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林穎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483
混合演講與劇場演出的《敗者的搖滾瞬間》,以臺灣首次大型Lecture Performance(論壇劇場、講座式展演)作為號召,但在「眼」/觀察與「演」/展演之間並不夠平衡,而未達相輔相成的功效。另一方面,Lecture Performance到底該是什麼?(吳岳霖)
1月
10
2019
2166
《戰爭之王》中所刻畫的每段權力結構延展與再生,並非為重審歷史或純粹超譯莎劇,而是將劇場當作一個意見現場、一個有觀眾、有民心的公開場域,從莎劇到當代政治,轉注莎士比亞對權力與人性間醜陋糾葛的觀察。(林穎宣)
12月
07
2018
1516
一場場的群起瞞騙可以被視為是里歐單一角色的瞻妄,又或者是每個角色潛意識對於失責父親的情緒噴張,這是Peeping Tom留給觀眾作為《父親》(Vader)的觀者(viewer)/偷窺者最玩味也最私密的想像空間。(林穎宣)
10月
12
2018
1421
從看似童年時期和玩伴嬉戲的動作設計,到音樂轉換、兩人互動氛圍有了操弄介入,權力也開始出現微妙的移轉與拉扯,這份「默契」之外的弔詭之處,也是在一切如序、毫不間斷的動作設計裡,我們能感受到對於識別認同的恐懼和矛盾。(林穎宣)
6月
12
2018
1136
有如電影音樂會的表演形式,但卻實為聚焦在一個微型劇場,轉以投影讓觀眾看見藏在魔鬼中的各個細節。涵括了鋼琴、弦樂現場演出、唱盤混音和鬼斧神工的操偶與場景,成功將繪本中的動人故事投影搬演上台,帶領觀眾們目睹、經驗一部電影的完成。(林穎宣)
3月
20
2018
1593
11月
22
2017
2140
當舞者Ján Špoták一手竄入其衣內、扣住頭頂、拉扯肩頸恣意亂舞,最初的「易碎」質地巧妙重現,但兩者關係卻已從共生的平衡,質變為生死一念的共犯結構,如一場關係的最後探戈。(林穎宣)
7月
05
2017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