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即性,吃掉你的香蕉《脫褲子不需要理由》
9月
17
2014
脫褲子不需要理由(謝承佐 攝,臺北藝穗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99次瀏覽
魏琬容(表演藝術工作者)

遠古舞蹈的起源乃與性密不可分,祭神儀式中的舞蹈、宮廷舞、交際舞總可視為求偶儀式的演化。

拜媒體與科技之賜,流行音樂口味越來越重以吸引閱聽者,從Miley Cyrus的「Wrecking ball」到Nicki Minaj的「Anaconda」,舞蹈愈形大膽,充斥半裸(甚或幾近全裸)的女體,腰臀特寫是免不了的,舞蹈強調女性時而狂野時而順從的肢體,豐乳肥臀搖曳生姿,擺出各種撩人姿勢。

亞洲各國崇尚的女性樣貌略有不同,講究纖細嫩白,其中又以韓國女子團體為代表,韓國女子團體個個外表精緻幾近相同,多半被塑造為完美無瑕的可愛玩伴,、或是展露性感隨時等待的尤物,於是乎流行舞蹈中的女性舞者,舞技越精湛,越是無法跳脫這樣的緊箍咒。

難道流行舞蹈中,女性身體沒有其他出路?

《脫褲子不需要理由》由舞技純熟的年輕女生組成「認真練舞中」兩人團體,以性為主軸,端出一道笑料百出的麻辣燙。一個是毫無經驗躍躍欲試的情場菜鳥屏妤,一個是閱人無數的老鳥安妮,兩人討論私密話題全無禁忌,傳統父權上「貞女」與「蕩女」的分類完全失效,故事從「腰窩」開始,兩個女生分享鍛鍊腰窩可以增進性滿足,進而分享各式性心事。

「你有沒有聽過腰窩?聽說鍛鍊腰窩可以帶來如煙火般美好的性滿足喔。」菜鳥屏妤對老鳥安妮說。

鍛鍊腰窩,音樂下,響起的是「國民健康操」的音樂,觀眾莞爾,在「沒有國哪有家」的時代,身體是報效國家的工具,男當兵,女生產,維持強健的體魄是國民應盡義務,在此脈絡中,身體只有兩種姿勢—指尖貼褲縫立正,或是雙手扠腰,後者便是你我皆熟悉國民健康操預備姿勢。

表演者從「國民健康操」音樂開始,急轉而下切成”Kpop”(韓國流行音樂)。為了腰窩,為了更好的性生活,那些韓國MV常見的扭臀、擺腰、甩頭,成為女性奪回主權的方式(腰窩腰窩我要腰窩,我要更銷魂的性)。女生鍛鍊自己,不再是為了完美身材喬裝可愛吸引目光,而比較像是美洲豹磨利齒爪,準備攫取獵物。

套句張愛玲在《色戒》中的寫法「(和老易上床)彷彿一切都有了目的」,流行舞蹈中撫胸摸臀疑似物化女性的動作,在此堂而皇之的就是為了性而存在,「認真練舞中」沒有試圖另外定義流行舞蹈中女生肢體的樣子,而是大剌剌的把(女生主導的)性塞回流行舞蹈中,狠狠地從內部攻陷父權體制對於女體的想像。

演出場地Commander D是一個位於地下室的酒吧,善於利用空間窄小特性,加深觀眾互動,表演者時而收斂彷彿在自家聊天,時而問觀眾「你說用這香蕉好嗎?」,時而直接邀請酒保加入「老闆來杯sex on the beach」,或在戲中直接向男性觀眾要電話,即席預演一場女性捕捉欲望對象的戲碼。

自此觀眾豁然開朗,《脫褲子不需要理由》原來不僅僅是一場表演,更是社會上女性尷尬處境的寫實映照,女生可以主動要電話,但是電話接起來還是得細聲細氣說話,女生可以找炮友,但是經營炮友還是得靠月下談心小鳥依人,女生談性不稀奇,但《脫褲子不需要理由》談的極務實、極坦白,不扭捏不故作高論,不屑引用艱澀理論,正如兩位表演者大方到位的肢體,戲劇表現雖有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最末尾,老鳥安妮的炮友決定結婚回歸一對一男女關係,安妮微微落寞啃著香蕉並宣告「姊吃的不是香蕉,是寂寞」,令作者想起雌螳螂交配後一口咬下雄螳螂頭顱幽幽咀嚼,期待《脫褲子不需要理由》能成為系列作品,忠實的映照當代女孩的兩難。

《脫褲子不需要理由》

演出|認真練舞中
時間|2014/09/14 18:00
地點|台北市Commander D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
原創是希望把「離別詩」的悲願化為「天光前」的期許。但實際觀賞後感覺如尋找史料般,再次墜五里霧中。彷彿走完全程以後,還是不知道天究竟光了還是沒有?
8月
01
2025
此種空間的多層次交錯,使記憶得以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流動與回盪,打破過往「再現」單一文本的創作模式。舞者與物件的直接互動,不僅為物注入新的生命,也讓記憶得以延續——在表演這個作為過渡的時空中,生與死不再是截然對立,而是一種共生的可能。
7月
31
2025
從腐敗到醞釀,從否定到肯定,從磨損到展開,個體得以掙脫他者設定的價值枷鎖,重新奪回定義自我的主權。這正是「漚」的真正意義,也是中年覺醒的必經之路。
7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