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裡神出鬼沒《密室三舞作》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1次瀏覽

文 彭梓宜(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士班學生)

比利時偷窺者舞團睽違六年再度來台,藝術總監暨編創:嘉琵耶拉.卡莉佐(Gabriela Carrizo)、法蘭克.夏堤耶爾(Franck Chartier),帶來《密室三舞作》在密閉的空間裡醞釀、產生出《消失的門》、《謎樣的房間》、《隱藏的地板》三首作品。偷窺者舞團以「糟糕的肢體」與「超現實美學」兩者關鍵字聞名,作品不斷顛覆觀眾對人性與肢體的認知。三首作品的串連如同一部驚悚電影,即便是換場設計,台上台下的人、事、物皆如同作品裡的一份子,共同窺探、摸索和觸發著故事的走向。

一位女舞者趴於血泊之中,有人拖離、有人清潔,井然有序地收拾著現場,對於命案的發生似乎已習以為常。鮮血擦拭完畢後,趴於地面的女舞者悠悠地走進密室,看見本場演出的第一首作品《消失的門》,編舞家嘉琵耶拉.卡莉佐利用倒敘的編排手法,帶領觀眾逐步解開這場命案。她賦予著舞碼中每一位舞者不同的角色,參與其中的人都有嫌疑,舞者細膩的肢體描繪出各具特性的人物,充滿戲劇的編排與表達一直是比利時偷窺者舞團的特色,即便沒有台詞,也能透過舞者動靜皆宜的狀態體現,清晰地得知「誰正在說話」。

密室三舞作(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鐵灰色的牆面上有著許多扇門,舞者的匆忙離去與悠閒進入形成鮮明對比,編舞家打亂時間軸,將場景轉化成多重時空。《消失的門》以飄搖、擺盪的肢體元素與燈光設計,呼應著人性裡的操弄與對真相的渴求。例如舞作中男舞者將女舞者直立托舉的雙人片段,女舞者呈現被動狀態任由男舞者操控、旋轉、滑順的在空間裡四處遊蕩;燈光無預警的隨處照亮,舞者們整齊劃一的於左右之間閃躲、傾倒,慌張的神情更擴大了對未知的恐懼。《消失的門》在重現記憶的片段、尋找解答之際,透過一扇扇對門的追逐與毫不留情的關閉,解讀出編舞家對人性自私、貪婪的刻畫,光明之下無人能夠逃過真相的審視。

房間的物件一樣樣擺放完成,女僕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準備迎接下一組客人來臨。第二首舞碼《謎樣的房間》由編舞家法蘭克.夏堤耶爾創作,以愛的各種樣態搭配「床」,揭示著情慾流動與人熱愛窺探的習性,逃避與鴕鳥心態成為愛裡的象徵。充滿機關的道具設置,使舞者的肢體以不合乎人體工學的角度呈現,營造強烈的詭譎氛圍和超脫現實的想像。作品裡來來往往的客人看似無關,實則相互牽連,舞者利用各種部位接觸地面,由雙人變化成單人永不停歇的滾動身體,加深藏匿於房內的謎題,舞者時而交纏扭曲、時而又僵硬停擺的編排,更道出了「愛」的無奈與不可控制。

密室三舞作(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一夕之間,密室的謎題由牆落至地面,舞台上方灑落下的水形成一片汪洋,舞者們搭乘上一艘在離別和絕望之際不斷輪迴的郵輪,在這片《隱藏的地板》演繹著離別的掙扎與苦難。此作品相較於前兩首作品,多了許多留白、寧靜的片刻,抽去大量的色彩與服裝,以冷色系和裸身組成,純淨的畫面宛如夢境一般。舞者試圖用水透出內心的渴望:反覆地以背面著地再站起、將水含於口中再大力地吐出、奮力旋轉抵抗著水面的張力,種種的迫切與肢體的極致速度,令觀者深切地感受編舞家法蘭克.夏堤耶爾於作品中傳遞的徒勞之意。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作品的最後,男舞者倒地於水面上緩緩地往後滑行,再下一次落入人性與感情謎題之前,郵輪將會持續前行。

《密室三舞作》

演出|比利時偷窺者舞團
時間|2024/11/17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漚少年》一作可被視為一場對觀看結構的提問:被預設為「看不懂」的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是否真的被轉化為理解的主體?還是只是在表演結構中扮演「等待理解」的角色?
7月
10
2025
要強調的是,《排彎動物園》不是蛇舞,而是以「彎」為方法,在蕭邦音樂與排灣原住民歌謠之間,彎進彎出,相當結實有力,交織成一齣值得探問的實驗舞劇,但是否如節目單所說的,是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平衡與新秩序」?
7月
01
2025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