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可能不只一種《我可能不會度化你》
2月
02
2015
我可能不會度化你(奇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5次瀏覽
謝筱玫(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這十幾年來歌仔戲吹起了一股宗教劇風潮,奇巧的《我可能不會度化你》看似乘勢而起,實則又有點逆向操作。一般宗教劇令人難以消受的主因是傳道說教意味太濃厚,奇巧則以俏皮輕鬆的方式演繹佛法,甚至在佛陀準備說法的時候自行打住:「我不想冷場。」自我打趣。

正是:「說經的方式不只一種。」奇巧並不打算正經八百地講道。故事講佛陀與弟子阿難來到荒島度假,巧遇耶穌,三人皆著百慕達褲與花襯衫,烤肉(蔬菜)、自拍,一派逍遙,被沖上岸的苦命人苦哈哈看著神佛在島上愜意,不禁悲憤填膺,欲與佛陀拼命,佛陀乃為弟子點出今昔的因果。在前世今生交錯說法之間,一度出現:「該吃藥了。」場景切換到精神病院,一切頓時成了一群(戲)瘋子的角色扮演與妄想,而且究竟事實如何,模稜兩可並未說破,也不重要,反而呼應金剛經反覆申論的:這世界只是一個夢,所有的執著乃自我意識的幻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看奇巧的戲,過癮之處在於別出心裁、幽默有趣,其天外飛來的創意往往令人擊節讚嘆,例如巧妙置入對當代時事的調侃與譏刺「(烤)青椒的部分,由弟子來做一個處理的動作就可以了」、苦哈哈的控訴:「加班爆肝22K,小確幸用來麻痺誰。」另外,這次讓樂師也在戲中尬一角(bar tender/護士哥哥),加上兩旁中西樂不擋的雙人文武場:小提琴/胡琴與打擊樂器,增加視覺的觀看趣味。

相較於戲文所展現的創意,場面調度則略顯凌亂,熱鬧有餘,乾淨度稍不足,尤其佔據舞台中央的一大塊凸起海島/沙丘,有時造成走位的不便與阻礙。表演上,兩位「半路出家」的小生演員在此則有吸睛表現。豫劇王子劉建華在豫劇團挑大樑磨練多年,已臻專業水準,演落魄失意的苦哈哈,仍不減帥氣英挺,其服務粉絲的反串女角扮相,亦增添與觀眾之間的親密戲謔。至於歌仔戲小生要成為師奶殺手的「漢緣」特質:一,飄撇(瀟灑不羈),二,憨厚古意,李佩穎以阿難的前世今生再次證明她優游於這兩種戲路之間。

戲曲通常以地方語言決定聲腔,而聲腔基本上定義一個劇種。奇巧的戲卻兼用多語言(國台語、河南話、英語)、多聲腔(歌仔戲、豫劇),音樂的使用也出現中西流行樂曲風,在語言與曲調的選擇上,其實也忠實反映了今日台灣南腔北調的現實狀況。這種「打破單一劇種為主體」的思維與運作,在奇巧的前幾個作品就已出現,這當然跟編導劉建幗獨特的戲曲養成背景有關,(見筆者對《金蘭情X誰是老大》的劇評),也吻合台灣社會多語的文化語境,再加上胡撇仔在民間行之有年,所以一切水到渠成,不令人覺得有所扞格。台灣小劇場戲曲還好有這些「業餘的」團隊,憑著熱情與使命感,更重要的是非科班出身所注入的非制式/框架之外的思考方式,為戲曲帶來了另類的多元的視角,成為台灣戲曲現代化過程中一支清新的隊伍。正如戲中Yes(耶穌)所言:「神祂不怕新事物。」向持改革開放襟懷的教宗致意,而當代戲曲的改革與重生,又何嘗不應如此?

《我可能不會度化你》

演出|奇巧劇團
時間|2015/01/24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詼諧戲劇取代莊嚴教義,場上表演者勞苦功高,而最令人激賞之處在於全劇的音樂設計與編排,從音樂曲調嘗試「胡撇仔」風格更增魅力,在當代戲曲跨界表演中著實不容小覷。(黃佳文)
2月
25
2015
本劇在玩轉音樂方面實驗精神甚佳,然聽覺被滿足的同時,視覺則顯得侷促;偌大沙丘對場面調度既是助益也是阻礙,身兼編導的劉建幗首次進行實驗劇場創作,對小劇場的畫面掌握度略顯生澀。(張靜宜)
2月
03
2015
爆笑漫畫路線,無厘頭的劇情轉折,往往造成意外笑料,幽默的處理手法,卸除了過往劇場宣道傳教的模式,為端凝肅穆的宗教議題做了不同新解。(王妍方)
2月
03
2015
這齣戲的情節薄弱,師徒與東西二聖的關係,趣味一再重複,缺乏開展性。全劇的最大成就,仍在奇巧向來擅長的,音樂的雜糅上。一種屬於當代的胡撇仔美學,撐起了這部《我可能不會度化你》。(鴻鴻)
1月
27
2015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