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你說出的哀傷 《請聽我說》
12月
05
2014
請聽我說(莎妹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3次瀏覽
陳志豪(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

靜待於面光奪目的觀眾席,音響不斷播放首首親近熟悉的旋律——披頭四(The Beatles),那富有時代感的曲風彷彿對眾人述說著各異奇趣的故事,為即將開演的劇目暖場。反射的強光灑落在深紅色邊框的巨大景片上,乍看下像是銀色質地的螢幕,直至演出進行之際,方發現是能巧妙運用光線製造鏡面效果的透明景片。《請聽我說》沒有複雜的劇情,情節架構簡單通俗甚至「芭樂」。兩個熱愛音樂的好友同時愛上一個女生,複雜的情愛關係在婚後仍是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夫妻攤牌決裂,妻子(梅若穎飾)意外車禍成植物人,丈夫(Fa飾)內疚自殺,情夫(徐華謙飾)黯然結束她在醫院中漫長的等待,漸漸寂靜迎向死亡。

《請聽我說》,劇名早已一語道破。除視覺的觀看,我們不斷傾聽著劇中人物以高密度的押韻體說出自己,企圖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吸收龐大的訊息和情感。再配合音樂、肢體和服裝,讓視覺與聽覺的特殊質感得以完美融合,而產生多種豐富的可能性與詮釋觀點。因此,聲音語言和肢體空間是此劇費心經營的表演形式。全劇選擇了吟唱和朗誦,說出猶如押韻詩的「對白」。劇中「對白」的邏輯不一定完全連貫,卻必定押韻,使語言文字轉化成為非生活式的口白,一種專屬的劇場語言。人們習慣於日常生活的語言基調,一般的說話方式和語言結構將難以直接撼動生活中充斥氾濫語言文字的現代人。高密度卻帶些無厘頭的押韻體,使人們不得不將自身抽離,專注地聆聽感受語言的獨特韻味與意義。如以「數來寶」唸情書,民俗演唱與浪漫情書兩種不甚搭調的事物結合出詭趣,使得丈夫覺得噁心難堪,無法原諒妻子的背叛與不貞,人物關係正好與道出情書的形式有類似的反叛與不按常規。於是,一切聽似疏離於生活的華麗語言,向我們嘲諷愛情、死亡與慾望血淋淋的相互關係。

另外,演員以機械式的肢體、誇張的表情、正面搭配鮮豔華麗的紙板服裝貫穿全場。紙板服裝因限制著演員的肢體,逼使四肢必須如人偶般活動,於是紙板服裝與肢體二者相互融合,再配以面光營造人物強烈的平面感。人物當下猶如片面受限的生命體,僅能依靠華麗而虛假的表面生活,就似缺乏具體生命的傀儡。背部的赤裸,藉助燈光反映照射在透明景片上,平面的人物永遠無法看見自己毫無遮掩的肉慾。即便轉身,仍是虛偽不實的二維個體。束縛的心靈,僵硬的身體,華麗的「服裝」、詩意的語言,這一切讓空曠的舞臺變得飽滿,讓觀眾疏離卻能更清晰地觀照自身與劇中情境的面向與關係。劇中大量使用披頭四歌曲作為配樂或過場,它象徵著音樂曲風本身的年代感與符號意義。年少輕狂、敢愛敢恨、迷幻、憧憬、大膽、無意識、單純與對藝術的敏感等概念。這些如同我們的共同記憶,卻隨著悲劇性的結尾步入幻滅,生命僅留下愧疚、困惑與哀傷,追求慾望終究虛無縹緲。因此,情夫以枕頭結束妻子的生命後,緩緩地說道:「我會繼續以我的身軀衰老,背負著我靈魂沉重的罪孽和疲勞。看看這世界到底會有多無理取鬧,看看愛情到底會有多美好。」

人與人之間的慾望和情愛究竟是遊戲,還是道德規範下充滿束縛和虛偽的膚淺關係?劇終,對於愛情的觀點,我仍無法理出個頭緒。滑稽的形式在嘲諷戲謔之餘,反而讓人有股難以言喻的哀傷。此劇新穎的敘事手法,讓我們再次叩問和思考同樣老掉牙卻深有共鳴的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

《請聽我說》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
時間|2014/11/30 14.30
地點|彰化縣員林演藝廳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