在城市即將被遺忘的晦暗角落/不明的路徑(正是文本現場),這樣既邊緣又略帶超現實的氛圍,在輕度辛勞的「動態行走」之中,冷靜地詢問就在你身旁所能看、能聽、能觸的各種細節(尤其是有標準答案、理性的提問),並且補述你已不可看、不可聽、不可思的過往史實(或田調而來的軼事)。在咀嚼這些疑問與自身關聯的同時,誘發觀者檢視生活經驗裡那些細微變異對自身的影響,進而提起關注眼前正在發生的議題意識,使展演本身的虛構本質(創作而來的表演、組合而來的敘事)不斷在「現場」引起議題本身隱藏的表演性,創建深具可看性的議題展演/展覽,活化議題本身,也激起討論的可能。

情境中,身著碎裂飄逸白色布幔行動者(表演者李錚錚),多次在空曠場地傾倒亮白粉末並柔舞身軀,同時導覽員王挺之叨絮自己兒時泳訓班幾段破碎記憶,一度擒住表演者咽喉使之苦痛萬分,而後又任其輕盈地飄離,相關段落相對較令人費解。而最為人動容之處,落在一群人被帶進一路狹隘暗巷,突然身著花布掩面者騎機車硬闖,擴音機裡傳來一段阿姨每日至拆除戶撿拾鋼筋販賣的日常,突然有一天消失了,原來是老了太重搬不動了。這段安排令人驚豔,特別是我們正身處拆除戶、非拆戶的界線(居民還剛好穿越我們,啟動鐵門回家,一度以為是展演安排),那種空間壅擠、狀況不明、虛實錯綜的片刻氛圍,確實將我們帶往現地曾存的「事件」,沉浸那位阿姨的「生存現場」,得以與之共感生活的各種無奈。

儘管透過參與展演(一大群走來走去的觀眾始終成為路人焦點)未能擴展對於事件本身的理解,觀看立場似乎也相較單一(多以迫遷戶回望荒涼落寞的原居地為主),且並未將題旨「拆除了後」作更延伸的展現,然此作試圖在策展之於導覽跨域現場之於展演之間,探勘街區與劇場的可行性,並從議題裡引發「我想要怎樣的生活?」自我存續的思索,值得後續進一步追蹤計畫往後的發展,畢竟城市的未來永遠與人將往哪裡走有關。


註釋

1、資訊來自團隊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ocolateROSEspace/(檢索日期:2019/11/19)。

《拆除中:了後liáu-āu》

演出|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時間|2019/11/17 19:00
地點|臺南市東區青年路232巷(青年路平交道旁拆遷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參與《後寮現地》的經驗,使我連結起一年餘前在台南經歷的另一個藝術創作行動《拆除中:了後liáu-āu》,也是以導覽為形式,在城市即將進行變更的區域進行大規模的遊走⋯⋯。本文以此二作並置書寫,意不在鉅細靡遺地描述每一個創作者的作品與行動,而是因二者在面對相類似的議題⋯⋯(梁家綺)
2月
24
2021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