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歷史真相的社會批判《理查三世》
5月
14
2015
理查三世(陳又維 攝,莎妹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5次瀏覽
高梅(故宮臨時雇員)

導演王嘉明說,這是齣關於歷史真相建構過程的戲碼;我說,這是部剖析歷史真相並且批判社會現實的演出。環繞理查三世的崛起與殞落,王嘉明和莎翁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歷史辯證。

以理查三世的一生為例,王嘉明想探討的真相有二個層面:過去歷史的「真相」和當代社會事件的「真實」。思考歷史真相是《理查三世》最明顯的議題,拼接改寫莎士比亞《理查三世》、《亨利六世》兩部劇本,透過肢體、身音分離的偶戲形式演出理查三世爭奪王權的歷程。配音模式的使用揭示編劇對歷史的質疑:當事人的行為痕跡淹沒於時間洪流,真相就不復存在,反而會成為當權者掌握話語權後操縱的偶戲。雖然王嘉明強調《理查三世》的重點不是翻案,而是展演歷史「真相」的建構過程,不過他對理查三世其人其事的真偽顯然已有定見,下半場亨利六世壓迫殺害劇作家和劇末理查三世擁有面孔,這二幕戲點出史書所述的理查一生不過是戲中戲的捏造性質,流露出編導對他生平遭扭曲的同情、對真相遭操作的憤怒及無奈。

批判時事呈現的「真實」是本劇隱含的暗線,即時影像的使用不僅嘲諷台灣媒體亂象的可笑,更以第一人稱的視野影像比擬當權者介入媒體,各種傳播工具淪落於權力操控輿論、達到目的的工具和武器。偶戲的運用除了強化權力操控話語權的意象外,結合配音員替換戲服、一人分飾多角等安排,暗示政治鬥爭裡不同陣營的角力算計。王嘉明藉由理查三世的權謀殘忍控訴現實毫無公平正義,只剩欺騙謊言的現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社會批判或許才是他製作本劇的真意。

無論表面的「真相」或隱喻的「真實」討論,在本劇二者都依賴偶戲展現,事實上,偶戲的確是《理查三世》傳達思想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偶戲首先象徵了真相和事實分離,握有發聲權就有書寫「真相」的力量。其次,配音員不隱身幕後,在舞台台階上用聲音、服裝代表各自的派系立場,例如愛德華四世和伊莉莎白分別由不同配音員發聲,似乎暗示夫妻各懷異心、同床異夢的悲哀。以外,演員同時也是其他角色的配音員,這樣的安排是陣營權力傳承或權力結盟的概念展現,例如喬治一雙兒女由理查三世的太太安配音,意味著理查三世對喬治繼承人的洗腦、拉攏。最後不使用配音員的演出形式是全劇最真切的形象,真實的肢體、真實的聲音昭示不管政局如何混亂,人心如何險惡,就算政客連親情、愛情都能無情利用,去除政治外衣,只有不沾染權力的血親情感才是亙古永恆不變的事實,一如瑪格麗特之於愛德華,一如在戰場上誤殺至親的士兵。我們不得不讚嘆王嘉明編劇的巧思,他使用偶戲讓觀眾以最直觀的方式接收視聽刺激、進行直覺式的聯想,然後找出劇本在細節裡蘊藏的多重意含,反思我們面臨的處境。

《理查三世》是一部由建構「真相」出發、批判社會現象的改編劇,明暗兩項議題交織,輔以精妙的展演形式,王嘉明成功地將莎士比亞經典之作轉化為符合台灣劇場氛圍的文本,一齣搬演他眼中台灣社會「事實」的舞台。

《理查三世》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15/04/1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多處情緒過度困難所帶來的觀感落差,導演選擇用華麗的燈光技術手段與配樂來協調,輔以十足的笑料,讓你還來不及有所質疑,吸引力便被轉移了。悲劇性面前不算克制的滑稽嬉笑著實令人跳脫,不能算是悲喜手法的有機交織。(車曉宇)
4月
24
2018
華麗美術吞噬其對生命政治辯證的可能,讓從一開始便流露道德批判性的演出,經歷市民大會,到最後一個畫面,鬼魂共同見證法的消亡,此一曲線蕩然無存。(張敦智)
4月
23
2018
舞台上的理查竟然在炫目的燈光下散發出時尚的美感,這與精緻而風格化的舞台一道創造甚至企圖引領暗黑系的時尚潮流,極易給觀眾營造出一種美好虛幻的誤導。之所以說危險在於,營造美好虛幻實際上是利用視覺奇觀拒絕直面和審視現實生活。(何曉夢)
4月
23
2018
理查三世在準備登基前,以搖滾巨星之姿,邀請觀眾‭/ ‬子民與他同歡,跟他齊唱。即使這根本不是莎士比亞,全場買單的依舊不少,反應熱烈。大家中計了‭!而後果就是如題:自況禽獸不如,且不只一次。‭ ‬(王寶祥)
4月
19
2018
導演並非讓舞台上表演、燈光、布景、音樂、服裝各自獨立,相互辯證,卻是讓這些元素服務於他個人的「整體效果」‭(‬organic unity‭)‬,產生的只是毫不讓觀眾費力思索、即時炫目的聲光效果,這樣如何可以讓觀眾有其自省的能力與覺察呢?(葉根泉)
4月
16
2018
這部戲宛若導演敘事系譜的檢閱點召。崛起於一九九零年代末小劇場的中生代導演王嘉明,從不循傳統戲劇敘事,不斷實驗劇場敘事手法,一路走來的形式手法,都在這超過三小時的國家劇院級製作中找到位置──隱喻的位置。(林乃文)
4月
29
2015
編導明明意欲批判話術,卻不斷藉各種手法鋪排煽惑觀眾,不斷玩弄時事笑梗,不斷自我解嘲,如此娛樂化的結果,不僅自我消解,更是反身製造了自己的「舞台話術」。 (紀慧玲)
4月
17
2015
演員的肢體如戲偶般,全面交由聲音來操縱,另一方面,聲音也伴隨著肢體的展現而更顯得懾人。說不清到底誰支配了誰,只能從其中感受到一絲的不協調感。(楊書愷)
4月
16
2015
引入推理小說的素材、影像靈活的運用、表演空間的推展、詼諧流暢的台詞、角色聲音與身體的分解到歷史與現況的對比呼應,無一不讓觀眾在劇場中的三個小時處處充滿驚嘆。(王皓平)
4月
16
2015