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聲若詩文《王與后的對話》
4月
01
2019
王與后的對話(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2次瀏覽
王亭又(高中教師)

高雄市國樂團(後簡稱高市國)一直是台灣南部國樂團的代表,這期樂季更是邀請了許多中國的演奏名家來台表演,而《王與后的對話》則是邀請了二胡名家于紅梅演出。除了中國名家外,也有高市國的琵琶首席趙怡然協奏,並邀請新加坡華樂團的指揮葉聰客席。此次演出的曲為《海路》、《獅鼓弄清韻》、《墨梅》、《青紗帳》、《阿曼尼莎》、《澳門隨想曲》;就演出的安排上,是我比較喜歡的模式──快慢、合奏與協奏交錯。畢竟若是相同的表演方式,總是讓人容易疲憊。

在聆賞合奏曲時,可以了解到指揮的諸多處理,或者音響效果的設計;此外亦能看出樂團的實力,而高市國的優點一向在於其整體的和諧度。本次演奏的合奏曲中的《海路》選自國樂交響樂《海上第一人─鄭和》的其中一個樂章,這首曲子描寫的是明代鄭和下西洋的場景,於是開始便是熱鬧喧騰的吹打聲以及彈撥弦樂的快速音符,將船隊盛大出航的場景勾勒出來,接著由笛子模仿海鷗聲,彈撥、拉弦模擬海浪等聲響,而中嗩的旋律則將我們帶到了南亞的市集,彈撥的襯底亦將異國的風韻點綴得更濃厚。以往常見的處理手法,到了中嗩旋律一段,往往顯得張揚,但指揮處理得更有嫵媚跟含蓄,這是我覺得特別之處。

《獅鼓弄清韻》琵琶協奏曲是由高市國的彈撥首席趙怡然演繹,全曲的琵琶描摹出舞獅的場景,琵琶的無論是推拉、絞絃、提絃、拍板、摘音、泛音等聲響都在本曲裡完整展現,「輕攏慢撚抹復挑」大概也無法道盡現代琵琶的各式技巧。演奏家與樂隊配合得恰到好處,頗能將舞獅的各種情狀以音樂呈現,而曲中運用到兩把不同定絃的琵琶,亦可見本曲的難度。觀賞完演出,感覺若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來形容,我想大概是最適切的句子了。

《墨梅》與《阿曼尼莎》則是由演奏家于紅梅所演出的二胡協奏曲。《阿曼尼莎》在網路上已經是十分常見的曲子,也有許多人詮釋過;不過,于君的演出除了強大技巧外,更多了些音樂風韻,音符的準確與旋律的生動都已不在話下。一如明代劉嵩的詩中所道:「馬尾震蕩迴春嬌」可以稍稍形容于君的風采。然而《墨梅》更是讓我感受到音樂的深厚。《墨梅》是于紅梅創作的曲子,相對《阿曼尼莎》本曲雖然在技巧上有些見絀,但如曲介所引用王冕的詩:「不要人誇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真正好的事物無需華麗的外觀、眩目的技巧,如陶淵明的詩、司馬溫公的文,也如袁宏道云:「世人所難得者唯趣……惟會心者知之。」《墨梅》的旋律動人、演奏家的氣韻生動,用以詮釋音樂家的道,知音者自能領略一二。

然而演出不可能毫無缺點。一直以來在至德堂聽國樂,協奏者的麥克風似乎都未能盡美,此次演出則是協奏淹沒在樂隊中。另外,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國樂大多是標題音樂,若有一些相輔的文字或影像,或許能讓更多民眾了解曲子的內涵。在樂團的配置上,由於交響化的關係,許多指揮都會以弦樂在外,屬於國樂特色的彈撥反而一直往內部,這也是身為彈撥人的一點感慨。國樂的演出已經有固定模式,但如何保持特色,或者跨界合作、推陳出新,並更加推廣深耕,也是身為高雄市國樂團忠實觀眾的一點期盼與拙見。

《王與后的對話》

演出|高雄市國樂團、葉聰(指揮)
時間|2019/03/23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現代國樂的演化過程中,樂團雖然以西方管弦樂團的模式及其音樂表現技巧為演進依據;但就樂團表演所呈現豐富多元的傳統民間題材及民族交響化音樂風格的展演等現象而論,現代國樂團即以此種中西文化元素的交融特質,進而塑造深富現代生命意涵的樂團組織。(陳詩涵)
4月
08
2019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定論植物們是否喜歡這系列的音樂會,如果它們書寫評論或交換意見又將如何進行。我們就算能透過科學實證論斷植物具有一定層次的感知能力,仍舊無法判斷植物們是否具有「喜歡」這場音樂會的統合性價值判准。
9月
22
2023
反而更確定當我們當論藝術經驗時所帶來的局限,我們試圖靠近的或許終將是人類中心下對「非人類中心的想像」,喚醒的是人類對共生關係的想像。
9月
22
2023
校友團的形成與學校為核心,擴散而出,當變成民間獨立樂團時未必有學校的奧援,於是在工作的校友們成了最主要的資源來源,擴大樂團追求音樂都是好的目標,不過如何從中權衡得失,或許就是樂團主事者要不斷思量的。
9月
14
2023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時隔三年,終於又展開巡迴了!一進到音樂廳,自團員們開始前在台上的練習,每個樂器輪流不停歇地演練著當晚曲目最困難的片段,便能輕易感受到專屬年輕樂團的熱情。
9月
14
2023
捧著「邀請」的思維,嘗試把自己放在「合作」的角度。畢竟舞台上的夥伴,也正用心地高歌、邀請你進來這個情境氛圍——有時候,就只差一點勇氣與自信。
9月
07
2023
近幾年新成立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於在地居民、藝術家共同努力下,成為文化復振、藝術創生及探討永續生活的據點,常舉辦各類親近土地與文化的交流活動
9月
05
2023
音樂節的官方聲明表示,林昭亮與其妻何瑞燕將不再參與未來音樂節的一切事務,音樂節也將遴選新任負責人,並且執行組織變革,以筆者有限的想像,還是認為社會大眾很難不將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與林昭亮劃上等號,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