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音樂對話《哈根四重奏35週年榮耀之夜》
2月
26
2016
哈根四重奏(鵬博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1次瀏覽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1981年成立的哈根弦樂四重奏(Hagen Quartet),於今年(2016)訪台,慶祝該團35周年。此次音樂會曲目,選擇了兩闕室內樂經典--蕭士塔高維契《降e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D. Shostakovich: String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與舒伯特《G大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 (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5 in G major, D 887)。這兩首極具份量的樂曲,撐起將近兩個小時的音樂會,其演出可謂十分成功與精采。台灣樂壇普遍有著好大喜功的習慣,通常音樂會曲目俏麗,再加上廣告的宣傳,使得大型樂團訪台每每造成「人來瘋」,頗有湊熱鬧的味道。然而年初的這場哈根弦樂四重奏,沒有過多的宣傳,但室內樂「老饕」卻早已期盼已久。而當晚精彩的演出,值得筆者在此加以討論。

哈根弦樂四重奏成立初期便展現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成立一年後(1982),便在英國樸茨茅斯弦樂四重奏大賽(Portsmouth String Quartet Competition)拔得頭籌,之後陸續在重要比賽中獲獎。與老牌的弦樂四重奏團相比(如1945的包羅定弦樂四重奏、1946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1948的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等),雖然成立時間較晚,但已在現今的室內樂界占有一席之地。單就當晚音樂會的演出而論,其音樂詮釋沉穩內斂,不講求華麗與炫技。此特點,在這兩首樂曲中都可明顯感受。舉上半場蕭士塔高維契《降e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的作品為例,此作品速度緩慢,甚至有許多長音的樂段(如第一樂章),據筆者觀察,該團十分克制揉音(vibrato)的使用,音樂處裡也顯得十分平淡,具現出作曲家面對死亡最直接的思考。看似簡單的長音,事實上都考驗著樂團的基本功夫。而樂曲第四樂章,團員的表現更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與中提琴美麗的旋律線條相呼應的,是第二小提琴與大提琴的溫柔伴奏。此段落真是配合得十分巧妙,尤其是伴奏聲部的表現,既帶動著樂曲的流動與方向,卻不至於蓋過主旋律的歌唱,此團的絕佳默契與音樂表現已不用多言。

整首樂曲聽下來,筆者發現,該團個個聲部線條清楚,音樂十分凝聚,但卻不失樂曲的織度與聲部間的平衡。唯可惜的,是第二樂章十分重要的十二聲「哀號」,也就是樂曲開頭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的降B音。從PPP漸強到四個F,同樣效果由各個樂器輪流奏出。這是效果十分震撼的段落,但樂團在開始時,顯得相當小心翼翼(保守),從小聲漸強到大聲時,其對比還可再更清楚些,尤其是樂譜上標註的「sfz」突強,做得便不夠俐落。但這樂段在第二次出現時(第二樂章19小節處),便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原本筆者以為這是該團刻意的設計,也就是張力一次比一次擴張,然而之後的力度表現仍然不夠平均。例如第二小提琴與大提琴都成功地做出了「sfz」的效果,甚至有「咬弦」的聲響,但輪到中提琴演奏時,力度又顯得有些不足,甚是可惜。排除此力度平均問題與樂曲後半觀眾掃興的手機鈴響,整體的表現仍是可圈可點,由其是樂曲結束時,樂音還在空氣中發酵數秒,頗令人回味。

先前提到該團的另一特色—非常凝聚的音樂表現,正好在下半場的舒伯特《G大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便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舒伯特最後一首的弦樂四重奏(1826年),作曲家在音樂中大膽的加以創新嘗試,不論是室內樂的交響化,或是格局架構上的鋪展、和聲的運用,與典型的舒伯特風格相比,有著十分明顯的不同。樂團演奏的第一樂章顯得相當「黏稠」,這並不代表音樂含混不清,而是樂曲的高織度呈現。例如開頭的大小三和絃的顏色轉換,筆者聽過的錄音,普遍將開頭的和絃奏得相當俐落,然而此次演出卻不同,甚至加重了這和絃的份量。而整首樂曲則明顯的感受到團員的設計與鋪陳;由此便可顯現出,這是一個會思考的樂團,並且勇於嘗試不同的詮釋。而像是往後的幾個樂章,樂團將樂曲中的動靜對比處理的十分仔細。

令筆者感到有些困擾的,是第一小提琴的些微音準問題。舒伯特的《G大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其實相當不容易,第一小提琴尤其有繁重的音群與高把位的樂段,不只音域高,還要求短小清楚的斷奏,實在非常困難。而當晚第一小提琴正是在上述段落產生音準問題。但上述問題仍可謂瑕不掩瑜,整體而言並不影響樂團的表現。另外,大提琴的表現值得特別注意。例如第二樂章的旋律,音色溫暖,聲音紮實。其實大提琴在上半場的蕭士塔高維契便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奏。

期待哈根弦樂四重奏往下個35周年邁步,用最純粹的音樂,與經典作品對話。

《哈根四重奏35週年榮耀之夜》

演出|哈根弦樂四重奏(Hagen Quartet)
時間|2016/02/2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